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開發者,指的是不依賴外部資源來維持項目營運的開發者,僅用自己現有的資源,來保證自己的項目開發。
雖然實際生活中,「獨立開發者」往往也不是真的以單槍匹馬形式出現,但獨立開發者較小的團隊規模,往往是決定能對自己的作品有更好的「品質控制」的關鍵:既不需要與各種甲方或營銷需求打交道,是以能在較少幹擾的同時,按照自己的理想來創作自己的 App。
作為一名前端開發人員,如果你的從業時間足夠長,相信你經手的産品一定不再是屈指可數。亦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從業者,多多少少對市面上的各種産品有自己的見解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至少我是這樣的,看到好的産品會思考它是如何做到的,如何挖掘需求,做好使用者體驗,解決使用者痛點等;遇到體驗不好的産品會想這個産品有自身去體驗過嗎,如此難用怎麼留得住使用者呢。
文本适合還未踏入獨立開發者的小白,如果你已經是一位有經驗的獨立開發者,本文可能對你的用處不大。本文将從幾個方向說明,如何邁向獨立開發者。當然這也隻是個人的一些經驗和見解,如果你也是朝着這個方向的同學,或者你已經是獨立開發者了,希望可以多加交流,本文有不足的地方望多加指出。
靈感來源
做到完全以獨立開發為生的話,那麼則需要你的産品收益能夠足夠的支援你的開銷和前進。需要做出一款或多款能夠産生一定的收益的産品來支撐你,這個說來簡單,實作很難。其實大多的産品代碼邏輯開發相對都還好,畢竟都是入行多年的搬磚人,重點是如何找到好的創意,如何發掘到使用者的需求點。下面列舉一些本人尋找靈感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 靜下心來思考,每天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比如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晚上睡覺前可以從各個方面和自己頭腦風暴,可以從你近期看到的新聞,某個産品新推出的功能,亦或者某人的一句言論都可以。從中發掘需求點,這是從自身出發,如果完全沒有想法,那麼就可以多逛逛如下幾個平台。
- w2solo 國内獨立開發者社群,始于2018.10,由衆多獨立開發者維護,緻力于搭建和維護好國内獨立開發者圈子和氛圍。有很多新的idea都在這上面交流,在這你可以發現很多不錯的産品和獨立開發的大佬。
- ProductHunt 國外平台,現在已經成為了使用者發現新産品、創業者們獲得靈感、投資人們尋找新機會,以及創始人對自己的産品進行推廣的最好地方,綜合起來也就是一個社群。内容很不錯,每天隻要能抽出時間,我都會去逛,去發掘一些新的idea,看看全球的開發者們都在做什麼樣的産品。
- 創造者日報 創造者創意社群,獨立開發者社群。和ProductHunt類似的國内産品,網站中的産品主要也都是國内的産品,裡面也有很多不錯的國内開發者的産品。
- 新趣集 新趣集是一個産品發現社群,發現最新的網站,移動App和技術産品,翻譯了ProductHunt中的産品和國内的一些産品。
- 阮一峰的部落格 這個部落格相信很多前端開發者都知道,各種教程文章。現在每周五必看的就是它的科技愛好者周刊,周刊内會包含程式及産品相關的内容。
- 36氪-8點1氪 微信公衆号36氪每天早上八點推送的網際網路人的資訊早餐,彙集大新聞,公司大事件,酷産品等推薦。
市面情況
有了靈感的下一步并不是馬上開工,因為類似的産品可能市面上已經數不勝數,比如圖檔去水印工具類的就太多的人在做。我們需要通過一些平台來決定是否要開始這個項目,就如同公司内部的産品新功能前期的各種會議讨論是否夠足以立項。
我們可以通過微信指數,頭條巨量算數,百度指數等平台通過靈感關鍵詞分析資料。基于關鍵詞搜尋趨勢、洞察網民興趣和需求、監測輿情動向、定位閱聽人特征。如果搜尋關鍵詞沒有資料,或者資料量太小說明當下是沒有相關需求存在的,是以想要進行下一步行動則需慎重考慮。當然這幾個平台隻能代表一部分的人群,僅供一個參考名額。
如下是搜尋 "前端" 關鍵詞資料展示圖:

如果搜尋結果資料量可觀,則再進行下一步。全網查詢是否有類似的産品在營運,通過指數監測的資料量和搜尋出的産品數量進行對比。
- 指數資料可觀,當下無上線産品,這種就可以進入到具體的需求梳理中了
- 指數關鍵詞未收錄,或搜尋量很少,這種想要進行下一步要慎重
- 指數資料可觀,當下上線産品衆多,這種想要進行下一步要慎重
-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個産品在PC端有,但是沒有開發移動端或H5小程式等,可綜合考量是否有在非PC端的場景,如有則可以進行下一步
這一步我認為是很重要的,如果有疏漏或者考量的不夠全面,導緻進入到下一個環節後,可能前功盡棄,是以當要真正開始一個新産品的創作時,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調研分析是否真的可繼續進行。
産品形式 & 開發
前期調研分析确定需要進入到開發階段時,則需要考慮前期已什麼樣的産品形式進入市場。是做App呢,還是小程式,還是PC網站等,這和前期确定的産品定位及閱聽人人群等有對應的關系,如你的産品是母嬰行業,那麼首選推薦的肯定是微信小程式,如你的産品是基于抖音投放的某工具型産品,那麼首選肯定是抖音小程式,總之就是前期的平台要對上。
前期考慮的肯定是要快速驗證産品可行性,那麼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先上線一個小版本,考慮開發的效率,前端可以使用uniapp類的多端開發架構,開發效率及上手都很快,後期增長可觀可更換性能更好的其他架構。
後端開發前期推薦
Serverless
與前端互動,目前個人用過的平台有
LeanCloud
、阿裡雲Serverless、騰訊雲Serverless,騰訊雲現在已經開始收費了,用的最多的是LeanCloud,體驗很不錯,有想法的同學可以試試看。推薦這幾個平台都是基于Nodejs開發,對于前端同學上手極快,沒有很大的學習成本。
營運
開發完了如何帶來第一波使用者,作為獨立開發者前期肯定是要能省則省,後期使用者量穩定增長的時候可以投入一定的廣告費用。前期可以向
w2solo
ProductHunt
創造者日報
等這類新産品聚焦社群投稿釋出,在這裡都是同行,曝光的同時也會收集到同行的建議。
除開以上産品聚集地,可以繼續向各大部落格網站發文投稿,如掘金,知乎,思否,51CTO,CSDN,部落格園等,這些平台最好平時也都儲存釋出文章,給自己累積一些粉絲和影響力。這樣當你有什麼新的産品釋出我想肯定能夠帶來一定的使用者增長。
以上是列舉了一些免費曝光的平台,對于前期的種子使用者積累有一定的成效。這隻是我的一些了解,除此之外肯定還有很多其他的管道和方式,如釋出到群聊推廣等,就看哪種方式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