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大有學問#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1.時代背景

公元189 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南宮嘉德殿病逝。死後第三天,皇子劉辯登基,年14歲,是為漢少帝。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何太後于是就臨朝主政,赦天下,改年号光熹。封皇弟劉協“渤海王”,時劉協才9歲。擢升後将軍袁隗(袁紹的小叔叔)當皇家師傅太傅,跟何皇後的哥哥大将軍何進,共同主管宮廷機要。而漢靈帝病急時,又将宮内大事及劉協,托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蹇碩與何進兩人素來不和,蹇碩本來打算先誅殺何進,再擁立劉協登基,但是沒想到最後事情洩露,未能成功。何進既掌握大權,痛恨蹇碩的陰謀,秘密準備報複,想把宦官一網打盡,全部誅殺。蹇碩也想到何進不肯罷休,大為恐慌,就聯系幾個宦官謀誅何進。結果這幾個宦官反而向何進告密,蹇碩反被何進逮捕處死。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秋季,七月,少帝劉辯改封皇弟渤海王劉協當陳留王。中軍校尉袁紹再次向何進建議全部誅殺宦官,何進晉見何太後陳述,何太後不同意,何進一時也拿不定主張,袁紹見何進沒有膽量發生行動,就又建議何進征召四方著名的軍事将領及英雄豪傑,使他們率軍向京師進發,同時威脅何太後。何進以為是好主意,予以同意。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之後,何進指令董卓率領軍隊,前往京師。董卓生性殘暴,貪婪無度。朝中大 臣紛紛勸說何進不要讓董卓進京,何進不聽勸。消息傳入宮中後,引起宦官們的恐慌,以張讓、段珪為首的宦官決定先下手為強。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前往長樂宮觐見皇太後以後,張讓等騙他重新入宮,就在嘉德殿擊斬何進,随即緊閉宮門。袁紹、袁術得到消息,率軍殺入内宮,斬殺宦官2000餘人。張讓、段珪等困守寝殿,束手無策,無奈隻好裹挾皇帝劉辯和皇弟劉協步行逃出谷門(洛陽正北門),向北方亡命。董卓大軍挺進顯陽苑(洛陽西郊),遙遙望見洛陽大火沖天,知道發生政變,即強行軍急進,在北芒阪(邙山北側)下,跟皇帝劉辯一行人相遇,董卓于是擁帝回京。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2.生性多疑,甯可我負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負我。

董卓進京後,依仗權勢,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獻帝,獨攬大權。曹操對于董卓的殘暴十分痛恨,而董卓卻想拉攏曹操,任他為骁騎校尉。曹操為了逃離,在一天夜裡,改裝換名,帶着幾個小兵,逃出洛陽。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第二天早晨,董卓聽說曹操逃走,又氣又急,立即派兵追捕,同時發出通緝令,布告附近各州縣。

又過了一天,城裡風傳曹操已經遇難。從家鄉跟随曹操進京的人都想散夥。曹操夫人卞氏十分傷心,她勸阻衆人:"曹公兇吉未定,有朝一日,如活着回來,我們有何面目見他?如果真的大禍臨頭,大家一塊去死,有什麼可怕!”衆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乘董卓兵士不備,護着卞氏離開洛陽,回到了故鄉谯縣。

再說曹操并未遇難,他逃出洛陽後,隐姓埋名,沿小路向家鄉方向急趕,途中經過成臯(河南省荥陽汜水鎮),到他父 親的好友呂伯奢家宿夜。那一天,碰巧呂伯奢不在家,呂伯奢的5個兒子出來殷勤招待。曹操是從洛陽逃出來的,一路上一直提心吊膽,生怕被人暗害,加上他又生性多疑,呂家兄弟雖是熱情,他仍感懷疑。在屋休息時,忽聽後院傳來“沙沙”的磨刀聲,還有人在小聲說話:“捆起來殺了怎麼樣?”曹操疑心大起,立即拔出劍,沖出房門,見人就殺,不由分說,殺了呂家八口人。事後曹操知道殺錯了人,心裡很懊悔,但轉念一想:“甯可我負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負我。”于是,便縱身上馬,繼續趕路。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3.起兵陳留,讨伐董卓

曹操抵達陳留(隸屬于兖州)之後,兖州刺史劉岱允許他待在這裡,一起招募軍隊,共同讨伐董卓。曹操本來就有一部分财産在這裡,是以招募軍隊并不是太難。沒過幾天就招募到了5000人馬,正式打出了讨伐董卓的旗号。當時,袁紹是北方最大的豪強,就讓袁紹做了總指揮。袁紹自稱車騎将軍,其他将領,都由他用朝廷名義,授予官職,曹操被授予奮武将軍。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盟會上,将領們都下定決心 除暴,興複漢室。大家一同駐紮在酸棗。曹操的軍隊沒有地盤,是以在許多方面不得不受陳留郡長張邈的接濟。

關東聯軍建立的消息傳到京城,董卓驚恐萬狀。将百姓驅逐到距離洛陽有350公裡的長安,自己留守洛陽,将皇宮和房屋焚燒。洛陽成為了一片焦土。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董卓坐鎮洛陽,堵擊關東軍,當時關東軍人數雖多,但各路軍閥的首領多數是熱衷于割據稱雄的大豪強,互相之間的聯絡薄弱,又都懼怕董卓的涼州軍團強悍,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各懷異心,誰也不願帶頭出擊。

曹操見皇帝西行,認為機不可失,要求聯軍立即出兵。曹操說了半天,可無人響應。“你們不出兵,我出兵。”曹操自言自語地說着,離開了聚會廳。當夜,便召集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等商議,決定單獨出兵。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第二天清晨,曹操帶領人馬,離開酸棗,向西挺進。張邈聞訊,很是同情,但又不願一起出兵,便命衛茲帶領1000人協助曹操,而鮑信帶了他自己招募的5000人随同曹操西進。

曹軍抵達荥陽(河南省荥陽縣)汴水,受到董卓部将徐榮的阻擊。兩軍初次交鋒,從早上一直打到傍晚。曹軍由于兵少,又是未加嚴格訓練過的新兵,并且得不到援助,打了敗仗。

士兵傷亡很大。等到天色昏暗,曹操早已人困馬乏,正想沖出重圍、忽聽背後“嗖”的一聲,他忙将身子一閃,卻已躲避不及,肩上中了一箭。

曹操帶箭逃命,翻過一個山坡,不想徐榮的兩個軍上正伏在草中、見曹操馬來,雙槍齊刺,曹操坐騎中槍而倒,曹操翻身落馬。正在危急時刻,隻見一将飛馬趕來,揮刀砍死那兩個季士、下馬救起曹操。曹操一看,原來是曹洪。

“大哥,快上我的馬!”曹洪急忙說道。“兄弟,你沒有馬怎麼行?”

“不要緊,天下可以沒有我,不能少了大哥?!”

兩人正在推讓,後面又傳來陣陣喊殺聲。曹洪不由分說,把曹操推上馬背,自己脫去铠甲,拖着刀跟着馬後拼命奔跑。走不多遠,迎面又遇到一群士兵,眼看後無退路,兩個人橫刀以待,準備決一死戰。不想士兵都大喊“曹公”,曹操近前一看,原來都是衛茲的部士,當時衛茲已經戰死,他們也在盲目地亂闖。曹操、曹洪便帶領他們逃回酸棗。

曹操回到酸棗,看到那些聯軍首領天天歡宴飲酒,聚會喧鬧,根本沒有作戰的打算,感到非常氣憤。他對張邈等人說“各位如果能采納我的計劃,大事必成。請袁紹率河内部隊進逼孟津,酸棗的軍隊據守成臯(河南省荥陽縣),控制敖山一糧草所在地,封鎖轅山嶺,河南省偃師縣南)、太谷口,掌握外圍險要,然後請袁術率南陽部隊,攻擊井水、析(河南省内鄉縣北),直入武關(陝西省商縣内),威脅三輔各軍興築高大堅固的城堡,嚴密防守,不跟涼州軍團作正面突,而隻派出遊擊部隊,展示反抗力量的優越形勢,靜待董内部變化。我們名正言順地讨伐暴逆,可以立即決定勝負。今,聯軍用正義号召天下,卻遲遲疑疑,不肯前進,使天下失望。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不久後,酸棗糧草不足,又出現内讧。曹操之後駐紮在袁紹那裡,可哪想到袁紹也不可出兵。袁紹這時想要另立幽州牧皇族劉虞做皇帝。曹操不答應。讨伐董卓。”

袁紹得不到曹操的支援,就向其堂弟袁術求助。誰知袁術自己想當皇帝,怕立劉虞對自己不利,是以竭力反對,而劉虞本人又堅決拒絕袁紹、韓馥要擁他當皇帝的要求,袁紹等隻好作罷。

從公元190年到公元191年,形勢逐漸發生變化。原來在讨伐董卓名義下暫時聯合起來的關東豪強,這時已完全轉入混戰狀态。各路将領你争我奪,自相殘殺,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混戰,加上之前的董卓遷都之亂,造成了百姓的大量死亡和生産的極大破壞。曹操在他寫的《嵩裡行》一詩中,以悲痛心情,真實、形象地反映了這個曆史事實。

關東有義士,興兵讨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濟,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争,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螽,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4.寫在最後

曹操作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心懷人民,同情戰争時代人民的悲慘遭遇,想要為民除害。

曹操的故事|讨伐董卓,英勇作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