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印度曾經多次想要加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的一員。
為此,印度多次進行了努力,但可惜一直未能如願以償。
那麼,曆史上,印度有多少次申請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曆次投票中,又由哪些國家投下了反對票?原因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常任理事國的門檻”
印度人,雖然在我的印象中,并不受人喜愛,尤其是生活方式上,時常受到外界的“鄙夷”。
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有“稱霸”的夢想。
對于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吸引力,印度自然趨之若鹜!
現如今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五個,這個我們都知道,那麼常任理事國進入的條件是什麼?
其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并沒有什麼準入門檻,不是因為太低或者太高,而是原則上是不允許新進成員的。
原因也不難,因為這是聯合國創立之初的憲章所規定的。
而英、法、美、俄、中,之是以能夠成為五大創始成員國常任理事國,無一不是因為對于二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加上自身全部是國際大國,是以才能夠跻身成為一員。
因為付出巨大,是以此後常任理事國整體通過的憲章中,明确了“原則上不再接納新的常任理事國”。
但随着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聯合國在國際上已經成為絕對的最大組織。
因而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例如德國、日本、意大利等要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呼聲逐漸高漲。
當然,也包括印度這個國家。
是以,近年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也不得不作出妥協。
允許符合條件的國家,可以加入成為新的理事國成員,但條件也是必須五大理事國全部同意,但凡有一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
此條件一出,基本上将德、日、意擋在了門外。
别忘了這三個國家,可是二戰中臭名昭著的法西斯軸心國成員。
而現任五大常任理事國英、法、美、中、俄,可是專門對付它們的同盟國對手。
從這個角度看,除了世界上這一批一流的發達國家之外,印度這種中等水準國家,還真有可能跻身常任理事國成員行列。
而印度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
結果卻大失所望,從2005年第一次開始,印度就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入常的事宜。
結果持續先後六次全部失敗,而且每次都是五大常任理事國“4比1”遺憾未通過。
更加讓印度失望的是,每次投下反對票的國家幾乎都不一樣。
相當于五常輪流來了一遍,這種打擊可謂讓印度吃盡了苦頭。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印度曆次申請入常,都是因為哪些國家投反對票而失敗的。
“印度入常夢”
印度第一次入常是在2005年,當時的印度由于是第一次入常,信心十足。
且自認為跟五大常任理事國關系都很融洽,因而,高層官員都在為即将到來的勝利“歡呼鼓掌”!
可惜的是,印度顯然有些“過于自信”,在英、法、美、中等國家相繼表示通過後,俄羅斯最後投出了緻命的反對票。
因為當時的俄羅斯,跟印度關系并不像想象中那麼“友好”。
俄羅斯反對印度入常,也是想借機敲打一下印度。
更何況,印度當時跟西方國家走的很近,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俄羅斯感到不爽。
因而印度的第一次入常美夢,就這麼破裂了。
雖然這個結果讓人難以接受,但第一次跌倒的印度顯然沒有氣餒。
畢竟隻是一個俄羅斯反對,下一次學乖一些讨好一下俄羅斯不就解決了。
于是,印度此後極力讨好俄羅斯。
甚至主動不顧西方的眼色,訂購了一大批俄羅斯武器,包括戰機、飛彈等等,這才使得俄羅斯轉變态度,答應下次不再投反對票。
就在印度滿心以為,下次指定沒有問題的時候。
時間來到了2008年,這一年,印度再次就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發起投票。
拿了好處的俄羅斯,這次率先投下了通過票,接下來,英、中、美也都先後表示了通過。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法國這塊卻出現了問題,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
這一下,印度有些傻眼,一時搞不清到底哪裡得罪了法國。
其實,原因也不難,法國也是一個軍火大國,眼見俄羅斯向印度售賣軍火發了一大筆财,自然心裡有些不樂意。
于是,也想通過這次施壓迫,使印度購買法國武器。
結果也顯而易見,為了獲得法國的同意,印度轉頭又購買了大量法國戰機。
轉眼到了2011年,印度再次進行入常票,結果這次是英國出來作祟,再次讓印度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2017年,印度再次入常,沒想到一向關系不錯的美國站了出來,投下了反對票。
原因則是,美國不滿印度在亞洲的所作所為。
印度一直在亞洲南亞一帶“欺負弱鄰”,引起了鄰國的反感。
接着2019年,中國又投下了反對票,這個更直接。
中印之間因為邊界問題出現了緊張局勢,甚至沖突更新到了“動手”的地步,這導緻一向寬宏的中國,在印度入常問題上投下了“反對票”。
最後一次便是2021年,美國再次投下了反對票。
原因是,美國想讓日本取代印度入常,可憐的印度,就這樣再一次失敗而歸。
從印度曆次沖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位置來看,印度這個國家絕對有着南亞“大國”的夢想。
甚至,還想在世界上取得更大的影響力。
當然,從結果來看,印度顯然高看了自己,過于“感覺良好”。
不可否認,印度在外交上确實有一套,但說到底,入常問題極其考驗一個國家的實力。
因為常任理事國雖然權利大,但責任也大,這就決定了這個位置的國家,必須是世界一流大國。
這一點,印度顯然還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