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中動态加載動态庫的方法

     功能:打開一個動态連結庫

   包含頭檔案:   #include <dlfcn.h>

   函數定義 :  void * dl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 , int  mode );

  函數描述: 在dlopen()函數以指定模式打開指定的動态連接配接庫檔案,并傳回一個句柄給調用程序。使用dlclose()來解除安裝打開的庫。

       mode:分為這兩種RTLD_LAZY 暫緩決定,等有需要時再解出符号;RTLD_NOW 立即決定,傳回前解除所有未決定的符号。RTLD_LOCAL 與RTLD_GLOBAL作用相反,動态庫中定義的符号不能被其後打開的其它庫重定位。如果沒有指明是RTLD_GLOBAL還是RTLD_LOCAL,則預設為RTLD_LOCAL。RTLD_GLOBAL 動态庫中定義的符号可被其後打開的其它庫重定位。RTLD_GROUPRTLD_WORLD

傳回值: 打開錯誤傳回NULL,成功,傳回庫引用。

編譯時候要加入 -ldl (指定dl庫):例如 gcc test.c -o test -ldl

#ifndef WIN32

void* p_Handle = dlopen(DllFile, RTLD_NOW);

void* Error = dlerror();

if( Error )

{

printf("Open Dll %s failed, %s\n",DllFile, Error);

return -1;

}

f = (F)dlsym(p_Handle, "ff");

Error = dlerror();

if( Error )

{

printf("DL sym failed, %s\n", Error);

return -1;

}

#else

char DllName[1024];

strcpy(DllName, DllFile);

char* pTemp = strrchr(DllFile, '.');

if( pTemp != NULL )

{

*pTemp = 0;

sprintf(DllName, "%s.dll", DllFile);

*pTemp = '.';

}

HMODULE pDllHandle = ::LoadLibrary(DllName);

if(pDllHandle != NULL)

{

f = (F)GetProcAddress(pDllHandle, "ff");

if( !pf_CreateGame )

{

FreeLibrary(pDllHandle);

return -1;

}

}

else

{

return -1;

}

#endif

  dlopen()是一個強大的庫函數。該函數将打開一個新庫,并把它裝入記憶體。該函數主要用來加載庫中的符号,這些符号在編譯的時候是不知道的。比如 Apache Web 伺服器利用這個函數在運作過程中加載子產品,這為它提供了額外的能力。一個配置檔案控制了加載子產品的過程。這種機制使得在系統中添加或者删除一個子產品時,都不需要重新編譯  可以在自己的程式中使用 dlopen()。dlopen() 在 dlfcn.h 中定義,并在 dl 庫中實作。它需要兩個參數:一個檔案名和一個标志。檔案名可以是我們學習過的庫中的 soname。标志指明是否立刻計算庫的依賴性。如果設定為 RTLD_NOW 的話,則立刻計算;如果設定的是 RTLD_LAZY,則在需要的時候才計算。另外,可以指定 RTLD_GLOBAL,它使得那些在以後才加載的庫可以獲得其中的符号。

  當庫被裝入後,可以把 dlopen() 傳回的句柄作為給 dlsym() 的第一個參數,以獲得符号在庫中的位址。使用這個位址,就可以獲得庫中特定函數的指針,并且調用裝載庫中的相應函數。

dlsym()的函數原型是void* dlsym(void* handle,const char* symbol)該函數在<dlfcn.h>檔案中。handle是由dlopen打開動态連結庫後傳回的指針,symbol就是要求擷取的函數或全局變量的名稱,函數傳回值是void*,指向函數的位址,供調用使。

dlclose(void *handle))用于關閉指定句柄的動态連結庫,隻有當此動态連結庫的使用計數為0時,才會真正被系統解除安裝。

//

dlopen()

  dlopen函數打開一個函數庫然後為後面的使用做準備。C語言原形是:void * dlopen(const char *filename, int flag);

  如果檔案名filename是以“/”開頭,也就是使用絕對路徑,那麼dlopne就直接使用它,而不去查找某些環境變量或者系統設定的

函數庫所在的目錄了。否則dlopen()

  就會按照下面的次序查找函數庫檔案:

  1. 環境變量LD_LIBRARY指明的路徑。 2. /etc/ld.so.cache中的函數庫清單。 3. /lib目錄,然後/usr/lib。不過一些很老的

a.out的loader則是采用相反的次序,也就是先查/usr/lib,然後是/lib。dlopen()函數中,參數flag的值必須是RTLD_LAZY或者RTLD_NOW,RTLD_LAZY的意思是resolve undefined symbols as code from the dynamic library is executed,而RTLD_NOW的含義是resolve all undefined symbols before dlopen() returns and fail if this cannot be done'。如果有好幾個函數庫,它們之間有一些依賴關系的話,例如X依賴Y,那麼你就要先加載那些被依賴的函數。例如先加載Y,然後加載X。dlopen()函數的傳回值是一個句柄,然後後面的函數就通過使用這個句柄來做進一步的操作。如果打開失敗dlopen()就傳回一個NULL。如果一個函數庫被多次打開,它會傳回同樣的句柄。如果一個函數庫裡面有一個輸出的函數名字為_init,那麼_init就會在dlopen()這個函數傳回前被執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函數在我的函數庫裡面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我們後面會繼續讨論這個問題的。

dlerror() :通過調用dlerror()函數,我們可以獲得最後一次調用dlopen(),dlsym(),或者dlclose()的錯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