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測:華為P60這一次赢麻了?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記者 任磊磊

某個釋出會上,兩位記者分别用蘋果14和華為P60 Pro拍了同一個場景的照片,兩相對比後,使用蘋果手機的記者當即下單購買了華為P60 Pro。這是個真實案例,并不是用 “田忌賽馬”的方式黑蘋果。 不吹不黑,華為這次P60系列手機單論拍照來說,确實讓人極為驚豔。在手機行業走入行業瓶頸,手機比拼不單純靠不堆料說事的時代,華為把行業卷出了新高度。

尺寸合理,非常趁手

說實話,拿到華為P60的第一反應是,這手機真是趁手啊,尤其是當我從三星Utrla系列手機退過來的時候,那個手感真是無與倫比的好。看上去這應該不算個賣點,但是說實話在大屏當道的時代,趁手的手機真的挺難找的。

評測:華為P60這一次赢麻了?

如今的廠家為了把手機攝像頭做大,不斷堆料,就在尺寸上下功夫。于是乎,我們就看到了手機越做越大,消費者也隻能被迫這個變化。但是,消費者真的都喜歡大屏手機嗎?其實也不盡然。

近日,安兔兔釋出的《4月手機使用者偏好報告》顯示,公衆對小屏手機其實更青睐,其中5英寸到6英寸之間占比約82%。5.5英寸是目前最為主流的螢幕尺寸,占比也有35.6%。

喬布斯也曾經很反對手機越做越大,他曾說:3.5英寸是手機的“黃金尺寸”,更大的螢幕愚蠢至極。當時三星推出了首款4英寸的Galaxy S,喬布斯就做出了這番評價。

當然,喬布斯說這話時,也有其時代局限性:一是那時候技術受限,全面屏并不普及,3.5英寸的手機正面有很大一部分用來堆放元器件而非螢幕,如果放在現在,3.5英寸的手機就差不多可以做到手掌那麼大,相對來說尺寸偏小;二是那時候人們對手機的“使用程度”沒有現在這麼高。

­而P60 Pro的尺寸雖然有6.67 英寸,拿在手裡并不大。對比三星Utrla系列的尺寸來說,感官上小了不少,厚度和重量也更輕薄。從參數上看,P60 Pro寬度74.5 mm、厚度8.3 mm、重量約 197 g(含電池),三星23Utrla,寬度78.1 mm、厚度8.9 mm、重量233g(含電池)。别看是毫厘之間的差距,但是這個手感卻差之千裡。

更重要的是,對我來說,目前P60 Pro的這個尺寸幾乎是單手操作的極限,再大一點就無法實作。這一點對我來說真的是太友好了,體驗非常棒。

對于追求手感極緻手機的使用者來說,這一次P60 Pro确實沒讓人失望。另外就是,這個系列的手機材質上手也很順滑,兼具了美感和親膚感。

不堆料運作流暢相機驚豔

關注華為的釋出會使用者會發現,以前很喜歡在硬體配置上“碾壓”友商的餘承東,已經有3年不說配置了。很多人開始質疑:因為華為用不了最新的元器件,是以餘承東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這确實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即便如此,華為手機到底能不能用,夠不夠用,卡不卡頓呢?

我作為一個使用了一個月的使用者來說,這個擔憂大可不必,我手機裡安裝了大概有50多個不同的APP,并且還裝有王者榮耀這樣的大型遊戲。使用一個月後,根本沒有卡頓,得益于華為對鴻蒙系統的調教,整體的流暢度非常好,一點都不卡頓,鴻蒙系統“不吃”手機配置。

尤其是在玩王者榮耀的時候,一局遊戲沒打完,之前的三星S21 Utrla就已經燙手了,但是P60 Pro手機溫度并沒有明顯變化,連續打了兩三局,溫度依然很穩定。要知道三星S21 Utrla的配置是“16g+512g”,CPU也是當年最新的。

其實,手機行業早就進入了一個不單純比拼硬體配置的時代。就像買車一樣,很多人會問這車夠用嗎?其實業内人士早就說過,市面上大部分車都足夠普通家用了,隻不過不同品牌對車的品控、技術和科技含量不同而已。

評測:華為P60這一次赢麻了?

佛山街頭大排檔的随手拍

此次華為P60的拍照,确實讓人眼前一亮。晚上十點半,在佛山街頭一家大排檔裡,記者用手機拍了一下菜單,本來就是簡單的一拍,卻讓人很難忘。雖然是晚上,大排檔的燈光打的算足,用原相機拍完後,照片整體的色彩還原度非常好,幾乎是90%接近肉眼所見。在非日光的條件下,這種表現足夠優秀。

更重要的是,照片放大後的細節表現,沒有噪點、沒有塗抹感,周圍玻璃瓶子的質感明暗清晰,由于進光量很大,幾乎看不出是夜間拍攝,宛若白晝。

這得益于P60系列打破現有的潛望式長焦架構,搭載超聚光夜視長焦,對光路進行了重新思考和設計,在精巧的長焦攝像頭中颠覆光被彙集的方式——首創聚光鏡群,通過聚光鏡的弧面彙聚更多光線,實作F2.1超大光圈,結合RYYB超感光傳感器,使得整個長焦攝像頭的進光量提升178%,實作了業界最大長焦進光量。

華為把P60系列定位萬境生輝、影像之王,可見對其拍照的能力是非常有信心。

另外,群像拍照也非常亮眼。對很多手機來說,一旦拍照時人數衆多時,往往是C位對焦的的人物拍的較為清楚,其他方位的人物影像放大後,會有或多或少因為失焦而不夠清楚。而這次P60系列,解決了這個使用者痛點。讓照片上每一個人物的影響都清晰可見,解決了手機拍照長期存在的痛點。

把科技美學發揮極緻

華為P系列現在真的把科技美學發揮到了極緻,連名字都細心打磨,譬如P60 的配色命名是:提供洛可可白、翡冷翠、羽砂紫、羽砂黑四種顔色;P50 的是雪域白、曜金黑、可可茶金;P40 的是亮黑色、深海藍、冰霜銀、晨曦金、零度白;P30 赤茶橘、天空之境、極光色、亮黑色、珠光貝母。

這就好像去五星級酒店吃飯,看菜名那種進階感和精緻感就已經油然而生。

據悉,華為P60系列正面為玲珑四曲屏設計,均勻的微曲面與極窄邊結合,視覺體驗均衡而又飽滿。真機上手後會發現,整體的外觀非常有質感,能感受到科技與藝術自然融合之美。

在手機背部,華為P60系列凝光之眼鏡頭設計突破了目前市場上非圓即方的常見鏡頭模組布局,用長方形與圓形的組合突出正中醒目的主攝,上下兩側的超廣角與超長焦鏡頭與之形成類似衛星環繞的獨特不規則布局。這個布局被網友戲稱為“考拉”,細看之前還真有考拉的萌态,而且極具辨識度,能夠凸顯出使用者不落窠臼的氣質。

評測:華為P60這一次赢麻了?

獨一無二的洛可可白

而在配色上,有兩款特别出彩,一個是翡冷翠,背面為亮面玻璃材質,呈現翡翠玉石般的通透光澤;另外就是全新的洛可可白顔色,帶來了業界首創的“凝光貝母”工藝。華為将天然礦物粉加入白色背殼之後,機身凝聚自然立體光澤。更精妙的是,通過一系列複雜新型疊層處理後的背殼,呈現的是獨一無二的、如同天然珍珠貝母般不可複制的紋理。而且每一台洛可可白的P60手機,每一支靈動幻變的背殼都獨一無二,給到使用者很特别的專屬感。

評測:華為P60這一次赢麻了?

為了強調美學概念,P60系列還推出了全新的鏡頭設計語言。以海浪碰撞海島的瞬間為靈感,華為巴黎美學研究所設計用感性美學,将這一自然力量之美演繹到手機背殼,創造出令人歎為觀止的華為P60 Art。

為了将不規則海島攝像模組更好融入整體設計中,華為P60 Art曆經長時間反複的工藝和材料嘗試,終于探索出全新解決方案——光影漣漪膜片疊加漸變色光學膜,并帶來蔚藍海與流沙金兩款精心挑選的配色,以此定格海水沖刷金色沙灘的永恒。

在不同角度下欣賞,華為P60 Art的背面就像是陽光在海面上自然流淌,倒映的漣漪變幻着各種光影,诠釋“形随心動”的設計理念。這種高端質感的呈現,表明設計界限正在不斷突破和進步,傳遞了科技藝術融合之美。

可以說,目前在手機領域,華為在科技設計語言方面已經開始領先對手。通過科技與美學的結合,真正做到了把美放在方寸之間,放在鼓掌之中,放在觸手可及之内。

當年,喬布斯用iPod讓使用者知道了科技美學的概念,把極簡主義帶給公衆,風靡一時,而如今華為正在把科技美學帶到新的領域,這裡不僅提倡極簡,也更加強調靈動、夢幻、唯一、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