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研究中,常常有OR、RR值,表示某因素對病情的影響程度。
下面學習一下Odds、OR、RR的概念:
在病例對照研究中,可以畫出下列的四格表:
------------------------------------------------------
暴露因素 病例 對照
-----------------------------------------------------
暴露 a b
非暴露 c d
-----------------------------------------------
Odds: 稱為比值、比數,是指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機率)與不發生的可能性(機率)之比。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組的暴露比值為:
odds1 = (a/(a+c))/(c(a+c)) = a/c,
對照組的暴露比值為:
odds2 = (b/(b+d))/(d/(b+d)) = b/d
OR:比值比,為:病例組的暴露比值(odds1)/對照組的暴露比值(odds2) = ad/bc
換一種角度,暴露組的疾病發生比值:
odds1 = (a/(a+b))/(b(a+b)) = a/b
非暴露組的疾病發生比值:
odds2 = (c/(c+d))/(d/(c+d)) = c/d
OR = odds1/odds2 = ad/bc
與之前的結果一緻。
OR的含義與相對危險度相同,指暴露組的疾病危險性為非暴露組的多少倍。OR>1說明疾病的危險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與疾病之間為“正”關聯;OR<1說明疾病的危險度因暴露而減少,暴露與疾病之間為“負”關聯。 還應計算OR的置信區間,若區間跨1,一般說明該因素無意義。
關聯強度大緻如下:
--------------------------------------------------------
OR值 聯系強度
--------------------------------------------------------
0.9-1.0 1.0-1.1 無
0.7-0.8 1.2-1.4 弱(前者為負關聯,後者為正關聯)
0.4-0.6 1.5-2.9 中等(同上)
0.1-0.3 3.0-9.0 強(同上)
<0.1 10.0以上 很強(同上)
--------------------------------------------------------
RR: 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的本質為率比(rate ratio)或危險比(risk ratio),即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發病率之比,或發病的機率之比。但是病例對照研究不能計算發病率,是以病例對照研究中隻能計算OR。當人群中疾病的發病率或者患病率很小時,OR近似等于RR,可用OR值代替RR。
不同發病率情況下,OR與RR的關系圖如下:

當發病率<10%時,RR與OR很接近。當發病率增大時,兩者的差别增大。當OR>1時,OR高估了RR,當OR<1時,OR低估了RR。
設疾病在非暴露人群中的發病為P0,則可用下列公式對RR記性校正:
RR = OR/((1-P0)+(P0*OR))
若P0未知,可以用c/(c+d)估計。
SPSS的“交叉表(cross-table)”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可以直接給出OR值及置信區間。
交叉表檢驗中,勾選“風險”選項,如圖:
Logisti回歸中,勾選“EXP(B)的CI”選項,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