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需求與草圖:

實驗拓撲:
實驗過程:
1:子網劃分,規劃ip位址
172.16.0.0/16
該拓撲有六個區域,故劃分六個網段,借三位。
172.16.0.0/19
172.16.32.0/19
172.16.64.0/19
172.16.96.0/19
172.16.128.0/19
172.16.160.0/19
172.16.192.0/19
172.16.224.0/19
選看的順眼的六個網段分給六個區域
區域1:
172.16.32.0/19
三個環回加一個段,一共四個段兒借兩位
172.16.32.0/21
172.16.40.0/21
172.16.48.0/21
172.16.56.0/21
區域0:
172.16.64.0/19
三個環回加隧道(營運商環回是公網,不能算)一共四個段兒借兩位
172.16.64.0/21
172.16.72.0/21
172.16.80.0/21
172.16.88.0/21
區域2:
172.16.96.0/19
有三個網段,借兩位
172.16.96.0/21
172.16.104.0/21
172.16.112.0/21
區域3:
172.16.128.0/19
有三個網段,借兩位
172.16.128.0/21
172.16.136.0/21
172.16.144.0/21
區域4:
172.16.160.0/19
有三個網段,借兩位
172.16.160.0/21
172.16.168.0/21
172.16.176.0/21
在華為做是以改成RIP:
RIP:
172.16.192.0/19
兩個環回,借一位
172.16.192.0/20
172.16.208.0/20
2:配好各個接口位址,對R3,R5,R6,R7 配置預設路由,指向R4
R3567面向營運商R4的接口都是公網位址,在隧道内給每個接口設定一個私網位址
用R3 PING R5R6R7去測試
3:打隧道,R3作為中心站點,R567作為分支站點。
上圖為在R3上display nhrp peer all–檢視分支站點注冊成功了沒
上圖為在R567上display nhrp peer all–檢視中心站點注冊成功了沒
都成功了,好活。
ps:在一次實驗中,建立隧道時,不小心将隧道内R3位址與source34.1.1.1寫到了多餘的tunnel1/1/1裡,undo source即可。
4:給各個網段宣告OSPF,并将ospf在MGRE環境下的工作模式設定成廣播模式,然後人工幹涉選舉DR
即便宣告一段網段,其實還是會找接口,跟精确宣告一樣的效果,這是宣告的意義。當然多個接口時宣告網段友善點。
宣告跟公網網段無關,例如R3在area0中宣告,隻宣告私網,不宣告公網。
int tunnel 0/0/0
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
int tunnel 0/0/0
ospf dr-priority 0
出了岔子。明明R3改大了優先級,DR關系還是混亂的,而且重新開機了ospf程序,進的也是隧道口,不知道原因,保留疑問。
答:将R567優先級改為0,棄選。DR關系恢複正常。
ps:display ospf interface tu 0/0/0 檢視隧道接口,可以順便看到接口優先級。防健忘。
5:在ASBR路由器R12啟動rip程序,将兩條環回宣告進rip,再重釋出 ,将不同協定産生的路由進行雙向共享;
此時,橫向已經全通了。
6:隧道,虛鍊路,或重釋出将不規則區域打通:此處用重釋出,友善之後優化
将R9在區域4,ospf 1的宣告删除,防止error,(上)
然後在區域4,在ospf 2裡宣告整個區域4網段. (下)
注意是整個區域,不隻是某個接口
OSPF 2與OSPF 1重釋出。
此時,縱向已經全部通了。
經過測試,内網已經全網可達。
7:接下來優化網絡,盡量減少LSA更新量:
在R3567上手工彙總,盡量減少骨幹區域0的LSA更新量
1)域間路由彙總—ABR将本地直連的A區域1/2類LSA計算所得路由,再通過3類LSA共享到其它本地所直連的B區域時;
先彙總R3,R6,R7上的三類lsa,
[r3]ospf 1
[r3-ospf-1]area 1 明細路由所在區域
[r3-ospf-1-area-0.0.0.1]abr-summary 172.16.32.0 255.255.224.0
[r6]ospf 1
[r6-ospf-1]area 2 明細路由所在區域
[r6-ospf-1-area-0.0.0.1]abr-summary 172.16.96.0 255.255.224.0
[r7]ospf 1
[r7-ospf-1]area 3 明細路由所在區域
[r7-ospf-1-area-0.0.0.1]abr-summary 172.16.128.0 255.255.224.0
區域0上O IA彙總了,接下來彙總域外路由O E
2)域外路由彙總—在ASBR上操作,将5類/7類LSA向OSPF釋出時進行彙總;
[r12]ospf 1
[r12-ospf-1]asbr-summary172.16.192.0 255.255.224.0
[r9]ospf 1
[r9-ospf-1]asbr-summary 172.16.160.0 255.255.224.0
将區域1設定末梢區域
末梢區域—該區域拒絕4/5的LSA進入;由該區域連接配接骨幹區域的ABR裝置,向區域内發送一條3類的預設路由;
注:該區域内所有裝置均需要定義,否則無法建立鄰居關系
[r1]ospf 1
[r1-ospf-1]area 1
[r1-ospf-1-area-0.0.0.1]stub
[r2]ospf 1
[r2-ospf-1]area 1
[r2-ospf-1-area-0.0.0.1]stub
[r3ospf 1
[r3-ospf-1]area 1
[r3-ospf-1-area-0.0.0.1]stub
然後僅在R3上完全
[r3ospf 1
[r3-ospf-1]area 1
[r3-ospf-1-area-0.0.0.1]stub no-summary
這就成了一個完全末梢區域
将區域2與區域3設定NSSA
注:該區域内所有裝置均需要定義,否則無法建立鄰居關系;
給區域2設NSSA
[r6]ospf 1
[r6-ospf-1]area 2
[r6-ospf-1-area-0.0.0.1]nssa
[r11]ospf 1
[r11-ospf-1]area 2
[r11-ospf-1-area-0.0.0.1]nssa
[r12]ospf 1
[r12-ospf-1]area 2
[r12-ospf-1-area-0.0.0.1]nssa
然後僅在R6上完全NSSA
[r6]ospf 1
[r6-ospf-1]area 2
[r6-ospf-1-area-0.0.0.1]nssa no-summary
再給區域3設NSSA,與區域二同樣的操作:
[r7]ospf 1
[r7-ospf-1]area 3
[r7-ospf-1-area-0.0.0.1]nssa
[r8]ospf 1
[r8-ospf-1]area 3
[r8-ospf-1-area-0.0.0.1]nssa
[r9]ospf 1
[r9-ospf-1]area 3
[r9-ospf-1-area-0.0.0.1]nssa
然後僅在R7上完全NSSA
[r7]ospf 1
[r7-ospf-1]area 3
[r7-ospf-1-area-0.0.0.1]nssa no-summary
經過手工彙總與末梢區域的優化,各個區域已經很幹淨很簡潔了,display ospf lsdb
随後配通NAT,與公網之間全網可達
在R3,6,7上配置靜态一對一NAT
實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