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作者:晉翊坤

說到天地會,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都在一些作品中看到過。也有些人認為天地會是影視作品杜撰出來的,根本不存在。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事實上,天地會真的存在。

天地會的正名是洪門,它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一個反清複明組織。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到了民國時期依然存在着,并且是當時三大民間組織之一。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一些成員在逃亡到海外後,還建立起了兩個國家,國土面積遠超日本,這兩個地方的人現在都在說着漢語。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反清組織天地會的産生

天地會也是一個地下神秘組織,有人說他起源于少林的永華堂,時期大概在明朝末年。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在明朝最後一任——崇祯皇帝上台後,他企圖改變明朝這般破敗不堪的樣子。

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但邁的步子太大,加上當時天災人禍,賦稅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農民揭竿而起,反抗明朝。在李自成攻打下北京後,後金的努爾哈赤率兵南下。

李自成不攻自破,逃之夭夭。這天下順理成章成為了滿人的天下。

各地紛紛反抗清朝的統治,崇祯皇帝也是逃到了南方,重建立立了南明來與清廷對抗。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此時的南明已經是大勢所去,空有其表敗絮其内。南明又有什麼能和清廷對抗的?

雖然南明最後覆滅了,但是全國各地還有着許多反清的力量,天地會就是這其中較為龐大的一支。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天地會當然不希望自己所信仰的明朝覆滅,同時認為華夏才是正統,他們舉着反清複明的口号來反抗清朝清軍。

他們集結着各處零散的、還支援着大明的人,雖然他們不是正規軍,也沒有像樣的武器裝備來對抗清軍。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他們一心向明,有着共同所信仰的事物。

最後清朝還是統一了江山,但每年都還有着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力量在反抗清朝。天地會也不例外。

意外相遇天地會,慘遭出賣被迫流亡

清軍入關後,第一任皇帝便是衆所周知的康熙皇帝,之後是雍正和乾隆皇帝。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雖然這三位皇帝統治時期被稱為“康雍乾盛世”,但那是上層統治者的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

為什麼說不是百姓的盛世?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因為百姓還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的生活還是十分的貧窮。

這盛世也隻是一個泡影,一戳就破。

正是因為百姓生活的不好,天地會這樣的反清組織也會有機會活躍起來。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在農民心目中,天地會的地位也是不低的,甚至還有人主動去加入天地會。

在新鮮血液中,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人,天地會的命運可謂是改寫了。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這兩個人,一個叫羅芳伯,另一個叫吳元盛。

這兩個人還不是一般人。

先說這個羅芳伯,他家境相對不是那麼貧困。也有一定财力送他去私塾,是以他有機會念了書,同時還參加了幾次科舉。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比較可惜,乾隆時期科舉考試也日益僵化,羅芳伯也是幾次全都名落孫山。

不過他落榜當時大環境的原因,還有其他的,就是他一門心思是在如何推翻清朝統治。

而吳元盛也同樣不一般。吳元盛打小便喜歡習武,他的武藝高于常人。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細思一下,如果不是家境殷實,他又怎麼會有錢去習武?

習武需要有老師指導,也需要有錢去買練習的武器。

此外,普通人家大多時間去忙農活,少數可以給孩子供着讀書,哪還有習武的時間?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吳元盛和羅芳伯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倆都是滿腦子想着如何反清。

也或許是巧合,這倆人最終在天地會見了面。

這倆人見到對方,如同見到了自己的知己一般,相見恨晚。甚至當天拜了把子,認作為異姓兄弟。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他倆家境都不錯,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

加上加入了天地會,更是擴大了影響力,可謂是一呼百應,反清的勢力日益擴大,他倆也在着手準備反抗清廷。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天有不測風雲,不知是誰将消息賣了出去,他倆随即被清廷所通緝。

要知道,在清朝,造反可是誅九族的罪。

幸好他倆消息靈通,提前得知了清軍要來捉拿的消息。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他倆也清楚,如果繼續待在這裡,不僅他倆會被殺,他倆的親戚朋友也會受到牽連。

是以,他倆帶着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一同前往南洋,流亡了海外。

流亡東南亞,建立蘭芳公司

清朝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乾隆時期更是隻讓在廣州十三行一處進行對外貿易,甚至讓沿海地區的居民遷入内地幾十裡來居住。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這也就是說,清朝的海上力量極其薄弱。

一旦有機會出海,這事很可能就不了了之。

他們一路逃到了東南亞地區,在這裡可以說是沒有了清軍的幹擾,也不用擔憂會有清軍的壓制。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他們是放開了手腳,大幹一場。

雖然當時東南亞有着馬尼拉大帆船等貿易航線,經濟活動還是比較活躍的。

但東南亞地區依然比較落後,甚至于一些地區處于無人管轄的狀态。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是以,這裡的很多地區都是部落狀态,交流較少。同時由于列強在這段區域進行貿易,不少海盜也趁機打劫他們的财富。

除了當地的土著居民,也有不少華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而流亡海外。

他們在這裡居住着,但沒有一個統一的力量,同樣害怕着這些海盜。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羅芳伯和吳元盛想到了個主意:開辦一個公司,來保護當地人。

他們是帶有武器裝備來的,而且人數也不少,幾次成功的擊退了海盜,很快就取得了當地人的信任。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這個公司被他倆取名為蘭芳公司。

公司的名聲也因為着他們庇護當地居民而逐漸聞名,外地的居民甚至說一些華人來尋求蘭芳公司的保護,防止自己的财産被搶。

公司做大,成立國家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公司也是越做越大。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羅芳伯也覺得時機成熟了,便在1777年成立了蘭芳大總制共和國。

羅芳伯自然而然成為了蘭芳共和國的元首,由于他之前對當地人的友好政策,他也被當地人愛戴的稱為“坤甸王”。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其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高達74.3萬平方公裡,是日本的兩倍,如今當地至今還有人說漢語。

吳元盛也與此類似。他看到羅芳伯建國後,自己心裡也癢癢。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也是好巧不巧,東面有個戴燕國。

這個戴燕國不同于羅芳伯的地區的情況,戴燕國是有人管轄的,也就是說是有國王的。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但是戴燕國的國王暴斂橫财,嚴苛賦稅。

百姓生活在這裡苦不堪言,也忍受夠了戴燕國國王的壓迫剝削。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吳元盛武藝高強,自然是看到了這個機會。

他帶着人進入到了戴燕國的皇宮,然後殺掉了戴燕國國王。這一舉動,受到了戴燕國國民的愛戴和歡呼。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他們受到壓迫已久,已經是忍受夠了。這時候突然有人把壓迫他們的人殺掉了,壓迫的大山被推翻了,怎能不高興?

吳元盛在此之前,就因為在蘭芳公司幫助擊退海盜,百姓對其有所感恩。

天地會餘部不肯降清,逃亡海外建立了2個國家,至今有人說漢語

現在他又殺了嚴苛的國王,閱聽人人愛戴,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戴燕國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