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時隔3年,這一次再見,可以說是好久不見。

4月16日,第41屆的金像獎,在夕陽徐徐落下的維港,又一次鋪上了紅地毯,還請來了許多面熟的老朋友。

幾乎是來了香港電影界的半壁江山:

楊紫瓊,剛剛拿完奧斯卡,此時又來到了金像獎的地毯上,為我們頒發最佳新人獎。

對于如今拿下小金人的楊紫瓊來說,回望自己的1986年,由《皇家師姐》拿下第一個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也是她電影事業的開始。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許鞍華與劉德華,手挽手走上紅毯,已經在背景,開始讨論何時能開拍劉德華的紀錄片了。

劉德華還說,疫情三年之後,還得減了肥再出來。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在準備走紅毯時,慌慌張張給記者比了括号——( )。

2.7MB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不過,沒關系,在背景候場的劉青雲。

還給我們比了一個——蛋。

4.1MB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來了不少熟悉“星面孔”,洪金寶、爾冬升、劉青雲、吳鎮宇、韋家輝、古天樂、鄭秀文、梁詠琪、古巨基、莫文蔚,行業内的,行業外的,能來的都來了;還有不少新面孔,王丹妮、林明祯、麥沛東、楊偉倫、姜濤、柳應廷......等等。

長江前浪,期待後輩的疊代。

後浪,更是以無所畏懼的方式從向前方。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望着着人聲鼎沸、群星璀璨的時刻。

Sir突然覺得,三年疫情期間已經停止的時鐘,才此時,終于“咔哒”一聲,走出了第一格。

今年提名的電影,可以說是“港味十足”,《明日戰記》,夠“搏”,主打港片“新科技”;《神探大戰》,夠“雜”,由發生在香港的各大“奇案”串聯而成;《正義回廊》,夠“深”,依舊是走《踏血尋梅》的方式,用真實事件去探索人性;《窄路微塵》,夠“低”,與前年11提0中的《濁水漂流》相比,依舊是用社會底層人物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港片是又回來了?

還是它走上了另一條新的道路,開始彎道超車?

别急。

Sir現在就給你遞上一手熱辣現場。

01

等待張揚的新人

金像獎近年完全不吝惜給新人鼓勵。

去年,王丹妮以《梅豔芳》一角,獲得最佳新演員,當時就淚灑金像獎現場。

同為這一屆裡,33歲,出生于湖南衡陽的劉雅瑟又以《智齒》,成為這一年金像獎最佳女演員,她的獲獎感言是:“感謝香港電影給我這個機會,我覺得電影給了我一束光。”

而今年,新人更是以雨後春筍般,勢如破竹。

最佳新晉導演,毫無意外地來到了何爵天的手裡,之前,Sir也介紹了他的《正義回廊》。

當他聽到自己獲獎時,兩手張開,像是一個孩子一般跑上了舞台,掏出了一張自己最新電影《死屍死時四十四》的電影票,後面“雞賊地”寫着自己感謝詞。

在他最後磕磕巴巴,緊緊張張地講完,特别感謝了《正義回廊》的監制翁子光,“如果沒有翁子光,就沒我站在這裡。”

可以說,翁子光将自己曾經的勇氣與榮光,轉交到了下一位導演的手裡。

在當初剛開始預備拍攝《正義回廊》時,資金緊張,在周圍找不到投資方的情況下,最後翁子光連買房的錢都投了進去:

本來可以不用再睡在我父母那套‘居者有其屋’裡的上下鋪,也好讓無兒無女的我老去後有地方落腳,然而這筆錢終于都用在了《正義回廊》身上。

當這部電影在票房過千萬之後,翁子光在社交媒體上發文:

“我們靠口碑打了一場逆轉勝仗,周六晚我看了票房數字,默默坐在我家裡的雙架床,流下了眼淚,老懷安慰。”

在翁子光與何爵天的身上,還是能看到一種港片時期前輩帶後輩的一種精神,當翁子光在為自己的第一部《踏血尋梅》尋找投資時,他就說過,“感覺如過街老鼠一般。”

似乎,在何爵天身上,他又一次看到了曾經那個執拗的、執着地想拍一部電影的自己。

而正如今晚的選擇,證明了翁子光的眼光着實犀利。

今晚的最佳男主角的角逐裡,楊偉倫、麥沛東就占了五位提名中的兩位。

雖然,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就連吳鎮宇都笑着開玩笑,我們電影還好有你們這幾個叫不上名字的人,才不會“青黃不接”。

這兩位演員以話劇出身,可以說能用舞台經驗,走到現在,也算是已經能證明自己足夠的實力了。

02

依舊勤奮的前浪

去年40屆的香港金像獎,是“金像四十,不惑如初”。

再觀,前三年的香港金像獎獲獎電影,Sir說過了是港片已老,已成頹敗之态。

但,在這一兩年裡,我們還是看着它,用盡一切可能再跳得遠些、高些。

《神探大戰》就是前浪的自救與突破。

雖然已經不再是“銀河映畫”的年代了,可在現場的韋家輝與他的編劇團隊們,還是玩“飛紙仔”:

演員們到拍戲現場,才拿到當天要拍的劇本。

在編劇們站在領獎台上,捧着最佳劇本的獎杯時,說:“劉青雲真的是個魔鬼,他在現場看着我們寫劇本,接着,就可以把十幾行的對白背好。”

劉青雲,足夠努力了。

58歲的劉青雲又是跳激流,又是吊威亞拍綠幕,“我以前從來都沒有試過這個玩意兒”,折騰是折騰,但,還好效果是真不錯。

是以,今年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韋家輝,作為這部電影的導演,也盡最大努力了。

帶着攝制團隊專門去香港人流量最大的廟街開拍,不單單是跳上跳下,還得在這麼逼仄的地方,放煙霧大、做大爆炸。

是以,這一次也是他拿到了最佳導演。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成功了。

新的,不單單是題材,還得走“新”戲路。

今晚的“最佳男配”獎項的提名裡,後輩有林海峰、張繼聰、陳湛文,但,唯獨讓前輩許冠文,捧走了這一獎項。

他在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時,也聊了聊自己被翁子光請去出演《風再起時》李子超這一角色時,猶豫了。第一次不是搞笑的角色,我行嗎?而且,還要一個鏡頭裡,一口氣說十分鐘英文。

作為喜劇笑匠出身的他也說,“十分鐘,一個笑聲都沒有我不習慣。”

懷着忐忑,終于拍完了自己鏡頭,他問副導,導演有沒有笑啊?副導說,沒有,但恭喜你,他正在哭。

已經82歲的他,還是激動地握着獎杯說:“我對這個年紀的演員有一個建議,隻要你敢去試新的東西,什麼奇迹都會發生。”

做新的,讓前輩們時不時焦頭爛額,但,也“逼”出了新東西。

還有,《明日戰記》。

53歲的古天樂準備拍香港電影的機甲片,但特效制作到了一般,由于市場回暖,價格也該回複正常水準了。

但這卻導緻了《明日戰記》成本的增加,不斷不斷地增加。

焦慮吧,那也沒辦法啊,Sir還記得,他坐在對面,對Sir說出的那句——“能怎麼辦,自殺咩?”

可惜,這部投資了4.5億的電影,還是虧慘了。

但,今晚捧回了最佳視覺效果獎,也算是對古仔的一次真摯的安慰吧。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前浪在洪流中,不停地找尋着自己的出路。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見,他們的焦慮與選擇:

陳可辛遠赴南韓建立了自己的新公司Changin’ Pictures,開始已經确定了制作南韓、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五個地區的劇集項目。

除了陳可辛導演,章子怡主演的《醬園弄殺夫案》,還有甄子丹主演、制片的奇幻動作劇《敗北之人,隐藏大師》,香港恐怖片《見鬼》的後續新作。

前浪,不會服輸。

隻有不停湧動,才能将這潮水帶活。

03

脫繭而出

今年,終于讓鄭秀文拿到了最佳女主角。

走到台上時,她抱着劉德華哭了。

陪跑十年,她終于拿到了“影後”。

鄭秀文站在台上時,她哭着說道:“我一直覺得是遙不可及,卻又一步之遙......我想最多的,不是什麼時候拿到這個獎,或是怎麼拿到這個獎。

而是,我怎麼樣才能進步,才能有一個提升和蛻變。

看到鄭秀文那麼開心,真的有點眼濕濕,尤其是她喊着:“我終于拿到了這個獎!我終于不用陪跑了!”

這十年的努力,她終于又了回報。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 作為杜琪峰的愛将,鄭秀文陪跑金像獎的十年,也是杜琪峰“不忿”的十年

其實給她獎并不是真的完全看她陪跑這麼多年,也不是真的給杜琪峰面子。

而是她終于有了屬于女性的故事。

你就看預告片裡,她出現的這一個鏡頭:

一手拉着推車,兩條腿外八向前走,此時的她,俨然從一個港女角色的“常駐嘉賓”,蛻變成了以肢體語言,進行自我表達的演員。

1.5MB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在《流水落花》裡,她就算是坐在陽台,吹着風,吃着蛋糕,看似惬意。

但,又有着一絲生活的疲态。

0.8MB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今年的鄭秀文,拿到了最佳電影歌曲獎,

劉德華說,我沒有什麼跟你說,但想說,我愛你。

其實,看着今晚最佳女主角的其他幾個競争者,也都與之前的港片裡的女人不一樣了。

以前港片裡的女人,要不是大哥的女人,要不是自強的女人,但,現在,已經是有新一批創作者,為“女人”放入更多不一樣的特質與靈魂。

如,《燈火闌珊》裡的張艾嘉。

借着她的目光,看盡香港幾十年的繁華與暗淡。

2.3MB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窄路微塵》裡的單親媽媽,袁澧林。

雖然,在一道道窄門裡,她将低暗的人生一步步走向了光明。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而今年的最佳電影,也還是由“女性”為主角。

不過,是由一部《給十九歲的我》的紀錄片拿走。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導演張婉婷花了近10年的時間,跟蹤拍攝了六位女孩子的成長經曆與個人故事。

在電影上映前,卻出現了一件大事,裡面被記錄的女學生裡接受采訪,指責學校與制片漠視自己不願公開上映的要求,并且在電影裡還使用了一些用過偷拍而獲得的素材與内容。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在2月2日宣布上映,卻在2月6号撤映,也就隻有短短4天的“生命周期”。

也許是因為這件事,從9.1的評分,掉到了現在的8.5分。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但,劇組在手捧獎杯後,說:“紀錄片導演要繼續勇敢拍片,拍了再說,剪了再說,上了再說。”

Sir對此還在懵逼中,暫時不做評價。

04

脫靶的英雄

這裡英雄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曾在光影之路上引領後輩的那些高大背影。

近年我們吐槽金像獎大多是一種論調:

老。

不僅是年齡的老,也是形式的陳舊。

今年當然也能看到不少“老人”的名字,但比例确實在減少。

女性上面說過,現在看看這幫大叔:劉青雲、韋家輝、許冠文、黃秋生……

這些人裡,Sir這屆金像獎印象最深的兩句話。

一句來自劉青雲的采訪:

我怕的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沒戲拍,是不能再做演員。

一句是許冠文的獲獎感言:

他們找我演《風再起時》的時候我好怕,這不是笑片(喜劇)啊!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是的,面對衰老的方式無非是珍惜。

或者改變。

其實不隻是香港電影。

告别,早已成為當下全球電影圈的主旋律。

前兩天戛納電影節公布片單,其中包括北野武新片《首》,北野武說過自己“會像拍最後一部電影一樣拍它”。

近期宣布自己告别作的導演,包括但不限于:昆汀、肯·洛奇、伊斯特伍德……

電影正在發生巨變。

而香港電影面臨多年人才流失,市場萎縮,以及大環境的許多不确定,似乎也比我們更懂得如何與必然的消逝和解。

第二種英雄,是香港電影刻在基因裡的特指。

“底層童話”。

香港電影永遠拍不膩平民英雄,從周星馳,到吳宇森,再到劉偉強。

從功夫夢,到槍火夢,再到冷兵器的街頭大佬夢。

可這種造夢的方向似乎也在動搖。

香港電影裡,英雄反抗的對象無非兩個:暴力與制度。

是以他們有的抄起武器,戰無不勝。

有的從制度内部進攻,彰顯樸素的公義。

前者,早已随着銀河印象的沉寂而被封存在7年前那座“風滿樓”。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後者,則在今年複興。

兩部風頭正勁的新片《正義回廊》《毒舌律師》,都在反思或推崇着香港的司法制度,主線也同樣是失意者的逆襲。

但你看兩部電影的結局:

《毒舌律師》,黃子華靠一句情緒拉滿的“窮人含卵”打赢了官司,然後回到昔日的法官座位。

看到曾經自己刻下的“天冇眼”,變成了“天有眼”。

怒嗎?

怒。

痛嗎?

痛。

可這些痛與怒指向何方?

甚至連導演自己似乎都不知道,于是故事隻能将所有的憤懑投向那個極惡的精英階層,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童話無法複制。

這樣含糊的結尾,就像童話裡的前半句,王子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後,便沒有了然後。

《正義回廊》,是一個變态殺人魔進了監獄,另一個“殺人魔”通過法律灰色地帶逃過懲罰,卻也永遠被懷疑與自責纏繞。

不知道為什麼有罪,也不知道為何寬恕,在無奈中不可避免地下墜。

真相與正義無法過問。

曾經的逆襲夢,徒留徹底的苦悶和無解。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最直接的對比,還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

包龍星告禦狀成功後。

拿起龍内褲一聞,此時突然來報:

“駕崩!”

怎麼死的?

“花柳”。

衆人一哄而散,影片結束。

這是香港電影曾經對英雄的态度:成就英雄,同時永遠警惕任何形式的權威。

而如今。

香港電影仍然需要英雄,卻難在找到反抗的靶子。

05

結語

如果說金像獎是對香港電影行業内部,一年一度的複盤與嘉獎。

對于許多觀衆來說,它的影響力必然是在降低。

于我們。

過去一年提起香港電影,大概離不開三個名字。

許鞍華。

在一段自我檢討中,因為一句“湯唯的表演不對”,被斷章取義成對湯唯的攻擊,引起軒然大波。

陳可辛。

宣布成立泛亞洲制片公司,以亞洲故事,目标對準全球市場,被網友了解為“跑”了。

黃子華。

兩部新片,不同程度打破香港本土票房紀錄,甚至超越周星馳,在疫情時期後迅速“振興”香港電影市場。

不是金像獎成全了鄭秀文,是鄭秀文成全了金像獎

這些故事背後,似乎都離不開一個主題:

生存。

曾經準确的直覺,為何突然失靈?曾經被視為藍海的市場,為何不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曾經緊密的人情味,為何日漸疏離?

這些問題,其實也一度在我們頭上飄蕩。

香港電影人并沒有回避。

而是或通過作品,或通過反思,或通過政策,試圖繞過宏大的困境,解決具體的問題。

這或許就是香港電影草根的直覺。

最後,就像鄭秀文的獲獎感言說的。

她曾被電影圈打上各種标簽:

歌手、喜劇演員、花瓶……

于是也曾對獲獎懷着一種扭曲的心态:好像遙不可及,又好像一步之遙。

最後她怎麼做?

等待。

等待一個适合自己的劇本,角色,且等待一個更從容的心境與狀态。

而當她拿到那座期待已久的獎杯。

所有一切都不再重要。

許多人說,香港電影終于成全了鄭秀文。

但在Sir看。

正是一個又一個“不願離開”的鄭秀文們,一次又一次地成全了香港電影。

41屆香港金像獎獲獎名單如下:

最佳新人獎:林諾  《白日青春》

最佳新晉導演:何爵天

最佳剪輯:《正義回廊》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吳裡璐 《風再起時》

最佳美術指導:雷楚雄、黃敏軒《風再起時》

最佳攝影:鄭兆強 《神探大戰》

專業精神獎:羅卡 石琪

終身成就獎:胡楓

最佳編劇:韋家輝、陳偉斌、麥天樞《神探大戰 》

最佳動作設計:黃偉亮《明日戰記》

最佳音響效果《 明日戰記》諾帕瓦特·裡基特王、Sarunyu Nurnsai、遊國樑、Dhanarat Dhitirojana

最佳男配角:許冠文

最佳亞洲華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

最佳視覺效果獎:鄒志盛、梁偉傑、郭泰、羅慧媚 《明日戰記》

最佳女配角:王菀之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黃衍仁

最佳電影歌曲:我就這樣活了一天(電影《流水落花》主題曲) 鄭秀文

最佳導演:韋家輝

最佳女主角:鄭秀文

最佳男主角:劉青雲

最佳電影:《給十九歲的我》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