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移動醫療革命重新開機:醫療APP成開路先鋒

旨在給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消息,分享自己所見所聞。以下是正文:

近兩年來,醫療網站在國外可謂風生水起。僅以美國市場計,既2011年底Care.com、HealthTap分别獲得超千萬美元規模融資後,今年五月ZocDoc和Castlight又相繼爆出融資近億的猛料。這些網站或專注于醫療資訊問答,或傾心打造醫生預約平台,或者旨在美國醫療保健業價格透明化,相同點是它們都獲得了資本市場和使用者的雙重認可。

  Chilmark研究公司預測,2014年全球醫療企業移動APP市場規模将達到17億美元,為移動醫療指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潛能。從醫療咨詢類的APP開始,到已經蠢蠢欲動的物聯網醫療健康管理,移動醫療頗能振奮消費者的内心。

  将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健康醫療問題利用網際網路的理念和平台重塑,這本身便是一個極為吸引人的概念,更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大蛋糕。而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使得更多玩家可以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

  國内方面,在第一波醫療觸網浪潮中,醫療健康網站不過是簡單的将資訊展示和廣告搬上網際網路,難以對飽受诟病的醫療健康市場産生實質性的沖擊,但多名業内人士表示,移動網際網路勢必将改變現有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據估算,中國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在2015年亦将達5000億美元。這應該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而移動醫療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有效改變人們傳統的監測、看病、保健的醫療方式,并逐漸形成了一條新的産業鍊。

  在這個新興産業鍊中,移動營運服務商和醫療裝置制造商這兩個環節,網際網路企業較難涉足;但基于龐大使用者基數和網際網路基因,在資訊平台和醫療App應用開發上,網際網路企業存在機會。不過,網際網路公司能在這裡面扮演多大的角色,還是個問題。畢竟由于中國醫療體制和市場成熟度等原因,這塊蛋糕并不好入口。

  前景廣闊 現狀迷離

  目前,新浪、搜狐等幾大門戶網站都開通了健康醫療頻道,39健康網等傳統的醫療資訊網站也不斷在謀求新發展。好大夫線上早在2007年就已經有風投進入,而丁香園、睿醫等公司也已拿到了風險投資的錢。資本市場的“示好”更激勵了這個市場,近兩年來更誕生了春雨掌上醫生等一批直接在醫療APP領域開拓的創業公司。

  走得更深的還包括騰訊。今年7月,騰訊與好大夫線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以醫藥資訊互動平台為切入點進入移動醫療市場。據悉,雙方已在“線上問診”、“預約加号”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上線兩個月來,通過騰訊醫療網上轉診平台成功就診的患者已超過22萬人次。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協會今年2月釋出的報告顯示,5年内,全球移動醫療服務應用将為移動營運商帶來115億美元收入,而資訊平台提供商、醫療裝置廠商和内容與應用提供商,将分别獲得24億美元、66億美元和26億美元收入。

  從簡單的診療資訊和健康咨詢為主,到建構具有一定專業性、互動性的醫藥資訊平台,是網際網路企業對醫療健康領域重塑的第一步。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是,如何整合專業的醫療内容知識并在終端上進行良好地展現是難點,這需要長期緻力于醫療資訊行業得以積澱。國内比較知名的平台級網站丁香園、好大夫線上吸引了大量的醫生和患者使用者。而傳統網際網路企業與專業醫療網站合作,将能實際地切入到使用者群中,借此進入醫療市場。

  事實上,一個成熟的醫藥資訊平台能提供門診資訊、醫患交流平台,是移動醫療産業鍊中重要的一環。而全球範圍内,病例數字化、共享化得趨勢不斷加強,智能終端的普及有望加速這一程序。

  但我們無法回避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國在遠端醫療裝置上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家庭血糖儀、血壓計、脈動血氧計和峰值流量計等聯合裝置還處在艱難的推廣期,遠落後于國外。而且更沒有可行的資訊化政策,将監測資料傳輸至醫療機構或企業。此外醫療健康領域,向來是一個對資訊安全高度敏感的産業,醫療健康類網站與整個商業網際網路程序相比至少落後三五年。醫療機構IT化的程度也不容樂觀。

  但業内人士認為,這或許正是革命的契機。

  移動APP成突破 恐受羁政策絆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能終端的普及,形成了一個突破點。

  IDC研究公司調查顯示,已經有9%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移動醫療程式跟蹤或管理自己的健康問題。Health It Now網資料顯示,2011年,App Store中醫療類App銷售量同比上升了250%;預計到2015年時,全球會有超過5億人手機中裝有至少一款醫療類App。

  鑒于醫療App産業的發展潛力,近年來國内相關企業也加緊布局中國市場。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正在開發醫療App的公司已經有500-600家,從業者上萬。當然,這些人群中有些是從醫療軟體開發轉型而來。

  不過,目前對于可遠端指導的醫療App而言,文字、醫學圖像、語音、電話咨詢這幾項仍是患者遠端咨詢所能用到的描述病情的主要手段。從目前醫療服務類的App本身的界定上,它們對傳統醫療行業來說,并不是一種取代,而是一種促進和補充。

  從涉及到的業務範疇看,目前國内一些較為知名的醫療健康類APP定位都比較明确,且背後都有龐大的積累和資源支撐:

  丁香園主要是醫療健康行業從業者的社群,彙集了許多專業醫師和衆多從業人員,其推出的APP也延續了這一特色,以醫生交流平台為主;

  快速問醫生則以龐大的醫生資源為基礎,主打移動健康和醫療的咨詢業務,以淺層的輕度問診為主,涉及病症咨詢、用藥指導、養生健康等方面,其使用者數量在5個月内突破350萬,日均提問3萬餘次,相比PC端的艱難增長可謂順風順水。

  好大夫線上則收錄全國3225家正規醫院、300549位大夫,并已建成網際網路首個實時更新的門診資訊問詢系統。其主打的醫療APP也以此為依托,着重打造線上醫療服務預約和交流功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