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微信推出小程式 緻敬并挑戰蘋果!

  微信(WeChat)在 iPhone面世10周年之際向蘋果公司(Apple Inc.,AAPL)緻敬,并在同一天釋出了新的應用小程式,而這一平台可能在未來10年挑戰蘋果在應用領域的地位。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Allan Zhang)在其社交媒體賬号上貼出了2007年首款iPhone釋出時的照片。與此同時,微信母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0700.HK)推出了面向智能手機使用者的小程式,進入長期以來屬于蘋果和Alphqbet Inc.(GOOG)子公司谷歌(Google)的領地。

  Canalys分析師 Jia Mo稱,騰訊在傳遞一個信号,他們希望在未來10年扮演一個領先者的角色。這是微信挑戰全球科技巨頭的最新例證。曾經隻是簡單聊天應用的微信已經成為數字版的瑞士軍刀,其8.46億使用者可以通過這一應用讀新聞、支付賬單、購買電影票甚至是進行銀行業務操作。

  這款小程式目前已經上線,是基于雲的新應用功能。是以,使用者無需下載下傳,在不占用手機記憶體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進入這些程式。

  對此,蘋果未回應置評請求,谷歌不予置評。谷歌的Android系統和蘋果的 iOS系統各自擁有超過10億的活躍使用者。據透露根據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 Asia的資料,2016年第三季度,蘋果的iOS系統在中國售出的智能手機中占17.1%,Android占82.6% 。

  蘋果公司上周表示,2016年其應用在中國的銷售額上升了90% 。

  騰訊的以為發言人表示,騰訊在開發小程式期間,與蘋果保持定期對話。蘋果公司堅持不能把小程式描述成一個應用商店,稱小程式沒有一個分銷應用的中心位置。蘋果的iOS應用商店中拒絕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存在。是以,騰訊最終放棄了在其名稱中加“應用”字眼的計劃,隻能以“程式”稱呼它。

  去年9月份,随着小程式開始 Beta版測試,騰訊董事長馬化騰(Pony Ma)在其微信賬戶中寫到:“蘋果不讓我們将其稱為”應用“,或許是建好事。”

  小程式并沒有一個集中的“商店”,其設計理念在于讓使用者通過第三方發掘所需,比如:使用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或通過搜尋方式來尋找所需的小程式。并且,當微信使用者打開了一個小程式後,一個與之相同的小程式标簽就自動出現在使用者微信的首頁上面。

  小程式和谷歌或蘋果提供的一些服務有些相似,這些服務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建立無需占用裝置存儲空間的輕型應用。如:谷歌在2015年推出的應用串流服務,蘋果去年向第三方應用程式開放了 iMessage 。

  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師 徐東認為,這些小程式适用于經常使用但不是很複雜的功能。張小龍在去年的演講中稱,隻要是工具,就應該幫助使用者提高效率,這是工具存在的目标和使命。行業專家透露,第一批小程式的複雜程度低于大多數傳統應用程式,擁有較少的特性和功能。

  線上問答平台"分答"(Fenda)的産品負責人朱曉華稱,對于重度使用者來說,應用程式會帶來更好的體驗,是以,他不認為小程式會威脅到應用商店的地位。 駐京科技行業分析師 洪波稱,小程式不是簡單的替代品,開發商和使用者需要一段時間來适應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