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台,是仙丹還是毒藥?_光點科技

“資料中台”這幾年在大資料圈裡頗為盛行,讨論度居高不下,好像不聊它就落伍了。作為大資料的下一風口,各一線大廠如阿裡、網易、京東、美團等都很重視,如今也滲透到各個傳統行業。

資料中台,是仙丹還是毒藥?_光點科技

什麼是資料中台?

資料中台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它的字面上開始了解,資料中台的“中”字意味着它是介于兩個物品之間的産物。資料中台居于前台和背景之間,是企業級的資料共享、能力複用平台,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中樞系統。将企業全域海量、多源、異構的資料整合資産化,為業務前台提供資料資源和能力的支撐,以實作資料驅動的精細化營運。

資料中台不是簡單的一套軟體系統或者一個标準化産品,更多的是一種強調資源整合、集中配置、能力沉澱、分步執行的 運作機制,是一系列資料元件或子產品的集合,指向企業的業務場景。

資料中台對企業有什麼價值?

資料中台的使命是利用大資料技術、通過全局規劃來治理好企業的資料資産,讓資料使用者能随時随地擷取到可靠的資料。

1.幫助企業建立資料标準

在有資料中台之前,企業基本不會有全局的資料标準,即使有相關的資料标準,由于沒有資料中台這個實體形态,資料标準也無從執行,資料中台的建設天然會幫助企業建設資料标準。

2.促進中台組織形成

資料中台這種體系化工程将橫向拉通企業資料相關方,包括中台建設團隊、中台運維團隊、資料産品經理團隊、資料資産管理團隊、資料營運團隊等,組成标準的企業資料委員會,進而形成企業真正的中台組織。

需要說明的是,中台組織可以是一個橫跨各個業務部門的弱矩陣組織,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實體組織。這需要因地制宜,因企業不同而異。

3.全面賦能業務,促使降本增效

資料中台的終極價值是降本增效,無論是建設資料标準還是形成中台組織,其核心目标都是幫助企業達成戰略規劃。

通過資料中台,可以更加合理地布局團隊;資料從加工生産到使用的整個時間周期将大大縮短;以中台之力拉通整合企業營銷、交易、服務、庫存、物流等一方資料,結合二方及三方資料,以全局視角,形成強大的資料資産,滋養各業務闆塊。同時有目的性地針對場景,設計出賦能場景的資料應用,可實作精準營銷。

什麼樣的企業适合建資料中台?

  • 企業是否有⼤量的資料應⽤場景,資料中台本⾝并不能直接産⽣業務價值,資料中台的本質是⽀撐企業快速地孵化資料應⽤,是以當你的企業有較多資料應⽤的場景時(⼀般有3個以上)就可以考慮。
  • 經過了快速的資訊化建設,企業存在較多的業務資料的孤島,需要整合各個業務系統的資料,進⾏關聯的分析,此時,就需要建構⼀個資料中台。
  • 當你的團隊正在⾯臨效率、品質和成本的苦惱時,⾯對⼤量的開發,卻不知道如何提⾼效能,資料經常出問題⽽束⼿⽆策,⽼闆還要求你控制資料的成本,這個時候,資料中台可以幫助你。
  • 當你所在的企業⾯臨經營困難,需要通過資料實作精益營運(精細化營運),提⾼企業的營運效率的時候,你需要建構⼀個資料中台,同時結合可視化的BI資料産品,實作資料從應⽤到中台的完整建構,這種類型往往出現在傳統企業中。
  • 企業規模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個因素,資料中台因為投⼊⼤,收益偏⻓線,是以更适合業務相對穩定的⼤公司,并不适合初創型的⼩公司。

那麼,資料中台,是仙丹還是毒藥?

  • 中台不是一個可以買來的即插即用産品。
  • 不必為了做中台而做中台,也不必大幹快上,一起步就是一個五年大工程。由于中台與企業内部的資料、業務系統高度相關,雖然有相對标準化的産品可以預先研發,但是更多的工作,在于中台與存量系統的對接、優化。
  • 中台不是一個筐,不是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我們必須厘清中台的邊界:無共享,不中台;無業務,不中台;無組織,不中台。沒有共享能力、資料的整合,不算中台;沒有直接服務于業務,産生業務價值, 不算中台;沒有組織支撐,仍然服務于某個部門,不算中台。

簡言之,企業要認清自身的數字化現狀,拟定數字化目标,制定數字化路徑,優選場景,實作價值。資料中台隻是這條道路上,一套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糟糕的公司治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戰略定位,有部門組織架構,即便搭建了中台,也徒有其表,如此,中台是“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