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賺近5倍!浮盈超5700萬 開開實業要“清倉”股票加碼大健康

作者:數字綠洲

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凱凱實業(600272)現已清算。9月7日晚,凱凱實業披露公告稱,公司拟出售股票資産,目前持有四家國内A股上市公司在盤流通,分别為甘咨詢、上海銀行、愛建集團、新華傳媒,總初始投資成本約1166.66萬元。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上述四家公司的最新收盤價,以及凱凱實業持有的股份數量發現,目前凱凱實業持有的上述四家公司的股票對應市值約6935.47萬元,而初始投資成本浮動利潤為5768.81萬元, 收入近五倍。對于上述資金的使用,凱凱産業秘書辦公室從業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将投資公司龐大的健康産業。此外,9月7日晚,凱凱實業還披露了一份不動産購買公告,拟斥資不超過2.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上海凱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凱集團")下兩處房産,此舉也是為了擴大公司醫療闆塊的業務布局。

賺近5倍!浮盈超5700萬 開開實業要“清倉”股票加碼大健康

浮動利潤5768.81萬元

9月7日晚,開凱實業表示,公司拟适時以不低于初始投資成本的價格,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出售公司及其子公司持有的國内A股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

據了解,凱凱實業及其子公司目前持有國内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包括甘咨詢、上海銀行、愛建集團、新華傳媒等。其中,上海銀行的股份由上海凱凱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凱百貨")持有,開業百貨股東為上海凱凱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合服飾"),凱凱實業分别持有開凱百貨60%和40%的股份, 而凱凱實業100%的股份都是開放式服裝,是以凱凱服裝也是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凱凱實業披露的公告,甘咨詢、上海銀行、愛建集團、新華傳媒等公司持股的初期投資成本約為1054.2萬元、9.202億元和1.402億元,分别為元、64.2萬元,對應持股量約為623.79萬股, 148.95萬股,96.5萬股,11.88億股。

據《北京商報》報道,凱凱實業持有的四家公司股份的初始投資成本約為1166.66萬元。

截至9月7日收盤,甘氏咨詢、上海銀行、愛建集團、新華傳媒等股票成交價分别為每股9.13元、每股7.5元、每股7.38元、每股4.37元,按623.79萬股、148.995萬股計算,凱凱實業持有的相應市值約為5695.2萬元, 分别為1117.13萬元、7.122億元和5.192億元。

據測算,凱凱實業持有的甘氏咨詢、上海銀行、愛建集團、新華傳媒目前已分别發行至4641萬元、1025.11萬元、57.2萬元和45.5萬元,收益分别為4.4倍、11.14倍、4.1倍、7.1倍。

合計來看,凱凱實業目前持有的上述四家公司對應的總市值為6935.47萬元,已為1166.66萬元,總初始投資成本浮動利潤為5768.81萬元,盈利4.94倍。開凱實業表示,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關于新金融工具的相關規定,公司将持有國内流通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作為公允價值計量及其變為其他綜合收益金融資産,采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戶核算。出售公司的股票交易,不影響公司的目前利潤和期後利潤。

縱觀上述四家公司,除上海銀行外,其餘三家都是資本市場的老企業,甘氏咨詢、愛建集團、新華傳媒分别于1997年、1993年和1994年登陸A股。

獨立經濟學家王志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及時出售其盈利股份有利于提高公司資産的流動性和效率。

出于交易的目的,凱凱實業在公告中也表示,有利于優化公司的資産結構,滿足公司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針對這筆資金的具體用途,北京商報記者緻電凱開的産業秘書辦公室接受采訪,其他從業人員表示,将投資公司龐大的健康産業發展。

花很多錢買房加碼醫療

作為一家"醫藥服裝"雙主業上市公司,凱凱實業更注重公司醫藥闆塊的發展,不斷加碼醫療。

9月7日晚,凱凱實業還披露了一份不動産購買公告,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雷雲藥業西區有限公司拟向控股股東開放集團,購買上海市靜安區武定路江源西路二期物業,凱凱集團已獲得上述兩處房産的産權證書, 房地産面積為4013.7平方米,3668.76平方米,經資産評估機構的證券期貨業務資質預估,上述房産的預估價分别為1.4億元(含增值稅)和1.1億元(含增值稅),最終成交總價不會高于2.5億元。

股權關系顯示,凱凱集團持有凱凱實業26.51%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

凱凱實業表示,此次拟收購房地産基金對于公司自有資金,不會對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産生重大影響,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和财務狀況也不會産生重大影響。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開設的貨币基金的工業賬戶約為2.34億元。

對于購買地産的目的,凱凱實業還表示,為了全面推進公司"大健康"戰略,實施醫藥、醫療、醫療、保健三輪驅動發展戰略,利用物業拓展醫療闆塊業務布局,探索開設自營醫療機構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2.5億元的大額資本投資,凱凱實業表示,公司拟投資的具體業務尚未确定。

醫改專家魏子力告訴《京商報》記者,國内個體醫療機構開業主要受外部環境、市場變化、行業政策、醫生資源和消費習慣的影響,需要經過嚴格的項目和政府審批程式,項目培育期較長,短期内投資回報可能難以顯現。

凱凱實業還表示,新個體經營醫療機構在投資前期的風險較大,一般投資回收期為3-5年,而營運前期的折舊成本和裝修成本将對公司利潤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财務資料顯示,凱凱實業今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約3.36億元,同比下降14.75%,而歸屬淨利潤約為594.5萬元,同比增長51.57%。除了醫藥行業,凱凱實業還擁有服裝行業,主要從事中國老"開"牌服裝的生産、批發和零售。

不過,從今年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來看,凱凱實業在不斷增碼藥。

北京商業報 記者 馬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