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作者:第一心理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在外人眼中,阿璇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她人長得漂亮,成績也非常優秀,從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是隻有阿璇自己才知道,她的生活中很少有快樂的時候,每天都感覺非常痛苦。

原來,阿璇從小生活在一個家庭關系不正常的家裡。她的父親是中國非常典型的甩手掌櫃型父親,除了工作之外,對家裡的事情幾乎不聞不問。

有一次,阿璇的母親沒有時間去開家長會,由阿璇父親去開,結果父親竟然連阿璇讀幾年級都不記得了,走錯了好幾個教室。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而阿璇的母親雖然負責承擔家庭事務,但是現在的阿璇回想起來,母親并沒有她想象的那麼愛自己,或者說,母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她更愛那個可以給她掙得面子的優秀女兒。

平時,母親對阿璇非常嚴厲,幾乎從來不笑,也從沒有誇獎過阿璇。不僅如此,阿璇的母親還非常強勢,總是想替阿璇決定她的人生。父親雖然不管家事,但他永遠都站在母親那邊。

是以,學習成績優秀,一直以來都是阿璇努力讨好父母的結果。長大後,在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阿璇越來越能體會到童年經曆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她對人際關系特别敏感,也很害怕别人讨厭自己,他人的一個正常評價就能讓她感到非常痛苦。

有時候她甚至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特别自負的人,無法接受他人對自己的建議。同時,她雖然渴望親密關系,但卻一直無法進入一段長久的感情。

其實,随着近兩年原生家庭概念的普及,人們越來越能意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産生的影響。

而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他認為,一個人的基本人格在5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5歲之後的所有行為不過是對童年經曆的複刻。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心理學家把那些對人際關系敏感的人群稱為高敏感人群,研究表明,這類高敏感人群往往在童年時期都沒能和父母建立一種健康的親密關系,尤其是母親,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對孩子未來人格的完善與發展産生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武志紅老師曾經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提到,一個人一生中要經曆兩次和母親的分離,第一次是生理上的,第二次是心理上的,而且第二次的分離更為重要。

如果母親不願意在合适的時候對孩子放手,十分強勢地幹涉孩子的人生,替孩子決定一切,那麼這個孩子就無法學會自理和獨立。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他們會過度依賴母親,不敢獨自探索世界。

而這類母親的愛也不能算是陪伴,隻能說是一種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變得非常懦弱,同時也會對真正的愛産生渴望。長大後,他們會變得非常自卑,對自己的價值認知也特别低。

有的母親如果和孩子過早地分離,或是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可能就會使孩子陷入一種分離焦慮。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不配被愛,或者認為自己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得到愛。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是以,這類孩子長大後就容易形成高敏感人群,他們在童年時期沒能得到應該得到的關注,是以就會對外界的評價特别在乎。因為隻有不斷地得到正面的回報和評價,他們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值得被關注和被愛。

那麼,高敏感人群的身上都具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高敏感人群會特别在乎他人的看法,他們非常害怕别人讨厭他們。其次,高敏感人群看起來總是有些孤傲,其實他們是害怕被他人拒絕,是以總是封閉自己。

此外,高敏感人群還非常害怕犯錯,害怕被批評,一旦被他人指出問題,可能會惱羞成怒或是懷恨在心。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當你出現以上幾個特征時,就說明你是一個高敏感人群。

我們都知道,童年經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美國的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那些經曆了糟糕童年的人群長大後往往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麼,高敏感人群應該如何改變目前的現狀呢?

首先,高敏感人群應該看見自己,接納自己。其實,很多高敏感人群都能夠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要想得到徹底解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以很多高敏感人群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就容易受挫,進而更加否定自己。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對于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接納自己。我認識的一位心理咨詢師曾經說過,很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是卻用了錯誤的方式改變自己。這不是對人格的改善,而是對自己人格的摧毀。

因為,大腦習慣于發号施令,但是人類的身體又無法完全受大腦控制。當身體的行為達不到大腦的要求時,大腦就會把身體外化成另一個個體進行指責。

是以,我們不能用這樣粗暴的方式去對待自己,這樣無益于問題的解決。

其次,高敏感人群總會把外界評價納入到自我價值的評估中來,以至于他們無法正确而客觀地評價自己。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隻是有的人不善于發現。是以,高敏感人群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平時多對自己進行一些積極的暗示,讓自己感受到積極向上的評價。

很多人可能會小看這樣的心理暗示,認為這不過是自欺欺人。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人們常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隻要帶着一個積極的态度去面對人生,人生的結果總不會太差。

最後,高敏感人群要學會向親密的人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

心理學家: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小時候都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比如,你可以和夫妻或是父母表明,自己需要關心和鼓勵,如果他們想對自己提出建議,可以采取一種溫和的方式,讓自己更容易接受。

此外,高敏感人群還可以向周圍的人及時表達出自己的不開心,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不要把這些情緒都憋在心裡。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衆号:第一心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