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應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焦慮?

作者:落筆七年
如何應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焦慮?

衆所周知,近一年來出現了兩個現象級的AI工具,一個是如今在正火的ChatGPT,另一個就是AI繪畫工具Midjourney。這兩個工具可以說是席卷了全球各個領域,并牽動了幾乎每個人的心弦。大到微軟的谷歌的競争,埃隆馬斯克等牛人的出面抵制,小到被刷爆的朋友圈,以及茶餘飯後大家的讨論。

01

AI帶給你的是焦慮還是期待?

“某某大廠因為ChatGPT裁員一半”,“某某設計團隊要求必須學會AI,否則直接辭退““聽說AI(人工智能)會奪走人類的工作,我對此感到非常擔心”,“我的職業被歸類為‘将來會消失的工作’,真讓人擔心”。

很多人開始擔憂,“被AI奪走工作”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根據某機構對AI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52.1%的人回答“擔心AI會奪走人們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也有68%的人表示“AI能夠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還有67%的人認為“可以将機械化的工作和危險工作交給AI去做”。

由此可見,擔心“被AI奪走工作的人”和“期待AI成為勞動力”的人各占一半。

以下兩段叙述,你認為哪一個是正确的呢?

“今後10~20年間,随着AI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許多職業都将消失,許多人都會是以而失去工作。”

“今後10~20年間,随着AI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會誕生出許多全新的職業,許多人都會從事新的職業。”

這兩段叙述都是正确的。雖然“被AI奪走工作”的擔憂确實存在,但從“AI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機器人從事體力勞動和危險工作”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未來也确實讓人充滿期待。但很多人往往更容易看到“消極”的一面。

人類普遍存在“消極本能”。“與事物積極的一面相比,人類更容易關注消極的一面。””與“正面新聞”相比,“負面新聞”帶來的沖擊更大,更容易讓人記住。

這個世界上既有“不好”的狀态,也有“好”的狀态。但因為負面新聞更有戲劇性,是以比正面新聞傳播得更快更廣。

——漢斯·羅斯林《事實》

充分了解這句話,可以使我們抑制自己的消極本能,正确地了解世界的現狀。

如何應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焦慮?

02

AI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作為一個從業十多年的技術人員,也一直在關注AI的相關發展,雖然我很認可AI的發展,也在用AI解決工作中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覺得大家要理性看待,我們要看到AI好的一面,學會利用AI賦能自己,提前避開被替代的命運。

至于AI帶來的焦慮,我個人認為肯定是有的,但是有點被過于誇大。

我們每個人都有“消極本能”。是以在看到“負面新聞”“負面消息”的時候,應該養成懷疑的習慣。

我們可以嘗試讀一讀有關“AI會奪走人類的工作”的文章,充分了解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才能判斷哪一種觀點是正确的。

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李開複老師的關于人工智能的書籍、音視訊、部落格等,可以幫助你更客觀的了解人工智能。

03

站在中立的視角看待AI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毫無疑問會誕生出許多全新的“職業”和“商業機會”。

本來“職業”自古以來就是在不斷地更替的。超市的自動收銀機代替收銀員、ETC代替告訴收費站的收費員、ATM一體機代替銀行視窗職員等等等等。

舊的職位被不斷代替,但全新的職業也在不斷誕生,這是千百年來不斷重複的事情,根本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不要完全被負面的消息牽着鼻子走,“應該将“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全都放在天平上,自己做出判斷。”此外,要善于利用搜尋引擎,均衡地接收“積極”和“消極”的資訊,這樣就不會産生不必要的擔心。

很多人在浏覽網絡上的文章和視訊時,往往隻關注“标題”和“概要”,而對其他部分則隻是“一覽而過”。如果被問到“這篇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内容”,絕大多數人都回答不出,能記住的隻有标題。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明确收集資訊的方法。

首先要排除先入為主的觀點,“站在中立的視角上去接收資訊。”很多文章都是标題黨,其實正文的内容并沒有标題寫的那麼誇張。

排除先入為主的觀點之後,要将文章從頭到尾全部讀完,視訊則要從頭到尾全部看完。如果跳着看,可能隻會接觸到片面的内容,影響你做出正确的判斷。

如何應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焦慮?

04

做好迎接AI時代的準備

雖然對AI時代的到來不必過于擔心,但今後失業人數會逐漸增加則是毫無疑問的事實。沒有人知道現有的職業在今後10年、20年是否還會繼續存在。

比如現在需要5個人花費1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軟體研發工作,借助AI工具,在10年後可能隻需要3個人甚至1個人一周就能完成。也就是說,随着AI的進步,今後的工作必将會更加省力。

同樣作為軟體研發團隊的一員,我們團隊已經全面開始學習ChatGPT和Midjourney這兩個工具,而且對于提升工作效率已經初見成效。

如果不能跟随時代的變化而“進化”,就将被時代所淘汰。無法适應變化的人将很難生存,而順利适應變化的人則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很可能還會蹭一波AI的紅利,極大的增加自己的收入。

05

AI評估我們的工作是否會被淘汰?

我認為“AI時代最重要的能力”是“輸出能力”。““引發革新的能力”“交流能力”“共鳴能力”“思考能力”,這些都可以被統稱為“輸出能力”。”

可以把工作分為“輸入工作”和“輸出工作”兩大類。“輸入工作”就是需要完全按照訓示進行的工作。

在工業化最鼎盛的時期,勞工必須“正确了解上司的訓示并忠實地執行”。

但在“完全按照訓示進行工作”這方面,人類完全不是AI的對手。隻能從事“輸入工作”的人,必将逐漸被AI所取代。

反之,“輸出工作”則需要自己發揮創意、引發革新,實作從無到有的創造。

創意、靈感、革新。AI要想在這些方面超越人類,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輸入型工作:

被動、等待指令、聽從他人的指揮、接收資訊、墨守成規、努力、學習

對應崗位: 生産線上的勞工、 銀行櫃員和信使、 簡單的客服工作、 圖書館管理者和資料員、 收銀員等

輸出型工作:

主動、自主性、指揮他人、發送資訊、挑戰、革新、創造、教育

對應崗位: 藝術家、作家、音樂家、 科學家、律師、醫生、教師、顧問、 服務員、護士、保姆、管家、 創業者和企業家、 手工藝人等

我們需要從“輸入工作”轉型到“輸出工作”。善于從事“輸出工作”的人,能夠得到更高的評價和認可,收入也會增加。

工作應該以成果,也就是工作的輸出為中心。技能、資訊以及知識隻不過是工具而已。

——彼得·德魯克(美國經營學家)

未來已來,與其焦慮不如主動擁抱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