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姓氏太罕見,氏族裡近700人不得不改姓為“鴨”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因姓氏太罕見,氏族裡近700人不得不改姓為“鴨”

▲圖源網絡

您認識上圖中的這個字嗎?

上面一個“鳥”,下面一個“甲”,這個字讀“nia(四聲)”。它是雲南麗江傈僳族中一支氏族的姓氏。這個氏族以鳥為圖騰。因資訊系統中無法輸入顯示“nia”字,氏族裡近700人不得不妥協,改姓為“鴨”。

因姓氏太罕見,氏族裡近700人不得不改姓為“鴨”

▲雲南日報微網誌截圖

目前,大陸還有很多像“nià”一樣的生僻字由于無法輸入和顯示,隻能無奈用其他字替換,導緻使用者改姓。姓氏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組成部分,不該被遺忘。

因姓氏太罕見,氏族裡近700人不得不改姓為“鴨”

▲圖源網絡

位址更名背後同樣是當地人的無奈。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北苑街道芝爾莊也曾兩次改名。最早叫“貝亅(zhī)爾莊”,因無法輸入轉而用“則”替代。當地居民認為“則”與“貝亅”字意不通,無法讓族人後代全面了解家鄉,也沒有歸屬感,最終用同音字“芝”替代。

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為解決生僻字使用難題, 騰訊聯合工信部電子工業标準化研究院、光明日報全媒體、國家金融标準化研究院,以及漢儀字庫、陝西曆史博物館等,釋出了全國首個“生僻字征集”小程式,面向大衆征集更多“nia”、“zhi”這樣,對人們重要卻無法輸入的生僻字。這些征集到的生僻字,經過專業考證、審查、賦碼後,有望順暢地輸入顯示。

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指出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标志,語言文字事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我們應積極推動語言文字規範化、标準化、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高。

這其中的難題之一即是生僻字。生僻字,顧名思義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見或者人們不熟悉的字。盡管如此,它們卻是各類熱搜中的常客。據統計,全國約6000萬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體也曾多次報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響保研”、“因姓氏生僻,銀行存折被當機”等尬事。

生僻字“罕用”,卻并非“不用”,甚至有無可取代的“大用”,在數字時代呈現着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價值。一方面,社會數字化程度加深,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以漢字為基礎的數字化資訊系統,生僻字數字化不充分,導緻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群在求學、就醫、出行等各個公共領域頻遇不便;另一方面,作為漢字的有機組成部分,生僻字同樣承載着濃厚的文化底蘊,發揮着文化傳承的功能,并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和關注。

可以說,無論是保障公民的正常權益,還是發揚和傳承漢字文化,生僻字的數字化都無法忽視。

新版《資訊技術 中文編碼字元集》強制性國家标準釋出

去年8月,新版《資訊技術 中文編碼字元集》強制性國家标準釋出,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實施,共收錄漢字87887個,比上一版增加錄入了1.7萬餘個生僻漢字,覆寫大陸絕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獻、科技等專業領域的用字,能夠滿足各類使用需求,為傳承中華文化、增強中文資訊處理能力、滿足姓名生僻字人群用字需求提供強有力的标準保障。

據統計,目前漢字總數超過10萬個,但在數字時代,其中約有70%面臨着“失傳”的風險。到了數字時代,當漢字的書寫工具由筆變為鍵盤,書寫載體由紙變為數字終端,漢字傳播越來越依賴于數字化的資訊系統。目前,大多數資訊系統能正常輸入和顯示3萬多個漢字,有7萬多字未完全實作數字化,無法在網絡和資料庫中使用。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超過6000萬人名以及大量地名、古籍、方言中包含生僻字,其中多數缺少計算機系統裡的通用編碼,無法在數字裝置中順暢輸入與顯示,帶來諸多公共生活和社會服務難題。

“漢字數字化”有序推進正在進入新階段

去年8月公布的“新國标”為強制性标準,2023年8月1日起,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的産品與系統将必須支援标準内的87887個漢字。2022年11月,騰訊聯合工信部電子工業标準化研究院及生态夥伴發起“漢字守護計劃”公益行動,針對姓名、地名、古籍等場景中存在的生僻字,從征集到考證、賦碼、擴容字庫、字形設計,再到輸入法适配與應用顯示,全流程助力,讓生僻字在數字時代重煥生機。

你身邊有名字中帶生僻字的人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來源:中國小康網微信公衆号綜合@雲南日報、光明日報微信公衆号、人民日報、人民網

責編:周經韬

稽核:田苑淯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