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染色基礎知識(五)--顔色的産生

物體的顔色:

   光源發出的光經過物體的一系列吸收、反射等作用後(剩餘的光)對人眼産生的一種刺激作用。是以,某種物體産生特定的顔色要有三個條件:光源、物體本身和觀察者 ;染料的顔色是它吸收光源中一部分色光後剩餘色光所表現出來的,例如黃色的染料緻是以表現出黃色,是因為它吸收了綠、藍等較短波長的光的緣故。正是由于染料的這種吸光性,是以把兩種染料混合在一起所表現出來的混合色的光亮度将會比混合前小,因而是減法混合。

顔色的三要素:

明度:表示物體表面的明亮程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在彩色物質中決定于物質的濃談。

染色基礎知識(五)--顔色的産生

色相:顔色彼此互相差別的特性, 決定于有色物質的顔色。

染色基礎知識(五)--顔色的産生

飽和度:顔色的純度。單色光是最飽和的顔色為100%。白、灰、黑的飽和度為0, 最低。其決定于顔色的鮮豔度。

染色基礎知識(五)--顔色的産生

三原色:其中任何兩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我們把具有這樣特征的三個顔色叫做三原色,其中一個稱為原色。

    染色中,我們所熟悉的拼色染料為:紅,黃,藍;電視機的螢幕則用紅,綠,藍三種色光來拼色。在應用中,通常要求所選三原色混合後得到的色域,能夠包含所有的色相,但實際上(如染色生産中),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用紅,黃,藍三原色很難達到很深很純的黑色,是以在三原色之外,往往還需要添加一個黑色來增加深度和暗度。

染色基礎知識(五)--顔色的産生

染料拼色三原色:紅、黃、藍。

(這裡的紅、黃、藍是分别指減法混色的原色品紅、黃、青)。

用二種不同的原色相拼可得到橙、綠、紫色、稱它為二次色。

用二種不同的二次色拼合,或是任意一種原色和黑色或灰色相拼得到三次色。

 原色                紅      黃       藍      紅    黃

二次色             橙       綠       紫     橙

 三次色           黃灰    藍灰    紅灰

常見的對色光源色溫度一覽表:                                                    

D65 - 平均太陽光源, 色溫度約6500  K                                             

A   - 鎢絲燈光,色溫度約2856 K, 在對色燈下比色時通常會使用此一光源 .             

CWF - 冷白熒光燈,色溫度約 4200  K ,為歐美常用之日光燈.                   

TL84-MARKS & SPENCER STORE LIGHTING 為PHILIP所發明的一種高效能日光燈               

C   - 平均太陽光源, 色溫度約6774 K .為D65+UV.                                   

D50 - 平均太陽光源  , 色溫度約5000  K .                                         

D75 - 平均太陽光源  , 色溫度約7500  K .

染色時所用的基本概念:

浴比:浴比是指坯紗紗重(Kg)與染液體積(L)之比。

濃度的表示與計算

     owf:用量與對應紗重的百分比,染料、固色劑通常用此機關;

     g/L: 助劑用量的機關。

色牢度概述 

    染色牢度是指染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後的加工過程中,染料或顔料在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是否保持原來色澤的能力。它包括日曬牢度、摩擦牢度、水洗牢度、汗漬牢度、非氯漂牢度、水漬牢度、氧漂牢度和氯漂牢度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