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求工程閱讀筆記2

    這段時間閱讀了需求工程三四章的内容:第三章是需求分析,都包含了:原則、資訊域、需求協商、需求模組化。

第四章是需求規約,都包含了:資訊描述、行為描述、功能描述、檢驗标準等。

需求分析

3.1 原則

  • 必須能夠表示和了解問題的資訊域
  • 必須能夠定義軟體将完成的功能
  • 必須能夠表示軟體的行為
  • 必須劃分描述的資料,功能和行為的模型
  • 分析過程應該從要素資訊移向細節資訊

3.2 資訊域

資訊域包括資訊内容,資訊流以及資訊結構.

3.2.1 資訊内容

資訊内容表示了單個資料和控制對象,目标軟體所有處理的資訊集合由它們構成.

3.2.2 資訊流

資訊流表示了資料和控制在系統中流動時的變化方式,輸入對象被變換為中間資訊,然後進一步被變換為輸出.

3.2.3 資訊結構

資訊結構表示了各種資料和控制項的内部組織形式.

3.3 需求協商

需求很容易出現沖突,這就需要進行協商,讨論需求沖突,通常會議是解決沖突最快的方式.

3.4 需求模組化

建立模型是需求分析的重要活動.模型以一種簡潔,準确,結構清晰的方式系統地描述了軟體需求,進而幫助分析員了解系統的資訊,功能與行為,模型還将成為軟體設計的基礎,為設計者提供軟體要素的表示視圖.

4 需求規約

需求規約是分析任務的最終産物,通過建立完整的資訊描述,詳細的功能和行為描述,性能需求和設計限制的說明,合适的驗收标準,給出對目标軟體的各種需求.軟體需求規約的架構主要分為5部分:

4.1 引言

引言陳述軟體目标,在基于計算機的系統語境内進行描述,包括系統參考文獻,整體描述,軟體項目限制等.

4.2 資訊描述

資訊描述給出軟體必須解決的問題的較長的描述,記錄資訊内容,資訊流,資訊結構.

4.3 功能描述

功能描述用以描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每個功能,其中包括為每個功能說明一個處理過程,叙述設計限制,叙述性能特征,用一個或多個圖形來形象地表示軟體的整體結構和軟體功能與其他元素間的互相影響.

4.4 行為描述

4.5 檢驗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