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作者:竹國文史

周朝有兩大制度——嫡長子繼位制與分封制。縱使嫡長子無能,依然會被冊立為太子。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原以為這樣“迂腐”的制度下,一個王朝很快便會迎來滅亡,然而事實是,設立該制度的周朝是中國衆多朝代裡統治時期最為長久的一個王朝。足可見古人超群的智慧。

那這位的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他便是大家熟知的——周公旦。

他輔佐了周武王與周成王兩代君主,期間可謂殚精竭慮,不僅襄助武王兩次伐纣,還制作了流傳後世至今的禮樂。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當時商朝實行的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或者“叔侄相傳”的繼承制度,為何周公旦還要嘔心瀝血另辟道路呢?

先知周公

中國的王朝時代帝王繼位最初實行的血統繼位制,就是上面的制度,該制度能讓一個王朝始終把持在本族手裡,可與此同時,在此種制度下的統治時期,為了奪得皇權,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的事件層出不窮。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最後,血統繼承制在公元前2338年被廢除,五帝時代的禅讓制登上曆史的舞台,即是由上一任帝王将皇位禅讓給下一任賢能者。

此制度也可細分為兩款,一種是将皇位讓給血親者,此為内禅,另一種是異姓,此為外禅,這代表禅讓者的朝代将會被下一任更替,新的王朝崛地而起。

這種賢明又公正的制度為何能在一個封建時代産生呢?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屬遠古時期的五帝時代物資貧乏、生産力十分落後,若想存活,人類必須群起而居共同勞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推選出公正的有能者擔任領袖指揮排程、平均配置設定食物,同時帶領着部下抵禦外敵之侵襲。

之後到了周朝,周公旦借鑒了這兩個時代制度的利弊,建立出設嫡長子為太子的繼承制,既避免了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的死局,而作為皇後所出的嫡長子在名義與事實上也是名正言順。

同時,他還建立了分封制,君王将領地分撥給王室子弟或者是有功之人,這些人受封替君王同時也是自己鎮守領地,受封的藩王既要繳稅納貢、朝觐述職,又會替遠在天邊的君王鎮守疆土、并服從天子之令。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且藩王絕大多數都為王室宗親,等于天下各地始終掌握在自己人手裡。他建立的分封制,等于是替皇帝鋪平了道路,讓其能更好的維護統治。

而且,這兩條制度極大程度地防止了王世子弟為争奪王權,以緻周朝權利分流甚至亡國。

周公之禮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周公之禮也出自周公旦。西周時期,男女婚俗之事混亂無章,私會的現象十分泛濫。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周公自覺再拖延下去,往後再想矯正民風問題,怕是難如登天,是以親自出馬制定關于婚姻一事的禮儀。

他将男女雙方從說情至嫁娶這一事細分成了7個步驟,并與妻子一同示範婚禮禮法,教導群眾。

但是到了敦倫,也就是指導同房這一步驟,總不能真與妻子示範吧。猶疑間,周公旦瞧見兒子正在搗鼓幾個葫蘆瓢,忽然靈光一現有了想法。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他在第二天将人召集至學校,又再一次親自示範婚禮7步,在敦倫這一步時将一隻未開瓢的葫蘆拿出,比喻還未分離前男女乃混沌一體,而後一分為二,一俯一仰,敦夫妻之倫,以合天覆地載、陰陽和諧、乾坤有序之理。

此為周公之禮的由來。後來,周公旦設立的嫡長子繼承制經過曆朝曆代的更疊,也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那樣的朝代是如何繼承皇位的?

九子奪嫡

清代沒有明确的皇位繼承制,更沒有繼承周公旦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便發生了大家熟知的九子奪嫡事件。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1675年,康熙冊立時值兩歲的二子為皇太子,豈料日漸年長的皇太子因居高位逐漸驕縱霸道起來,更甚者在朝堂之中結黨營私,與生母的叔叔索額圖暗中勾結,犯了康熙大忌,導緻父子關系走向下坡。

索額圖的勢力日益壯大,且擁趸皇太子的決心高漲,大有造反之勢,康熙覺得不拔除索額圖的勢力,來日不久必定養虎為患。

其後不久,索額圖果真被打入宗人府,并在數月後于監牢中死去。這讓皇太子與康熙的關系變得劍拔弩張,父子關系走向破裂。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五年後,也就是1708年,康熙于布爾哈行宮将時年35歲的皇太子罷黜。九子奪嫡之争拉開帷幕,衆皇子依次登場。

皇太子被罷黜之後,作為庶長子的大兒子深知自己不得父親喜歡,與皇位必定無緣,是以向康熙提議立與自己交好的八阿哥為太子,一邊又主張可以替父殺掉已被廢除的皇太子。

康熙對兒子此番行為感到十分寒心,從此對其設了防。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此後沒過多久,三子揭發庶長子暗中侍弄魇鎮之術加害被廢黜的皇太子,庶長子是以被康熙囚禁,與庶長子情如兄弟的八子也被一同關押。

時隔僅一年,對二子念念不忘的康熙又将太子之位歸還于他,但是在不到三年之後,前者又被揭發結黨營私。

于是乎,二子又被廢了。這次一直關押至死也未被釋放。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本來對皇位也蠢蠢欲動的三子經過幾番這樣的動亂,已經無心再争,是以自己退出了奪嫡。

在這過程中被釋放的八子聯合與九子、十子調轉槍頭支援四阿哥的親弟弟十四子,十三子則站四阿哥一派。

四子原本一直屬太子黨,就連第一次太子被廢,他也敢于為太子求情,直至太子二度被廢,他自知這次對方再無可能絕地反擊,便開始自己探手高位,建立起自己的黨羽。

古人為何要嫡長子繼承?即使長子無能也不能換人?這是古人的智慧

時局到這時變成了比較固定的形态——四子一黨——八子一黨。直至1722年,康熙于暢春園病故,隆科多宣布四子繼承大統。

彼時十四子遠在西北,八子黨無法與四子抗衡,儲君之位已是無力回天。四子雍正繼位後,八子一黨相繼遭到迫害。

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慘劇再次上演,雍正在日後實行了秘密建儲的制度,直至皇帝駕崩,诏書方能公之于衆。

直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周公旦的嫡長子繼承制也沒有再重制過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