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D卡和IC卡的異同

1)定義: ID卡全稱身份識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也叫隻讀卡,是一種不可寫入的感應卡,含固定編号(不能修改),隻能通過讀卡器讀出固定的卡号(ID号)。目前主要有台灣的EM格式,美國的HID、TI、Motorola等系列ID卡。   IC卡全稱內建電路卡(Integrated Cicui t Card),又稱智能卡(Smart Card)。可讀寫,容量大,有加密功能,資料記錄可靠,使用更友善,如一卡通系統、消費系統、考勤系統等。IC卡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的,有人習慣上把可讀寫的射頻卡稱為IC卡,以區分隻讀的ID卡; 目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系列卡。   2)安全性: ID卡的卡号讀取沒任何權限,易于仿制 IC卡經過初始化加密後再使用,讀取記錄資料和寫入均需相應的密碼認證,全面保護資料安全   3)存儲容量 ID卡僅僅記錄卡号;IC卡可以記錄約1000個字元的内容。   4)脫機和聯網運作 ID卡卡内無内容,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權限、系統功能操作完全依賴于計算機網絡平台資料庫的支援。 IC卡本身記錄了大量使用者相關内容(卡号、使用者資料、權限、消 費餘額等等)完全可以脫離計算機平台運作,實作聯網與脫機自動轉換的運作方式,可大範圍使用,少布線的需求。   5)成本效益 ID卡及ID讀卡器較IC卡及IC讀卡器便宜,但從整個一卡通系統構成來看,兩個系統的價格相當。而隻有IC卡系統運作才能穩定、可靠,因而其成本效益遠高于ID卡系統; ID卡功能單一,沒密鑰安全認證機制,不可用于消費。 結論:IC卡能內建複雜的密鑰認證機制和身份鑒别邏輯,必将取代磁卡、ID卡,ID卡隻能做為一種過渡性産品,會逐漸被替代。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reader/60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