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多普是主要流行于喀麥隆西部大區的一種布料,其紋樣擁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曆史文化底蘊。恩多普的制作過程大緻是這樣的:首先在白色棉布上用草木灰調制的墨水繪制紋樣,再用幹燥的棕榈葉脈做線把紋樣縫起來,送往喀麥隆北部用一種靛藍的植物染料浸染後,拆去棕榈葉脈,便得到藍底白紋的恩多普。最傳統的恩多普是靛藍色,代表天空,三種基本的花紋分别為鳄魚、滿月和蛇,是過去的部落圖騰。恩多普曾經主要由國王和貴族專用,如今随着傳統文化的複興和恩多普的商業化,喀麥隆人開始廣泛在隆重的社交場合穿戴恩多普制成的衣服、帽子和項鍊。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卡莫涅展示已經拆除棕榈葉脈的恩多普成品。48歲的卡莫涅曾從父親那裡學會恩多普的制作方法,如今他緻力于傳承這一文化遺産。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富薩姆,當地商販銷售恩多普産品。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卡莫涅用廚房煙灰調制的墨水繪制鳄魚花紋。48歲的卡莫涅曾從父親那裡學會恩多普的制作方法,如今他緻力于傳承這一文化遺産。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一名手工藝人用棕榈葉脈把繪制的紋樣紮起來。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卡莫涅家庭作坊的兒童學習恩多普制作。48歲的卡莫涅曾從父親那裡學會恩多普的制作方法,如今他緻力于傳承這一文化遺産。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手工藝人在棉布上繪制滿月花紋。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卡莫涅家庭作坊的孩子們用棕榈葉脈把繪制的紋樣紮起來。48歲的卡莫涅曾從父親那裡學會恩多普的制作方法,如今他緻力于傳承這一文化遺産。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一名手藝人從已染色的布料上拆除棕榈葉脈。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卡莫涅一家在家庭作坊制作恩多普。48歲的卡莫涅曾從父親那裡學會恩多普的制作方法,如今他緻力于傳承這一文化遺産。
4月11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巴翰,手工藝人在棉布上繪制滿月花紋。
新華社發(科普索攝)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