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員靈活就業

如今,靈活用工的趨勢越演越烈,多地政府陸陸續續開始推行“靈活用工”,北京、深圳、浙江、天津、海南、河南等地,從用工形式、用工管理、保障機制、預防糾紛等方面給予了“靈活用工”全方位的政策支援。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企業和員工在靈活用工中的合作與獲益是如何實作的。

合作

靈活用工,差別于固定全職,指企業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靈活地按需雇傭人才,雙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職勞務關系。此時,人力資源像是水和電一樣,按照需求随時使用,随時停止。這種模式更為靈活,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也不需要複雜的入離職流程。

靈活用工模式對于企業和個體來說是互利雙赢的。企業可以通過工作衆包化,集結更多外部人才為其發展助力,讓企業以更低成本擁有一張有彈性、更專業的資源網絡。個體可以通過參與衆包任務獲得應有的酬勞,增加收入管道來源。

在疫情期間,大量的閑置人力資源為靈活用工市場注入了全新活力;遠端辦公概念走紅之後,企業對于靈活用工的需求在同一時間爆發。

如果說靈活用工之前缺乏普遍的社會認知,那麼這次疫情真正使衆多企業體驗到了線上的友善與快捷,但衆多長尾企業面臨的考驗是當下模式的工作效率。當企業發現人力資源緊俏,需要降低成本時,必然會導緻用人模式的變化。比起原來大量雇傭全職,負擔大量成本,未來很多崗位都會演變成多家企業共享一個人才,一個人服務多家企業,人力資源的共享經濟會發展起來,這也正是靈活用工的核心邏輯。

我國就業主體愈發年輕化,90後的年輕人更追求自由,希望從固定的工作崗位解放出來,人力資源從過去的穩定變得不穩定。從人力資源供給的角度講,自由職業也正在成為未來十年的主流工作趨勢。

但在靈活用工模式下,用工方和勞動者之間沒有勞動合同的捆綁,而且關系趨于短期化、臨時化,這導緻的結果就是勞動者和用工方之間的信任大打折扣。

企業擔心勞動者是否按期傳遞任務,勞動者擔心用工方是否及時支付報酬。在企業和勞動者之間需要架起信任的平台,更便捷、更快速的增進信任。猿派團隊間高效協同,流程自動化,并且擁有強大的人才資料支援與服務,通過靈活招聘,釋放了HR們積壓的壓力。作為IT行業靈活用工的領航者,猿派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始終堅持着自身的初衷:專注于IT技術人力資源資料服務。

獲益

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已經發現了靈活用工的好處,并已經着手對用工模式做出改變,這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例如:亞馬遜

一年多前,亞馬遜内部的幾個技術部門開始實行每周30小時工作制,固定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四的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其餘時間為彈性工作時間。根據亞馬遜官方的說法,他們認為其員工背景多元化,傳統40小時的全職工作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30小時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大公司發現,按照傳統工作制度來要求所有員工是不合适的,如果可以根據業務需要或崗位采取更靈活的工作機制,往往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那為什麼大公司越來越愛采用靈活用工?

經濟下行是一個現實原因,很多企業出于想要節約人力成本,同時又不想失去人才的考慮,會采用靈活用工來度過這段經濟低迷期。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比如上下班高峰的交通擁擠,也是迫使大公司不得不錯開員工上下班時間的一個因素。

靈活用工這種“人性化”的制度也展現了公司不再一味追求發展的速度和利潤,而是把公司的企業文化和人文關懷納入到制度變革的考量中,通過營造一個更舒适的工作氛圍,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

傳統的工作模式已經不太适應現在的工作節奏,随着資訊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要求的是效率,但是每天的通勤擠地鐵不僅僅會浪費我們很長的時間,更會影響我們工作的情緒。靈活的工作模式意味着可以睡個懶覺不用那麼早去公司打卡、工作累了可以中途出去買杯奶茶、工作完後可以和朋友一起打打遊戲。對有家有娃的人來說,這種工作模式可以合理調整工作時間,讓他們得到更多照顧自己和家庭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