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詐秘籍第一條,是……?

編者按

法治是民心所向,實事是民生所需。

日前,嘉定區确定了2023 年重點法治為民辦實事十個項目,涵蓋百姓生活、企業發展、新城建設等方面,旨在為嘉定市民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法治服務,增強幸福感和安全感。

4月3日起,嘉定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民生小目标之法治篇”系列報道,聚焦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關注嘉定法治建設帶來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守護錢袋子”電信網絡詐騙防控項目是2023年嘉定區重點法治為民辦實事十個項目之一。近年來,公安嘉定分局秉持“打防結合,預防為先”的工作理念,切實加強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宣傳工作,加強關聯勸阻機制建設,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保持高壓打擊态勢,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衆經濟損失,不斷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宣講走上短駁車

坐車途中學知識

“先生,我這裡有個能賺錢的項目,你願意一起做嗎?”“我不願意,我不認識你。”“很好。反詐秘籍第一條,就是要時刻告訴自己,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被害人。”

反詐秘籍第一條,是……?

近期,不少市民在嘉定公交的短駁車上參與了一場形式新穎的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宣講活動。趣味問答、場景模拟,市民在乘車的同時,也掌握了不少反詐知識。“坐車途中本來是很枯燥的,聽這樣一場形式新穎的宣講很有意思,對提高我們的防騙意識也很有啟發。”市民李先生說。

“把大家固定在一個時間、一個地點,來聽一段長時間的宣講,相對來說比較難操作,覆寫面也有限。”公安嘉定分局刑偵支隊民警陸航介紹,短駁車發車頻率高、乘客來源廣,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反詐宣講,正好彌補了傳統模式的不足。

宣講内容上,民警也有更精細化的處理,着重從心理意識和防範意識兩個角度展開。“第一是讓大家從心理上提高警惕,比如說目前電信網絡詐騙受騙的高危群體,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中老年人,其實更多是18-40歲的人群;第二是在具體做法上給大家一個思路,我們在轉任何一筆錢的時候必須明确錢款去向、用途以及是否有保障。”陸航說。

組織社群力量

加強關聯勸阻

除了擴大社會面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範宣傳,嘉定公安還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關聯勸阻機制建設,開展針對易受騙群體的精準宣傳。通過組織街鎮志願者等方式,對新增來滬人員等可能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等高危群體,開展面對面宣傳。

反詐秘籍第一條,是……?

從社群組織反詐宣傳志願者,為擴大反詐宣傳覆寫範圍、觸達受騙高危群體提供了新的有效管道。“他們對所在社群的情況更加熟悉,‘地頭熟、人頭熟’,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和居民有更多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勸阻成功率。”陸航介紹。

謝麗君是嘉定鎮街道社群反詐宣傳志願者之一,教育訓練結束後,她将根據公安機關梳理的易遭受詐騙人群資訊開展點對點反詐宣傳。“我們會告誡他們警惕刷單等常見的詐騙類型,同時指導他們通過下載下傳‘國家反詐中心APP’等方式主動攔截風險。”謝麗君說。

反詐秘籍第一條,是……?

據介紹,去年以來,嘉定公安機關共破獲非接觸類詐騙案件900餘起,抓獲嫌疑人900多人,累計挽回群衆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

“民生小目标”版塊由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嘉定支行

全程支援

反詐秘籍第一條,是……?

來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