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1874--1964
國籍:美國
出生地:辛衣荷華州西布蘭奇
身份:總統(任期1929-1933)
家庭:平民
胡佛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的父親是俄亥俄州西密爾頓人,去世那年,胡佛隻有6歲。3 年後,他的母親去世,從此,9歲的胡佛成了孤兒,他和哥哥及妹妹便分别寄住在親戚家。
胡佛在中國從清政府手中騙得開平煤礦
1879年,5歲的胡佛開始在西布蘭奇義務學校學習基礎課,後在商業學校學習。1891年,他考入剛成立不久的斯坦福大學,主修地質學專業。在大學,胡佛除學習專業課之外,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畢業後,他決定獻身采礦事業,當一名采礦丁程師。1897 年,他作為莫林采礦公司采礦工程師到澳洲工作。期間,他發現了一處金礦,這不僅使公司對他更加器重,也使他一夜暴富。
以胡佛命名的胡佛大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胡佛應美國駐英國使館的請求,通過斡旋,成功地将滞留在英國的幾萬名美國遊客送上了回國的輪船。他也是以而開始步入政界。1917-1920年胡佛曾先後擔任美國食品管理局局長救濟署署長、糖類平準局主席、最高經濟理事會經濟局長歐洲煤礦理事會主席等職。
胡佛研究所
1920年,胡佛支援哈定競選總統獲勝,被哈定總統任命為商業部長,直至1928 年止。在擔任商業部長期間胡佛恪盡職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積極尋求并擴充新的海外市場;盡力解決失業問題,以促進經濟持續長久發展;鼓勵建立聖勞倫斯航道;督促建立博爾德大壩(後改稱為“胡佛大壩”);支援減輕德國戰争賠款的“道威斯計劃”,以穩定德國被戰争破壞的經濟等。
最出名的美國FBI竟然是由美國曆史上最差的總統締造的
1929年3月4日胡佛在競選中獲勝,擔任美國第31屆總統。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華爾街股市出現暴跌,進而引發了美國曆史上罕見的經濟大蕭條。随後,大蕭條又波及到了歐洲,而歐洲造成的影響反過來又加劇了美國的危機。盡管胡佛政府采取了一此措施,但回天乏力。
在對外關系上,胡佛政府與英、法等國于 1930 年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允許日本增加與美、英海軍艦艇的相對比率。1934 年,日本宣布廢除此條約,進而引發了海軍軍備競賽。
胡佛塔
胡佛成了經濟大蕭條的替罪羊。在 1932 年與羅斯福競選總統中,他遭到慘敗。
大蕭條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不是哪個人造成的,而是資本主義基本沖突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産物。是以,讓胡佛一個人對此負責是不公平的。他也曾為消除“蕭條”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這是由于經濟蕭條涉及面之廣、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非短時間所能消除,這些努力的效果才未充分顯露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