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成龍又攤上“事”了。

今日熱搜:“成龍口誤說很高興跟爛演員合作”。

雖然現場成龍當即解釋是國語不熟練,但說出來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全網都在找電影裡哪個“演員”該接住這盆髒水。

或許這就是成龍的尴尬現狀。

不拍片,是不是不務正業。

拍片了,是不是又炒情懷,還是要捧人。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抛開這些雜音,Sir今天想回歸電影。

“成龍老矣”并不新鮮。

《龍馬精神》目前豆瓣6.4,其實比起前幾年的《急先鋒》《龍牌之謎》《神探蒲松齡》的3、4分片,都能算上“誠意之作”。

但,不少觀衆已然不買賬了。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Sir帶着好奇,買了票,入了場。

更帶着疑惑試圖解答:

我們到底還期待成龍什麼?

以及,我們為什麼仍需要成龍“打下去”。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01

不想打了

成龍不知道自己老了嗎?

當然知道。

電影《急先鋒》裡,他在商場追劫匪,本能地又想從五樓跳下去,此時突然沖出一位保安攔住:

大哥,那邊有電梯!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成龍學會自嘲了,而且在更早,他也學會怕了。

1997年,43歲的成龍在《星空下的傾情》裡,談到自己因為沒有文化,在工作上也略顯吃虧。

當過廚師的父親跟他說,我60歲還能炒菜,你60歲還能打嗎?

他想了想。

對啊,60歲我還能繼續打嗎?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沒想到,到了69歲。

他還在以一年大約5部的産量拍電影,甚至,還有不少的動作片。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龍馬精神》裡,他依舊可以飛檐走壁,跳上跳下無所不能。

可,當你翻翻花絮時,再也不是我們看到他大喝一聲從高處跳下,而是——

小藍人在身後,做他跳下來的緩沖輔助。

小綠人在馬下,幫他控制缰繩。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他不那麼能打了,更不可能像以前那般拼命了。

《龍馬精神》在這方面很坦誠。

老羅(成龍 飾)與一匹叫赤兔的馬,在橫店片場相依為命,曾經作為在香港電影最牛逼的龍虎武師,如今隻能淪落到在片場裡靠賣藝、拍照,混口飯吃。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好景不長,他們的惬意日子,卻因為曾經債主上門,要将這匹赤兔牽走抵債。

沒辦法的老羅隻能找到許久沒見的女兒,小寶(劉浩存 飾),并與她的律師男友乃華(郭麒麟 飾),幫助老羅拿回赤兔的“撫養權”。

Sir并不想翻成龍私生女的故事,畢竟,在這個故事裡,父女感情線,是整部電影裡最雞肋也最無聊的。

比起劉浩存或郭麒麟,“馬”才是電影的第二主角。

老羅訓練出來的赤兔,脫離了“馬”的了解能力與生物本能,成為了片場的最後一位“龍虎武師”。

一人一馬的合作,又一次給他帶來了最後的光環。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他也在這光環中不斷回顧曾經的牛逼往事。

當成龍以印第安人、将軍、西域護衛等形象出現,熟悉他的電影影迷,應該很快就能想到《我是誰》《神話》《天将雄獅》等電影裡的造型。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這不夠。

電影裡,老羅說起與妻子的離婚原因,是因為自己站在摩天輪上拍戲,需要跳起抓住繩子,卻沒想到一個失手摔了下來,而自己也因為頭部受傷(映射《龍兄虎弟》的受傷),導緻長時間昏迷,也欠了一屁股債。

而這一場在摩天輪上的戲,成龍在《福星高照》裡也有。

雖然不是從高空直接跳下,但這個動作足夠危險了。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甚至,為了再催淚一些。

當女兒找父親身份證時,在保險箱裡發現了一個U盤,裡面是成龍之前電影結尾裡的花絮剪輯。

有《A計劃》《龍兄虎弟》《警察故事1》《我是誰》《紅番區》等電影片尾的受傷花絮片段。

小寶一邊看,一邊哭,還問老羅,“你疼不疼啊”(Sir認為這是她在電影裡演技最自然的一段了)。

成龍先是笑了,說“忘了。”

接着,一扭頭,看着這些片段,哭了。

懷念,是因為知道自己做不到了。

不僅是體力上做不到。

更是因為那個看到樓梯就想跳,跳下去就能赢的成龍,回不來了。

02

不得不打

在CCTV-6對成龍的采訪裡,就已經有過這樣的安排:

讓他看自己之前的受傷片段。

他滿臉堆笑地為主持人講解,“這個是跳進零下30度的冰河裡”,“這個是早上六點進醫院”,“剛才那個沒有威亞”。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 《警察故事4》《警察故事》《警察故事3》

他毫不避諱談論着當年是如何搏殺片場:

吐着血吃着早餐繼續開工去了,早上斷腳,下午開工,現場斷手,現場開工。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就連斯皮爾伯格都佩服他,問成龍,你是如何從這個大樓跳到另一個大樓的?

“很簡單,開機,跳,送醫院。(action,jump,hospital)。”

這句話也用在了《龍馬精神》裡。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身體每一寸都受過傷。

最嚴重的一次,在南斯拉夫拍攝《龍兄虎弟》,摔下後腦着地,他當時第一反應是後腰疼,可,突然有很多血從耳朵裡湧了出來。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成龍被送到當地的小醫院,醫生說馬上要做腦部手術,可當地的醫療環境沒有那麼好的醫生,隻能找全世界最好的腦科醫生操刀才行。

幾經周折,打聽到那個醫生在全球講學,到底在哪,誰也不知道。

情況緊急,成龍躺在病床上也搞不清楚情況,隻知道有人讓他做手術,他同意了,也隻能同意。

當他醒來時,曾志偉與譚詠麟在病床邊,跟他說:“王八蛋,你知道你的運氣有多好嗎?給你做手術的,就是那個瑞士醫生!他剛好就在南斯拉夫講學,是他幫你做的手術!”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在這場意外之後,他的聽力也出現了問題,太尖銳的聲音聽不了,太低沉的聲音聽不到。

他說,“如果要死,我死很多遍了,你看我們同行的,一個威亞拉地,死了,跳一個終身殘廢。”

入行成為龍虎武師後,他從小武行,到大武行,最後成為一代打星的路上,成龍可以說是,以肉身博出來的成績。

在他的自傳《我是成龍》裡,說到拍戲時,龍虎武師的“報廢率”極高,像是在《警察故事》裡:

這部電影裡有很多非常危險的特技鏡頭。那時候大家都很豁得出去,現場随時準備着擔架,連車門都是随時開着的,現場傷一個擡下來,立刻送走,下一個頂上。

其中有一個從二樓摔下來砸到玻璃上,整塊玻璃碎掉的動作。第一個武行跳下來,手斷了,擡走。再下來一個,頭破了,擡走。看到這個情況,我換上衣服就自己去摔,‘砰’的一聲跳下來,也給擡到醫院去吐血.....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是誰造就這種“敢死隊”精神?

先不聊成龍骨子裡的固執。

看大環境:

香港電影幹不過好萊塢,從制作到内容上,都逃不過時間少、投資少的桎梏。

港片要能出頭,類型上,就是走武打、功夫片的老路。

是以,成龍的電影,就是在研究用最便宜的成本,拍最好看的畫面。

他在揭秘自己的特效時,用一把特殊的“凳子”舉例。

為了拍出踢到凳子時,一下散開的效果,他把凳子鋸開,用魚線捆起來,再撒上些白色粉末,在對手踢到凳子的一瞬間時,松開魚線,粉末四散,營造出力度感。

為啥這麼麻煩?

窮。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吊威亞也是。

有時候威亞的鋼絲特别的細,一定要專業的從業人員打結,才能保證不斷。而成龍從美國帶回來的防護帶,不到2塊美金。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在“窮”面前,命自然,就不是命了。

為了好看,成龍研究怎麼打才漂亮。

為了刺激,成龍與成家班隻能想着怎麼“玩命”。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可以說,在當時的那種畸形審美之下,觀衆的門檻值在被動作片不停刺激下,越來越高。

跳鐘樓?看過了。

那就下一次跳熱氣球。

熱氣球看過了,那下一次就跳大廈。

不然,觀衆不買賬。

成龍,從《A計劃》裡的那一跳,雖然是成了他以後“來真的”标簽,但也是讓他走上了不得不賣命的路途。

在《今夜不設防》裡,成龍也說過,想做文藝片的演員,演一些文戲也好。

但,公司不買賬。

成龍不打,不來真的,怎麼會有票房呢?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在他帶着《十二生肖》做客《锵锵三人行》時,他與窦文濤說,自己也想拍鋼鐵俠、蜘蛛俠的那種電影。

但,資方不買賬。

“我也想啊,給我那麼多錢,沒人請。一看成龍,就要真的,不是真的不看。”

這一年,成龍58歲,依舊是傷痕累累。

《十二生肖》裡,他倒在砂石地上,轉彎磕到腦袋,雙眼充血。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片場,成龍坐着的畫框突然掉下來,摔在地闆上,他動彈不得。

隻有痛苦的表情與呻吟聲。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而這一次:

似乎,連觀衆也不買賬了。

03

為誰而打?

回憶一下,我們曾經為什麼喜歡看成龍?

一方面是打得好看。

在魯豫采訪時,她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做這些高危的動作?

成龍想了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但,随後他給了一段排比句:

我要為我們整個成家班争面子

我要為這個電影 拍好它

我們要為我們公司這麼多電影之中

我的戲最賺錢

我要老闆疼我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最後,他頓了頓。

我要我的電影最好。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再說一個細節吧。

成龍的造型裡,很少剃平頭,多年來都留着一頭蓬松、飄逸的頭發。

為何?

不是秀發飄逸,還是因為電影。

在打鬥時,挨上一拳頭發會也會有動感,如果要做被揍之後的慢鏡頭,就在頭發沾點水。

接拳的時候往後一仰,發絲晃動,效果更帶感。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另一方面,是在“打”之外:

成龍,曾經是為了“我們”在打。

《警察故事》,他是個頂撞上司,破壞規則的警察;《我是誰》,他是個代表港人尋找身份認同的被遺忘者;《紅番區》,他是個獨自在美國街區闖蕩的黃種人;更不必說在《新宿事件》裡,他是日本華人不擇手段站穩腳跟的“大哥”。

說白了。

成龍的角色之是以是“英雄”,不僅在于功夫拳腳,更在于身份。

是以就像他自己說的:

不做神,要做人。

因為人才會痛,觀衆才會在他身上看見功夫背後的血肉。

我要做一個人 我不要做一個神 英雄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成龍特意在電影結尾裡加入受傷花絮,就是要告誡看他電影的青少年們,這些暴力的打鬥背後,也是會痛的。

可觀衆在看他這些花絮時,總會在想“真不真”。

而忘了想,他到底“痛不痛”。

就連成龍的父親,在黃霑看成龍的NG畫面時,也得拍着他們的肩膀說:這是真的,是真的。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是以。

聽到近年老是說成龍賣“情懷”,Sir是不認同的。

成龍的“情懷”是什麼?

不是打,而是挨打後的反擊。

如果真要說“情懷”,近年大概隻有《英倫對決》那個衰老、無力,卻依然竭力反抗的成龍,才稱得上真正情懷的延續。

其他的,更多隻是在賣“成龍”這一招牌。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轉變,正是從身份的改變開始。

電影減産的那些年,成龍戲外的舉動被放大。

政治上更活躍,對娛樂圈的谏言,也更頻繁。

正如當年那句,“以後沒有香港電影了,隻有中國電影,隻有local電影”。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當年引起讨論,如今看似乎并沒有什麼錯。

可正是這一系列舉動,将成龍擺上了那個他曾經想遠離的位置。

就像《龍馬精神》宣傳物料最常見一幕:

成龍教郭麒麟學武功。

又是耍刀,又是紮馬。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這些物料能傳播,一方面是看成龍國術有多強,老當益壯。

另一方面,是看郭麒麟被虐。

學不會武功的郭麒麟,才是這些視訊裡的主角,亦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靠拳頭打出一片天的成龍,反而成了被解構的對象。

這也是為什麼,《龍馬精神》裡的種種懷舊,觀衆不再共情。

即使成龍再“真誠”:

電影剛要開拍時,他還跟導演要求直接摔。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可,真的騎馬沖到了樓梯時。

他又勒緊缰繩,讓馬停下,讓自己摔了下去。

用這樣的一個行為,寓意着自己告别了靠賣命獲得叫好聲的表演。

他是上一代的龍虎武師。

赤兔,更像是這一代的龍虎武師。

如今,還有更好的護具、技術,去保護他們的安全。

在花絮裡,成龍拍了拍與他對手戲的武師,說“我摟他,剛剛差點頭着地。”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可這一切落寞:

隻是成龍的落寞,與我們無關。

Sir真正印象深刻的,是電影裡一句台詞。

他的師弟兼武指元威跟他說:

跳下來容易,走下來難。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什麼意思?

跳下來隻需一聲怒吼的勇氣,走下來卻要賭上了半輩子的榮譽。

不打了,當然可以轉型,可以遠走。

但這并不是成龍能決定的。

Sir相信成龍還會打下去。

翻看待映作品,就有不少打戲,甚至像前段時間剛官宣的《尖峰時刻4》這種好萊塢項目。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兜兜轉轉。

成龍看似還是走上了老路,以中國人的身份,向更廣闊的市場發起沖擊。

可這次出發的行囊,卻大不一樣了。

套用《讓子彈飛》的台詞:

成龍在哪打,為誰打,跟誰打,不重要。

成龍還在打。

很重要。

他越來越難看?一句“爛演員”被全網聲讨,卻沒人看到他傷痕累累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