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傳》故事:宋國内亂

作者:人間獨醉123

昭公繼位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繼承者是杵臼,是為宋昭公。這時候,公子成是右師,公孫友是左師,樂豫是司馬,鱗矔是司徒,公子蕩是司城,華禦事是司寇,這六個人為六卿。

昭公想要把不是自己一黨的公子公孫們都除掉。樂豫于是勸說昭公,說:“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葉,如果去掉了,就沒有什麼來庇護樹根了。蔓草還能庇護它們的根莖,是以君子都拿蔓草來當例子,何況國君呢?您這種情況,就是諺語所說的保護着他, 他卻想用斧子砍掉它們。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國君你要思考清楚啊。用德行來拉近和他們的關系,那麼他們就都是股肱之臣,誰敢有二心?那還有什麼必要除掉他們呢?”

宋穆公、襄公的子孫聽說以後,便率領國人攻打昭公,在宮裡殺死了公孫固、公孫鄭等人。六卿便出來說和,并且樂豫把司馬讓給昭公弟弟公子卬,這才達成和解。昭公繼位,埋葬了被殺的幾位大夫。

《左傳》故事:宋國内亂

後來公子蕩去世,兒子公孫壽不想做司城,便把司城讓給了兒子蕩意諸。是以蕩意諸是公子蕩的孫子。他還和别人解釋說:“國君無道,我的官職又和國君關系親近,害怕被波及。但不當官,又沒辦法保全家族。兒子,就相當于自己的替身,姑且讓他代替我,我可以晚死一些。雖然失去了兒子,但家族卻可以保全。”

殺昭公黨

宋襄公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昭公還要叫她一聲奶奶,但是他卻對這位奶奶不是很恭敬。于是在公元前619年,宋襄夫人忍無可忍,便利用戴氏一族殺死了宋襄公的孫子孔叔、公孫鐘離以及大司馬公子卬,這幾個都是昭公一黨。司城蕩意諸逃亡到了魯國。

公元前616年,魯國的襄仲出使宋國,提到了蕩意諸,想要宋國召回他,宋昭公同意了,并且讓他繼續擔任司城。

《左傳》故事:宋國内亂

宋襄夫人

弑殺昭公

宋昭公的弟弟公子鮑對待國人很是禮遇,宋國出現饑荒,便把自己的存糧都拿出來,借給國人渡過難關。七十以上的老人,都會時常收到公子鮑的饋贈,偶爾還會有各種珍馐美味。經常來往于六卿的門第,國内的有才之士他都會去結交,宋桓公以來的各位公子公孫都關系交好。公子鮑本身長得也很帥,宋襄夫人想和他私通,但被拒絕了,不過夫人沒有生氣,反而幫助公子鮑對國人施恩。加上昭公無道,國人都通過宋襄夫人來支援公子鮑。

公元前611年,華元是右師,公孫友是左師,華耦是司馬,鱗矔是司徒,蕩意諸是司城,公子朝是司寇。沒多久,宋襄夫人便邀請宋昭公去孟諸打獵,想要在那裡謀殺他。昭公也是耳目很多的,知道了宋襄夫人的計劃,便帶上全部珍寶上路。蕩意諸就問昭公為什麼不出逃到其他國家。昭公說:“不能夠讓大夫、祖母以及國人支援自己,諸侯誰還能夠接納我呢?況且我現在是君主,到其他國家就成了臣子,不如死掉呢。”

于是,把自己帶來的珍寶都賜給左右之人,讓他們出逃。宋襄夫人派人告訴蕩意諸,讓他離開昭公,蕩意諸拒絕了:“做人家的臣子,卻在災難來臨之際逃跑,那又怎麼服侍下一任君主呢?”

冬天十一月,宋昭公在去孟諸的路上,宋襄夫人派來的人就埋伏好了,見到昭公便群起而攻之,殺死了宋昭公。蕩意諸也同時死在了這次叛亂中。公子鮑繼位,是為宋文公。任命弟弟公子須為司城。華耦去世,讓蕩意諸的弟弟蕩虺為司馬。

《左傳》故事:宋國内亂

宋文公

武氏之亂

公元前609年,武氏擁戴着昭公的兒子,并且打着公子須的名号作亂。十二月,文公殺死了公子須以及昭公的兒子,并且讓宋戴公、莊公、桓公的族人攻打武氏。後來又把武家、同黨穆家全部逐出宋國。為了安定國人的情緒,便立了遠親公孫師為司城,公子朝去世,讓樂呂做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