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測試REST模式的WEB SERVICE接口,用戶端的HTTP的請求方式一般分為四種:GET、POST、PUT、DELETE,這四種請求方式有什麼不同呢。簡單的說,GET就是擷取資源,POST就是建立資源,PUT就是更新資源,DELETE就是删除資源。具體來說:
PUT:PUT請求是向伺服器端發送資料的,進而改變資訊,該請求就像資料庫的update操作一樣,用來修改資料的内容,但是不會增加資料的種類等,也就是說無論進行多少次PUT操作,資源不會增加。
DELETE:DELETE請求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删除某一個資源的,該請求就像資料庫的delete操作。
GET:GET操作是安全的。所謂安全是指不管進行多少次操作,資源的狀态都不會改變,GET隻是通路和檢視資源。
POST:操作不是安全的,每次請求都會建立資源,當我們多次發出POST請求後,其結果是建立出了多個資源。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建立操作可以使用POST,也可以使用PUT,差別在于POST 是作用在一個集合資源之上的(/uri),而PUT操作是作用在一個具體資源之上的(/uri/xxx),再通俗點說,如果URL可以在用戶端确定,那麼就使用PUT,如果是在服務端确定,那麼就使用POST,比如說很多資源使用資料庫自增主鍵作為辨別資訊,而建立的資源的辨別資訊到底是什麼隻能由服務端提供,這個時候就必須使用POST。
下面說說GET和POST的差別:
1、GET請求的資料會附在URL之後(就是把資料放置在HTTP協定頭中),以?分割URL和傳輸資料,參數之間以&相連,如:getCitycode?lat=100.22&lon=35.33
POST把送出的資料則放置在是HTTP包的包體中。
2、在浏覽器上,GET方式送出的資料是有限制的,例如有時候請求的URL太長,會傳回錯誤;但如果是用戶端GET請求,是沒有資料的限制的。POST沒有限制,可傳較大量的資料。
3、POST的安全性要比GET的安全性高。這裡所說的安全性和上面GET提到的“安全”不是同個概念。上面“安全”的含義僅僅是不作資料修改,而這裡安全的含義是真正的Security的含義,比如:通過GET送出資料,使用者名和密碼将明文出現在URL上,檢視浏覽器的曆史紀錄,就可以檢視到GET請求的參數,比如登入的帳号密碼、搜尋關鍵字、個人資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