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證經濟大局觀(四):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沖突

昨天,我們分析了用一個token映射不同所有權所有面臨的内部沖突,即儲值增值與流通之間的沖突,或者說是鼓勵持有與鼓勵交易之間的沖突。今天開始,我們來講通證權益的另一組沖突,即基礎權與衍生權之間的沖突。

當然,這組沖突不像昨天的那對沖突,并非區塊鍊通證獨有,傳統經濟裡也有,但在區塊鍊裡可能表現得更明顯,是以有必要好好說說。

基礎權是指擁有token的所有權這一基礎權利。而衍生權就是指在這個所有權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使用權、分紅權、投票權等。

今天,我們先來看看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沖突。

擁有一個東西的所有權,自然也就擁有了這個東西的使用權。但很多時候,擁有這個東西的人,并不是最需要使用這個東西的人,甚至壓根就對這東西沒有使用需求。比如,一個擁有幾十套房子的土豪,他能用到的可能隻是其中的幾套。這時候,這個土豪可以選擇将用不到的房子租出去。這很好,可以讓對房子有使用需求的人,花費少量的錢(相比購買房子所有權而言)就能獲得房子的使用權。

如果是這樣的話,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沖突并不大。但如果這個土豪壓根就不在乎房租這點蠅頭小肉,而是選擇讓房子閑置,這使用權就到不了最需要的人手上,這時候沖突就展現出來了。這種情況,就相當于所有權把使用權給殺死了。

但這不是最壞的情況。如果大量這種土豪選擇閑置,那麼市面上的可租房源減少,比然導緻租金的上漲。這時候,所有權不光是把一部分使用權殺死了,還使得另一部分使用權定價過高。

但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因為房源變少,房租上漲,可能會吸引另外一些土豪,花高價将市場上的房子全租了,然後再以更高價租給真正需要租房的人,再人為地進一步推高房租,而房租的上升又會刺激房價的上漲。最終,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沖突引發一場惡性循環。

後面這一段,可别覺得是我異想天開,這是正在咱們大中國真實上演的戲碼。目前,鍊家、我愛我家等幾家大中介,就在花巨資(已有大規模風投資本進入)壟斷市面上的房源,推高房租和房價。這個玩法,就是最近迅速走紅的“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我愛我家前副總裁,因說了一句“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爆倉,一定比P2P爆雷更厲害”就被炒了鱿魚,可見水之深。

好吧,這隻是傳統經濟的一個例子。我們前面說,這種沖突在區塊鍊展現得更明顯,是指這種效應造成的價格波動會更大。畢竟房市是個巨大的市場,不管是房租還是房價,要讓它翻個倍都是很難的。但是,這個沖突一旦作用于區塊鍊,造成的價格波動通常都是以十倍百倍計了。最好的案例便是EOS的RAM(記憶體)、CPU的巨幅波動。

如果一個擁有token所有權的人,他隻是擁有該token的使用權,這個沖突就跟上面房子的一樣,其導緻的巨大波動可能會讓使用該token的人望而卻步。當然,這個波動是指token對法币的波動,如果有朝一日,區塊鍊成為經濟裡的最大塊,這個波動肯定會降低。是以,長期來看,token所有權和其本身的使用權之間的沖突,并不是什麼大問題。

到了EOS這裡,情況就不一樣了。

擁有EOS的人,不光擁有EOS的使用權,還擁有整個EOS網絡的RAM、CPU等資源的使用權。天才的BM用他最擅長的抵押,設計了這麼一個機制:抵押EOS便可獲得RAM、CPU的使用權。我們知道,區塊鍊是一台世界計算機,所有人的所有操作都需要耗費這台計算機的RAM、CPU等資源。

在以太坊那裡,每個操作都要消耗gas,一個gas等于多少以太币,操作者可以自行設定,可礦工的選擇通常是價高者得,在一般情況下,大家的gas價格會比較接近,不會有太大波動。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之前的Fomo3D資金盤遊戲,最後被一個黑客拿走了大獎,他的手段就是在最後的時刻發起大量高價格gas(比普通gas高出近百倍)的交易,使得礦工們優先打包他的交易,擠壓其他交易,而使自己成為最後一個入盤的人。這算是一個善用ETH使用權的人,割了其他人韭菜的故事。

再回到EOS。

EOS似乎覺得以太坊的gas機制太不親民了,使用下網絡竟然還要付錢!還是來用我的吧,免費!隻要你把手中的EOS抵押給系統,你就能獲得一部分RAM、CPU等的使用權,這個過程不會花費你一毫一厘的EOS。這個機制看上去很美好,但這種強行将EOS系統資源的使用權送給EOS持有者的方式,反而導緻了更大的問題。因為持有EOS的人并不一定是最需要使用系統資源的人。

可以想象,假如有一個團隊,有一個很好的創意,要在區塊鍊上實作,這個項目需要耗費大量的系統資源。你說,他們會選擇在EOS上來做,還是以太坊上來做呢?如果在以太坊上做,他們隻需要購買少量的ETH來充當gas就夠了。但如果在EOS上做,就必須購買大量的EOS來用于抵押。

你想想,這個團隊做為後來者,再怎麼買EOS,又能買到整個份額的多少呢?而這個份額直接對應了使用資源的份額,如果你隻有能力買所有EOS裡億分之一的份額,那你就隻能使用億分之一的EOS資源。這顯然是個巨大的局限。

當然,這個團隊還有另外一個辦法,他們可以去市場上直接購買EOS的RAM、CPU資源。但是很可惜,因為這種抵押機制,這個市場其實就跟上面的房市一樣,它被壟斷了。而這裡的壟斷者就是EOS的持有大戶。如果看到需求足,他們就順勢推高,反之則砸盤。之前,因為EOS的TPS開始上千,于是RAM、CPU的價格也來了個百倍漲幅,不少EOS開發者,也就是這些資源的主力使用者,隻能無奈轉投以太坊。而後,因為BM看到這種情況,憤而退群,又引發價格暴跌。

這個案例,算是所有權和使用權沖突的一次經典爆發。是以,任何通證的設計,對于使用權的濫“送”,一定要十分小心。務必确定一點:擁有通證的人是不是最迫切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