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為你的戰略創新注入張力?

作者:安全護衛隊

你手裡有一個很鋒利的箭頭,但想要箭頭射得遠,取決于弓的張力足夠大。如果你沒有一把好弓,那你手裡的箭頭其實也并無多大威力。

企業的戰略創新也是如此,一個看起來不錯的新戰略之是以落不了地,很大原因是設計戰略的時候沒有為它注入戰略張力,就像一個沒有弓的箭頭,後續沒有力量保障,因而難以見到成效。

如何才能建設這份戰略張力呢?這裡有一個田字格,它分為兩個次元:主/被動&内/外部。

當企業被動遭遇危機

比如外部客戶突然撕毀訂單,這種時候怎麼辦?忍辱負重。再比如因為内部管理不善,廠房發生火災。這種時候怎麼辦?痛定思痛。這兩種情況,都需要你從内部生發出力量,把危機轉變為動力,基本沒有特别的外部力量可以借用。

· 關于企業内部的“痛定思痛”

以廠房火災為例,企業家如何在遭受損失之後重新生出新力量來呢?将造成火災的原因視為解決問題的機會,反思自己在日常經營中是否形成了某種不良慣性?有時候,面對災難,反而更能彰顯企業家的人格,也更容易凝聚人心。

曾有一位企業家,在連鎖超市遭到不法分子惡意打砸搶燒後,當衆承諾就算砸鍋賣鐵,也不會少供應商一分錢,正是這份真誠的魄力,讓他與企業上下遊結成了共同體,并借此完成了重生。

第二個例子是資不抵債,這是企業家最不希望看到的狀況之一,但若真到了如此地步,内心的僥幸、驕傲之心反而沒有了。如果能在此時選擇正面現實,從零甚至是從負數開始,反思、看清并去除讓自己跌倒的錯誤認知與過去欲望,雖然會經曆一段艱難時光,但仍有機會觸底反彈,因為往往這種時候,企業家的内心會更加純粹,因而團隊也會更有戰鬥力。

第三個例子是高管離職。一位企業家,出于一些特别的原因,他的高管集體辭職,大家就想看他的笑話,因為他本身不是一個特别擅長經營的人。高管們想的是過幾年等他幹不下去了,再重新回來,到時候企業就是他們說了算。

但沒想到的是,這位企業家在高管集體離開後,選擇了在企業安家,将自己的鋪蓋帶到企業,沒日沒夜地幹了三年,最後将企業做到了上市,如今市值已有300多億。有時候,某些高管的離開是陣痛,他們的留下卻是長痛。将高管離職的“壞事”變為告别内鬥的“好事”,需要的是企業家的當仁不讓的勇氣。

· 關于企業外部的“忍辱負重”

以客戶突然撕毀訂單為例,内心有力量的企業家,還會帶領團隊去開辟全新的戰場。大舍大得,也許這個客戶你已經依靠了他許多年,早該遠離他,跳出舒适區去赢得新客戶,但因為你的舍不得、放不下,最後讓自己處于了被動。是以當客戶終于放手、逼你不得不選擇另一條路時,反而可能迎來新機。

再比如環境突變,包括政策的變化。突來的環境變化會讓企業難以适從,但它同時也會形成一種巨大的張力。比如新東方,在雙減政策之下,憑借面對政策的良好心态和口碑,其内部團隊和外部社會都對它賦予了一種了解,這兩種力量共同塑造了一個超級主播——這是其他企業複制不來的競争力,因為它源于過去多年能量的積聚。

對于行業所發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真正有遠見的企業家都會将之變為機會。因為有變化,行業闆塊就會有松動,有松動,就有新機會。沒有松動的時候,行業排名前十基本變化不大,穩穩當當地列在那裡。隻有在行業闆塊出現裂縫的時候才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如何主動擷取力量

一 · 宣示你的企業使命

即便外部環境沒有巨大變化,但你的内心可以有新的動力。20年前,海爾張瑞敏做了一件“揚名立萬”的事情:把一批品質有瑕的冰箱全部砸掉。員工說不要砸,我們拿回家還可以用。但張瑞敏非常堅決,因為他是以此來宣誓海爾品質第一的使命。砸掉的是冰箱,砸出來的是團隊的決心和企業的初心。主動宣示使命,在外部沒有能量的時候創造内部能量,推動企業發展或轉型。

在宣示企業使命時,要充分借用客戶的力量,敢于讓客戶說話算數。《哈佛商業評論》曾寫過一個案例,一家從事建材的企業轉型多年不見成果,後來企業一把手想到一個方法:當自己的産品運送到客戶那裡後,客戶有權減少甚至免于付款,隻要客戶說得出理由,無論是司機态度不好,還是送貨時間延遲。

起初,團隊擔心客戶會趁此占企業便宜,但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是他們的産品以高于行業平均售價六個百分點的價格銷售了出去。并且高出六個百分點并不是關鍵,關鍵在于通過這種連結客戶的機制,撬動了企業的服務化轉型。

二 · 借助外部勢能

一家零食企業,在意識到30歲+的女性吃零食,并不是為了健康和營養,而是為了減少焦慮、增加快樂之後,推出的幾款爆品迅速與目标客戶共鳴,并由此順利塑造了兩家上市公司,市值轉眼之間便超過了之前的行業上司者。洞察行業本質,主動把握客戶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這是借助外部勢能的展現之一。

當下,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存在客戶信任度不高的問題。誰能赢得客戶的信任,誰的戰略就更有内在推動力和後期持續力,誰就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企業的戰略創新要順勢而為,無論是主動被動、還是内部外部,無論面對怎樣的狀況,企業家都能通過提升自己來建設更強的戰略張力。今天,中華民族複興的曆史程序中蘊含着巨大的力量,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才是更新、落實戰略創新的上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