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蘋果兌現承諾加大在印度生産iPhone力度,截至今年4月份,已累計創造超70億美元(約合481億元人民币)産值,産能相較前幾年翻了兩倍。不過這也引發了一些網友的擔憂,畢竟印度生産的品控仍存疑慮,害怕會出現大面積的品質問題,希望蘋果可以重視起來。
前幾個月就有媒體指出,印度生産iPhone手機中框良品率隻有50%左右,希望蘋果拿出更多誠意保證不會出現問題。例如一些網友指出,蘋果可以向中國手機品牌學習,小米11系列售後模式堪稱典範,假設蘋果願意學習必然能獲得認可。
小米11系列于2021年釋出,至今已經過去兩年多時間,但仍有至少數百萬使用者當做主力機,短時間内沒有換機打算,原因就是得到了小米董事長雷軍的承諾。由于早期存在部分燒WiFi問題,雷軍承諾小米11系列售後延長到36個月,用更長的質保期限讓使用者放心,出現問題免費換主機闆。
小米的做法也得到人民網認可,智能手機出現問題并不罕見,但願意承擔責任的廠商卻不多,部分品牌甚至還會出現推诿扯皮現象。小米為行業做出了很好的正面典型,積極妥善解決消費者的合理訴求,既滿足消費者需求也維護了品牌形象。
其實小米做的遠不止這些,去年還宣布為小米11系列使用者贈送一年200GB雲空間服務,養成随時存儲資料的好習慣,防止主機闆損壞造成資料丢失。這些都是小米的自發決定,其實置之不理也沒有問題,但雷軍本着與使用者交朋友态度不會這樣做。
蘋果想要獲得消費者信任也不難,隻需要跟小米一樣延長售後質保,出現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解決,大家自然也不會有對售後憂慮。尤其現在蘋果加速向印度轉移市場,更需要拿出更大誠意作出保障,否則消費者憑什麼信任印度生産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