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滬甯專程上門看望的4位老人

作者:新京報政事兒

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王滬甯代表習近平總書記、中共中央通路北京文化名人和科技專家,向他們緻以誠摯的問候,向廣大文化工作者和科學界人士緻以新年問候。和技術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主席陳曦、中宣部部長黃昆明陪同通路。

王滬甯曾拜訪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吳衛澤、飛機總設計師、北京大學實體學教授顧淑芬、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家璇、中國翻譯協會主要創始人之一宋樹生。

據中央電視台錄像,王滬甯一行專程到四位老人家中親切交流。在四位老人中,最年長的宋樹生将近90歲,最年輕的吳玉澤78歲。

王滬甯首先去了吳家,關心詢問吳的健康和生活條件,稱贊他在民族聲樂表演方面的成就,并聽取了他關于民族藝術傳播等方面的建議。

王滬甯專程上門看望的4位老人

王滬甯在吳家

吳生于1940年,著名男高音,1964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曾任武漢劇院歌劇團團長、武漢市文化局副局長、武漢市文化聯盟副主席、武漢市音樂家協會會長、中國戲曲舞蹈劇院副院長等職務。曾被評為全國演藝人,被列為中國當代十大歌手之一,入選中國十大民族聲樂家。

吳玉澤著名的首曲是《草原的旭日》,還有《水灣》、《臼裡船歌》、《楊白鹭》、《銀波》、《草原之夜》等。

周恩來曾經這樣評價他:"我覺得他有很有前途的,他唱得很好。"

吳代表他的國家通路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意大利米蘭音樂學院演唱後,他被媒體描述為"第一位來自東方的男高音歌唱家"。

"我有三把法寶,第一是要安靜,不抽煙,不喝酒,準時工作;"吳說。

在顧家中,王滬甯表達了他對88歲至今仍緻力于推動中國飛機動力技術創新發展的顧淑芬關于航空工業技術骨幹人才培養建議的尊重。

王滬甯專程上門看望的4位老人

王滬甯在顧淑芬家

顧樹芬生于1930年,是中國J8II型飛機的總設計師,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雙材料院士"。

195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曆任中國航空研究院飛機設計院副總設計師、副院長、院長、總設計師,沈陽飛機制造公司總設計師,航空工業部科技委委員。 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航空工業總公司研究員,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自1954年以來,顧樹芬承擔了殲-1和殲-6噴氣式教練機的氣動設計工作,開創了中國氣動設計工作中的雙面進氣方案,解決了方向穩定性和振動消除等主要技術關鍵;1976年,他開始參與殲-8I飛機的設計;1981年,他還是殲-8II飛機的首席設計師。

由于他對J8系列飛機的巨大貢獻,顧樹芬被譽為"J8之父"。

在通路陳家璇期間,王滬甯感謝他為科教事業的發展和優秀人才培養所做的奉獻,陳家璇建議國家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援力度,加強對年輕科技人才的培養。

王滬甯專程上門看望的4位老人

王滬甯在陳家璇家

陳家璇,1934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實體學家、院士。他的父親陳伯峰是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翻譯家。

自1955年以來,陳家璇一直在北京大學工作。曾任技術實體系教授、重離子實體研究所所長。1996年8月至1999年11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自1999年以來,陳先生先後獲得加州門羅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并當選為英國實體學會特許會員(特許實體學家)和紐約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實體系院士,200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陳家璇長期從事加速器的教學和科研,在我國射頻超導加速器、加速器超靈敏質譜儀、射頻四極加速器、高壓靜電加速器、光束實體等衆多低能加速器及相關應用的開發中取得了突出成果。

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陳家璇當選為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在宋家中,王滬甯充分肯定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翻譯研究的貢獻,聽取了他關于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建議。

王滬甯專程上門看望的4位老人

王滬甯在宋樹生家

宋樹生是中文翻譯協會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80年至1996年,長期擔任中央編纂局局長。他參與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列甯和斯大林的翻譯和修訂。

2013年,為慶祝中央編委會成立60周年和發展戰略研讨會,宋樹生在緻辭中說:"我們在這裡緬懷新的一天,感受無限,我們無怨無悔。因為如你所知,我們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我們在編譯局沒有浪費幾十年的時間。隻要問問,是什麼力量支援我們?什麼是精神支柱?我想,三句話: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堅定信念和信念,二是黨對國家的無限忠誠,三是對我們正在從事的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