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個教育訓練機構的負責人的談話是十分愉快的,彼此都有需求麼,不過不能一上來就談我們的項目,我是從該英語機構的規模和未來發展咨詢起,期間不少恭維的話,将話題慢慢引到網站建設,線上學習,他們期刊的發放原則和效果等問題,然後試探的詢問他們是否有發行電子版的想法,該負責人也說确實也有該想法,但是目前發展藍圖中沒有該計劃,因為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我又問了問他們的問題是什麼,然後針對他們的問題說,我們的企業有個平台和你們的需求蠻相似的,你要是有興趣可以試着用一下,他也覺得挺有趣,叫了幾個年輕的員工來,讓他們安裝了用戶端,說先評估下,然後再談,達到這樣的效果我還是非常興奮的,因為我對平台還是很自信的,當然,自信是源自盲目。
另一個可靠的客戶來源就是朋友,同僚介紹的,是以一定要從身邊人挖掘下手,我找到了一個在哥們,他所在的公司有發行雜志,我請他引薦了一下,他們老總正好也有發行電子雜志的打算,先是電話溝通,他們最主要問的就是我們平台是免費的,你的盈利模式到底是怎麼樣的?對于免費他們并不感冒。對于客戶很關心産品的盈利模式,當時我是很困惑的,你免費用就好了,關心我怎麼掙錢,為什麼?為什麼?但是後來遇到雜志社的客戶時,他們第一問題也是,你是免費提供的平台,那你怎麼盈利?我覺得對于這些客戶他們希望有一個穩定長期的合作平台,以及是否會發生合作初被免費吸引,合作後期是會被套牢的問題。如果你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那麼他們認為你是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才能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