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差别“迫害” 正在蔓延到各行各業

作者:全球網絡

原創 葉檀 葉檀财經

文/葉檀☞ 财經女俠 | 毒舌善心

無差别“迫害” 正在蔓延到各行各業

炸店 誤傷消費者和商家

最近電商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

拼多多在短時間内連續遭遇有組織、有規模的大規模惡意下單。

本來商家好好地經營,準備在消費複蘇後的春天裡備齊貨物,加足馬力出貨。

結果一下子蒙受了損失不說,還遭到了無緣無故的辱罵和差評。

從短視訊和各路媒體的報道來看,炸店的源頭是某一群人,先有目的性地在社交媒體上煽動鼓吹,然後集結到一定人數集體去品牌店多次轟炸,比線下打砸搶更惡劣。

無差别“迫害” 正在蔓延到各行各業

組織炸店的微信群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拼多多小二的回憶和描述,這批不明身份的使用者手段非常專業,不太像是普通消費者。

首先他們會在幾個小時内,集結力量下好幾萬個訂單,等到商家手忙腳亂的時候,故意催促發貨,并且将收貨地特意寫成新疆、内蒙、西藏等偏遠地區。

一旦貨物中轉運輸到某個物流節點,這些買家立刻會申請退款,想方設法讓品牌商家錢貨兩空。

即使真的收到了貨,他們依舊會惡意退款,并且拍圖檔強刷差評。

雖然從整個電商行業來看,炸店不是什麼新鮮行為,但上面這種針對平台和大品牌的炸店,并不常有。

可以推測,這批身份不明人士,想要鼓動慫恿一批商家退出拼多多平台,不斷幹擾正常經營,讓其他中小商家害怕甚至恐懼。

無差别“迫害” 正在蔓延到各行各業

逼迫商家退出拼多多

好在作為平台,拼多多擔起了責任,第一時間為受沖擊的商家開啟保護機制,派出了專門的團隊進行對接,兜底了商家的損失。

保護機制也将在這次炸店事件後逐漸完善。

防微杜漸,從源頭出發,設計一種互利多赢的機制,才能既保護消費者,也讓商家掙到錢。

外界在解讀的時候,會把焦點放在僅退款這個政策上。

僅退款并不新鮮,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其他電商平台都有類似的政策。

僅退款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會倒逼商戶提升自己的使用者滿意率,即使真的出現故意退款的使用者,在實際交易中隻是少數,平台不會讓這些消費者一直薅羊毛。

更重要的是,僅退款不能成為炸店的擋箭牌。

以此為借口攻擊知名大牌的旗艦店,是一種低級的洩憤行為,無論這批人是使用者還是商家,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早在2011年,中國電商的發展初期,就有一個電商巨頭有過類似的前車之鑒。

當時同樣是平台上的中小商家,與平台的沖突激化最終公開爆發,沒有人是赢家。

業内人士将這個事件稱為十月圍城。

最終在2011年10月15日,國家商務部親自介入,希望平台方回應中小商戶的要求,并且通過合法途徑協商解決問題。

作為中國第一代電商巨頭,平台在後來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扶持政策,将商家進行評價并且劃分層級,完成了最大的一次使用者與商家教育,側面助推淨化了整個電商行業。

當時有位高管說了一句話:

為了企業長久健康,你最後必須要做決定。很多東西很難十全十美的,隻能是你怎樣盡力去把它做得更周全。

中國人最早開始使用電商,隻有兩個目的:

一是選擇範圍更廣;

二是價格比線下低。

如果使用者體驗真的和商家利益産生沖突,優先保護的依舊是消費者。

當然對于惡意買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2023年2月,無錫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電商案件。

案情顯示,在2022年3月,王某與拼多多一家網店産生了售後沖突,為了洩憤,10月的三天内,王某在該網店下單了幾十件商品,其中有1209袋友善面、781包餅幹、396瓶飲料和94罐燕麥片,共計18222.28元。

王某在商家準備發貨時,申請了退款,這個事件導緻商家信用評分大跌,以至于後來無法參加當年雙十一大促,商家将王某告到法院,最終王某被判構成侵權。

商家、平台和使用者,三者利益可以達成一個平衡。

相信經曆了這次事件,拼多多會在技術上進一步優化,改良體驗,為商家提供更多便利,更有底氣地面對轉型與更新。

無差别“迫害” 正在蔓延到各行各業

新常态下 友者生存

從中國電商發展史來看,1999年是一個裡程碑。

當年9月阿裡巴巴創立,大約一個月前易趣中國開始攻城略地,當當網一炮而紅,1999年年底中國誕生超過300個電商平台。

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真正活下來、活得好的企業鳳毛麟角。

尤其是電商行業,已經成了競争激烈的紅海。

橫在它面前的三座大山,分别是物流、支付和體驗。

支付寶的誕生,最早就是因為銀行不願意處理小額多筆交易。

因為對于銀行來說,它的成本遠超收益,為了解決網購中最難的支付信任問題,支付寶無意中成了全國最大第三方支付機構。

有了支付寶,使用者終于不必線上下單之後線下交易了。

然後就是物流倉儲。

淘寶之後的京東投資數十億美元自建物流配送體系,依靠口碑與服務品質,硬生生殺出一條新路,成就自己的破局者身份,也造就了新的護城河。

時間加速到2015年,在業内人士以為電商大局已定的時候,拼多多依靠社交裂變,以及下沉市場使用者,輔以前輩們已經鋪好的智能手機覆寫率、移動支付基礎設施、物流倉儲運輸,走出一條新路。

這是之前巨頭們都在做,卻都沒完全成功的一條道路,拼多多做到了。

如果說上一代平台解決的是交易過程中的信任問題,那麼到了追求體驗和個性化購物的電商時代,拼多多想更新的是交易之後的信任感。

一錘子買賣是遠遠不夠的,想要長久,必須讓商家、平台、使用者之間的聯系更緊密。

這就要建立一個穩定的信任系統了。

通常來說在一個社會裡,穩定的信任系統前提是有法律條文、治理規則、社會契約和商業合同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有保障。

在一個電商平台,如果頻繁發生炸店,商家和使用者互相傷害,隻會導緻信任系統的快速崩塌。

商家和買家失去信任,必然會導緻惡人當道、誠信缺失、造假橫行、缺乏敬畏,最後所有人為惡意、惡行買單。

我們必須看清惡意背後的真相、探查出原因和解決方案,防止平庸之惡泛濫,及時制止進一步互相傷害。

人永遠是目的,萬萬不能成為實作目的的工具。

當一個行業裡出現了變革者、先鋒者,那麼它們必然會受到前人的質疑,并且反複被拷問。

全球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早年就實作财富自由,卻選擇投入全部身家去造車,至少經曆過三次創業至暗時刻。

尤其是2018年,特斯拉公司内讧、高管大量離職,馬斯克遭到政府部門調查,大量忠實使用者退單,接受媒體采訪時馬斯克一度情緒失控落淚。

他曾經說:

創辦一家公司就像是,一邊凝視深淵,一邊還在吞玻璃。

拼多多成立的時間并不短,中國電商行業也已經發展了很多年,這并不意味着它能摸着石頭過河。

恰恰相反,前人踩過的坑,拼多多都沒法避免,畢竟有些事情隻有親身經曆才能找到新時代的破局之法。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世界并不是完全弱肉強食,或者黑森林法則。

186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出版後,發現強人生存弱者滅亡的價值觀,已經深入人性并且不斷鞏固。

于是他在書中寫下一句話:

作為自然選擇的替代,适者生存更準确,而且有時兩者同等好用。

時間加速到2023年,一本名為《友者生存》的書橫空出世,兩位作者進一步拓展了達爾文的适者生存理論。

他們認為:

沒有友善,你的聰明隻會讓人畏懼,讓人想法設法遠離你,而不是與你合作。沒有他人的合作,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你,很難生存。

人類之是以友善,是因為這種古老的政策,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且蘊藏巨大的威力。

在人與人之間,它可以簡單到接近某人并希望進行社互動動,也可以複雜到為了合作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标而讀懂别人的心思。

互相接觸、交流、了解和學習,讓智人甩開其他大部分競争對手,逐漸走向食物鍊頂端。

同樣的,在當下環境裡,平台、商家、政府、使用者之間更多的交流、了解與合作,遠比沖突和沖突高明。

作為人,我們集友善與殘忍于一身,卻總是能展現出同理心、了解、包容、合作與愛。

因為我們的内心知道,這樣才能進化與生存。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财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