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qlServer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

前期工作

檢視資料屬性,確定下條件:

1、資料庫屬性-》選項-》恢複模式=完整

2、建好庫以後、一個資料庫完整的資料備份

3、到出事期間日志沒有你間斷

4、記錄出事的準确時間

一、資料準備

USE [Test]
GO

INSERT INTO [dbo].[Person]([Guid],[Name],[Sex],[Age])VALUES(NEWID(),'劉備','男',27)
INSERT INTO [dbo].[Person]([Guid],[Name],[Sex],[Age])VALUES(NEWID(),'關羽','男',24)
INSERT INTO [dbo].[Person]([Guid],[Name],[Sex],[Age])VALUES(NEWID(),'張飛','男',34)
INSERT INTO [dbo].[Person]([Guid],[Name],[Sex],[Age])VALUES(NEWID(),'李清照','女',31)
INSERT INTO [dbo].[Person]([Guid],[Name],[Sex],[Age])VALUES(NEWID(),'張燕燕','女',21)
GO

Update [dbo].[Person] set Sex='不詳' where name='關羽'
Update [dbo].[Person] set Sex=18 where name='張燕燕'
--檢視資料屬性,確定下條件
/*
資料庫屬性-》選項-》恢複模式=完整
備份一個資料庫
backup database Test
to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1.bak'
*/
select * from Person
Alter Table Person 
add Remarks varchar(max)

Alter Table Person 
add Remarks1 Text

Update [dbo].[Person] set Sex='男',Remarks='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追随劉備
武聖關羽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2]  期間結識劉備,并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 [3]  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别部司馬,分統部曲。随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于陶謙,于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于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2]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呂布于是派遣高順率軍攻打劉備。曹操遣夏侯惇前來幫助劉備,被高順打敗。同年九月,高順擊潰劉備。于是,曹操親自率兵東征呂布。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于下邳,奪得徐州。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師回許昌。 [4-5] 
劉備與曹操在許昌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于是不從。 [6] 
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甯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傳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7] 
陣斬顔良
關羽
關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将軍。 [8] 
後來,袁紹派大将顔良、淳于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輕兵掩襲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親自率軍救援。顔良大驚,倉促應戰。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顔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死顔良于萬軍之中,又拔出佩刀斬得顔良的首級,然後返還。袁軍将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9-10] 
在關羽尚未斬殺顔良之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歎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将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了關羽的心意。曹操是以稱贊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又讓張遼揣度一下關羽何時離開。張遼深知關羽是知恩圖報之人,于是,為關羽擔保:“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裡走單騎”。 [11-12]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但劉備于途中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漢)。 [13] 
關羽
關羽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将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 [14]  後來,劉備又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将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是以關羽駐于江北。 [15]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16]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廣漢)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隻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17]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于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馬孟起兼有文武的資性,兇猛過人,可謂一代俊傑,屬于黥布、彭越一類,可與張益德并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長須,是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18] 
關羽
關羽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衆将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2]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将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争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将萬餘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号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遊渡河,魯肅派遣吳将甘甯率領一千人前往關羽的對岸駐守,甘甯的後方還有呂蒙、孫皎、潘璋的數路吳軍正與魯肅的兵馬分道并進。關羽認為東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濑”。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 [19]  協定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于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于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20] 
威震華夏
神化關羽
神化關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 [21]  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于是召曹仁行征南将軍,讨伐關羽。曹仁鎮守荊州期間,大肆征調徭役,荊州境内的軍民苦不堪言。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與衛開率領吏民共同造反,與關羽聯合。 [22-23]  曹仁率軍前往平亂,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斬殺,并屠城。 [24-2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争漢中,魏将夏侯淵被劉備大将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隻得退出漢中,劉備遂占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黃忠為後将軍,并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系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隻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26-27] 
關羽畫像
關羽畫像
而後關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将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 [28]  關羽在交戰之中,曾被魏将龐德射傷了額頭。 [29]  曹操從漢中戰場撤出後,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軍3萬人救援樊城。 [30]  此時,樊城尚未被關羽包圍 [31]  ,曹仁指令于禁、龐德屯駐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32]  此後,開始連下起了十餘日的霖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然後乘船攻之,進而逼降于禁、擒獲龐德。關羽欲任用龐德為将,但遭到拒絕,于是斬殺龐德。 [33]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軍全軍覆沒,曹仁駐守的樊城也岌岌可危。關羽的軍隊乘船臨樊城,圍城數重。 [34]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号,為關羽的支黨。 [35]  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 [36]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37] 
敗走麥城
汪國新繪關公
汪國新繪關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将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俨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讨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将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于是揚言将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于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38] 
襄樊之戰示意圖
襄樊之戰示意圖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2]  關羽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 [39]  糜芳、士仁素來厭惡關羽的輕慢态度。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孫權聽聞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糜芳、士仁。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将麋芳(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40]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托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傳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是以關羽的将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裡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将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于臨沮被害。 [41] 
關羽擒将圖
關羽擒将圖 [42]
孫權将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将其安葬于洛陽,同時孫權則将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于當陽, [43]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是以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禅在追谥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谥關羽為“壯缪侯”。 [44]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随鐘會伐蜀,屠滅了關羽的家族。 [45]' where name='關羽'
update [Person] set Remarks1=Remarks  where name='關羽'
select len(Remarks) from Person where name='關羽'
Update [dbo].[Person] set Sex=21,Remarks='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嗯有2個,都被諸葛亮許給劉禅當老婆了。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以張飛的長女為劉禅太子妃,劉禅即位後,封張飛的長女為皇後。15年後,張飛的長女死去,劉禅又娶張飛的二女兒,先封為貴人,後立為皇後。 名字不可查。 。。 以正史《三國志》原文為證: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将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 屎螅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使行丞相事左将軍向朗持節授玺绶。勉修中饋,恪肅禋祀,皇後其敬之哉!”鹹熙元年,随後主遷于洛陽。' where name='張燕燕'
update [Person] set Remarks1=Remarks  where name='張燕燕'
select len(Remarks) from Person where name='張燕燕'

select *,len(Remarks) from      

View Code

select *,len(Remarks) from      
SqlServer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

 資料準備好了!

二、開始手濺操作

--防止資料重複做資料行備份一下
backup database Test
to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2.bak'      
--下面開始手濺操作
update Person set Age='18',Remarks='',Remarks1='' --where name='張燕燕'

select *,len(Remarks) from      
SqlServer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

 完瓜了!!!!!不小心沒選擇條件執行了。

三、恢複操作(使用禁術,三招搞定)

--結果如此不要慌張

/*

1、記下當時修改時間(‏‎10:22:45),再備一個資料庫,建議客戶停止所有操作

backup database Test

to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3.bak'

2、Test1.bak 和 Test3.bak可以放到自己伺服器或電腦進行恢複

*/

--下面直接在原庫進行恢複操作
--首先,備份事務日志(使用事務日志才能還原到指定的時間點) 
BACKUP LOG Test TO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1022_log.bak' WITH FORMAT 
GO      

可能資料庫會被使用,下面删除連接配接的腳本方法:

--接下來,我們要先還原完全備份(還原日志必須在還原完全備份的基礎上進行) ,注意:選擇master資料庫
use master
go
create proc KillSpByDbName(@dbname varchar(20))  
as  
begin  
declare @sql nvarchar(500),@temp varchar(1000)
declare @spid int  
set @sql='declare getspid cursor for  
select spid from sysprocesses where dbid=db_id('''+@dbname+''')'  
exec (@sql)  
open getspid  
fetch next from getspid into @spid  
while @@fetch_status<>-1  
begin  
  set @temp='kill '+rtrim(@spid)
  exec(@temp)
fetch next from getspid into @spid  
end  
close getspid  
deallocate getspid  
end  

Exec KillSpByDbName 'Test'
go      

View Code

use master
go
RESTORE DATABASE Test FROM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1.bak' WITH REPLACE,NORECOVERY 
GO      
--将事務日志還原到删除操作前(這裡的時間對應上面的删除時間,并比删除時間略早 
RESTORE LOG Test FROM DISK='F:\資料庫實驗腳本\01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Test1022_log.bak' WITH RECOVERY,STOPAT='2019-10-19 10:20:00' 
GO

select *,len(Remarks) from      
SqlServer 通過日志恢複資料庫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