天天看點

Oracle的導入導出有幾種方式,有何差別?

關于Oracle資料導入導出不同于像MySQL那麼簡單,初學者也容易犯困,搞得模糊不清。本文就詳細介紹Oracle導入導出,幫助大家理清思路。從入手工具可分為三種方式,一種是傳統的DOS視窗,輸入執行的SQL語句,另一種也是目前用的最廣泛的可視化窗體操作,如時下的PL/SQL等,還有一種是使用Oracle的bin目錄imp.exe工具進行操作。

為了進一步了解Oracle檔案原理。這裡我按照Oracle檔案分類的的方式分為三類,dmp檔案、sql檔案以及pde檔案。下面詳細介紹:

1.dmp檔案方式

描述:dmp檔案是二進制的,可以跨平台,并且包含權限,支援大字段資料,是用的最廣泛的一種。

導出文法:exp 使用者名/密碼@監聽器路徑/資料庫執行個體名稱 file=e:資料庫檔案.dmp full=y ignore=y ;其中full = y ,表示整個資料庫操作; ignore=y,忽略錯誤,繼續操作;

重點内容

導出舉例:exp jojo/[email protected]/my_database file=e:my_database.dmp full=y ignore=y

導入文法:imp 使用者名/密碼@監聽器路徑/資料庫執行個體名稱 file=e:資料庫檔案.dmp full=y ignore=y ;

導入舉例:imp jojo/[email protected]/my_database file=e:my_database.dmp full=y ignore=y

2.sql檔案方式

SQL檔案可用文本編輯器檢視,有利于可讀性,但效率不如dmp檔案,适合小資料量導入導出。尤其注意的是表中不能有大字段(blob,clob,long),如果有,會提示不能導出(提示如下: table contains one or more LONG columns cannot export in sql format,user Pl/sql developer format instead)

3.pde檔案

第三種是導出為pde格式,pde格式是PL/SQL 自帶的檔案格式,且且适用于PL/SQL工具,編輯器無法檢視,一般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