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C圈,徹底變了

作者:鋒潮評測

沉寂了許久的 PC 電腦圈,突然變得熱鬧了起來。

隻因為一件産品的釋出——

RTX 4070

PC圈,徹底變了

RTX 4090 釋出的時候,大家就見識過 40 系顯示卡的逆天功力了。

之前給大家推薦筆記本,也總有機友在評論區戳機哥:

「能不能出一期 DIY 電腦的推薦?」

這事兒吧,還得取決于想看的人到底多不多。

但像「甜品級」顯示卡這種熱門硬體,機哥倒是可以先和大家唠上一唠。

甜品卡,越來越貴了

就說這 RTX 4070 一釋出,機哥辦公室的小夥伴立馬就開起了香槟:

「12GB 顯存,也太香了吧。」

「電表倒轉,台積電 YYDS!」

這話說的,确實也沒錯。

從性能上來看,RTX 4070 在最适合遊戲的 2K 分辨率,性能完全超越了 RTX 3080。

PC圈,徹底變了

更不要說,它還支援 DLSS 3 補幀,直接把 3A 大作跑出電競級幀率。

PC圈,徹底變了

離譜的是,同樣性能下,它的功耗比 RTX 3080 低了 130W。

什麼叫真正的環保先鋒啊(戰術後仰)。

這黑科技一樣的能耗比,連庫克見了都要直呼内行。

PC圈,徹底變了

看起來,這 RTX 4070 真是相當理想了。

喜歡玩遊戲的機友,沖它就對啦——

...機哥本來是想這麼說的。

但是,RTX 4070 有個最大的槽點,機哥是怎麼都繞不過去。

那就是,價格。

這卡首發 4799 元的價格,是個啥水準呢?

熱知識:RTX 3080 的首發價,也隻有 5499 元而已。

PC圈,徹底變了

可能你會覺得,RTX 4070 性能比 3080 強、功耗比 3080 低,還不用擔心礦卡,這不是香的飛起?

但仔細算一下就會發現,它的核心規模,大概隻有 RTX 4090 的 35%。

而實際的性能輸出,則僅有 RTX 4090 的一半左右。

在過去,這樣的顯示卡通常會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

RTX 4060

PC圈,徹底變了

講到這,機哥再幫各位回憶一下:

在過去幾年中,負責錘爆前代 80 旗艦的。

其實就是 X060/60ti 級别的甜品卡。

比如說 3060ti 的綜合性能,差不多壓過了 2080。

PC圈,徹底變了

就算把各種漲價因素考慮進來,RTX 4070 也該落在 3500~4000 元這個區間,才顯得相對合理。

不然除了功耗和 DLSS 3,基本屬于更新了個寂寞。

更況且,這代 N 卡可不是個個都坐地起價。

對比 RTX 4090 性能提升 90%、價格隻漲了 1000 元的操作。

RTX 4070 性能提升 30%、價格卻暴漲 900 元。

PC圈,徹底變了

距離 3080 推出 574 天後,玩家隻等到一款性能接近、價格也接近的産品。

隻能說老黃這波更新,和摩爾定律配合的并不是很好。

PC圈,徹底變了

高情商:至少襯托出了 RTX 4090 的超高成本效益。

是以,RTX 4070 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機哥覺得,如果你還在用着 2080 乃至更低的配置,預算又比較充裕的話。

即便 RTX 4070 的成本效益有點低,那也是值得考慮更新的。

超高的能耗比,無需換電源就能性能翻倍,其實很舒服。

PC圈,徹底變了

相反的,機哥就不推薦任何顯示卡在 3070 以上的機友更新了。

就這個擠牙膏的更新幅度,想把虧掉的成本效益補回來,那得省多少年的電啊...

PC圈,徹底變了

PC 圈,徹底變了

咱們頻道的老機友都知道。

如果隻是幹聊一張卡,機哥是不會特地寫一篇文章的。

PC圈,徹底變了

真正引起機哥注意的,是老黃躺賺的同時,整個 PC 圈呈現出的另一番慘狀:

全體銷量大崩盤

PC圈,徹底變了

機哥記得年初的時候,微網誌上還出過一個熱搜,大概是說「為什麼大家不愛換手機了」。

可當今年第一季度的 PC 銷量出爐之後...

我隻能說,手機圈活的還是挺滋潤的。

全球 TOP5 的廠商,都有超過 20%、最高 40% 的銷量暴跌。

PC圈,徹底變了

可憐 PC 圈一向低調,都撲成這樣了,依然混不到半個熱搜。

按理說,比起已經創新乏力的手機。

PC 圈的進步速度,已經是遠超往年了。

換來的結果,卻是「大家都不愛換電腦了」...

PC圈,徹底變了

這裡面的前因後果,就很值得說道說道。

從咱們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不買電腦的原因其實 hin 簡單。

就是新電腦,太 ™ 貴 了!

機哥還記得,在礦潮尚未興起的年代,配一台能暢玩 1080P 的主機,5、6000 元的「卡吧标配」已經足以拿下。

PC圈,徹底變了

然而時過境遷,幾年之後的 DIY 玩家,想要獲得流暢的 2K 體驗,預算可就蹭蹭地奔着上萬去了。

在筆記本圈子裡,這樣的現象更加嚴重:

原本 6、7000 元價位段的 3060 筆記本。

在換裝了 4060 之後,價格直接飙到了萬元以上。

像是拯救者、遊匣這些經典系列,在 2023 年都邁入了萬元價位。

PC圈,徹底變了

而能夠勉強維持原價的品牌,例如機哥推薦過的暗影精靈 9。

在如今的行情下,已經堪稱「良心」。

PC圈,徹底變了

什麼「規模生産」、什麼「摩爾定律」,在這個魔幻的 2023 年,統統不存在了。

PC圈,徹底變了

是以,每次機哥推薦電腦,清單裡動辄就是 6000~8000 的産品。

評論區的機友苦着臉問機哥:「為啥電腦都這麼貴」的時候。

機哥的心裡也很急。

因為便宜又好用的 PC,總共就那麼幾款,想買就得搶得頭破血流。

PC圈,徹底變了

更氣人的是什麼呢。

終端産品價格起飛的同時,各種配件的價格,反而是下降的。

比如固态硬碟(SSD),已經被國産儲存卷到 5 毛 1G 的白菜價了。

PC圈,徹底變了

處理器方面,I、A 兩家的紅藍大戰,也把甜品級的 i5、R5 卷到了千元價位。

PC圈,徹底變了

是以,PC 價格不降反增的鍋,還真就隻有一個人能背。

至于這個人是誰,大家心裡都有數。

PC圈,徹底變了

然而,PC 這邊集體撲街,卻無法撼動顯示卡價格的一分一毫。

因為,老黃真正賺錢的業務,早就不是咱們這群臭打遊戲的了。

PC圈,徹底變了

從顯示卡挖礦到 AI 井噴,越來越多遊戲以外的行業,開始發掘 GPU 的應用價值。

像研發 ChatGPT 的 OpenAI,直接花 3 億美元買了上萬張 A100 計算卡。

PC圈,徹底變了

并且,為了滿足各大科技公司跟風 AI 的需求。

老黃還花大價錢專門打造了全新的 H100 計算卡。

一張,就要 24 萬元人民币。

PC圈,徹底變了

你猜那些對 AI 如饑似渴的大公司,一次會買多少張 H100 回家屯着呢?

PC圈,徹底變了

至少之前狂噴 AI 的馬斯克,現在已經「真香」了上萬張顯示卡。

不管是不是最頂級的 H100,都足夠老黃數錢數到手抽筋了。

PC圈,徹底變了

至于毫無誠意的 4080、4070 賣的怎麼樣,人家八成是毫不關心。

PC圈,徹底變了

這,也是 40 系坐地起價,30 系價格堅挺的根本原因。

各大論壇的裝機讨論,十個文章有九個在糾結顯示卡價格。

而那個曾經繁榮、熱鬧、充滿樂趣的 DIY 圈子,在短短幾年裡,就被折騰的半死不活。

PC圈,徹底變了

作為一個純純的玩家,機哥隻有一句話可說:

PC圈,徹底變了

不過轉念一想。

當一張高端顯示卡,足以買下 Switch+PS5 的時候。

或許就是入手遊戲主機,最好的時機了。

PC圈,徹底變了

可能,「輕薄本+遊戲機」,這個曾經被 DIY 玩家花式嘲諷的組合。

才是這個魔幻的時代,真正的版本答案吧。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