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裡面,阿裡、京東、拼多多才是電商購物的大頭,唯品會作為一個品牌特賣平台,應該比較“冷門”,但是前幾天,唯品會一次短暫的“崩了”,卻打破了所有人的固有印象。
前幾天,唯品會短暫崩了的事情,很快上了熱搜,就是這麼一小會,炸出了大量唯品會的鐵粉。
有網友喊話表示:“兩年沒在唯品會買東西了,昨天晚上買了兩條褲子,早上起來就崩了”、“選了好久的折扣化妝品,正準備付款,結果付不了款”。
還有人揮舞着手上的鈔票,恨不得立馬來一場“報複性消費”。有網友說:“修好了嗎,我要買東西”、“咋回事兒 這麼半天了還沒弄好呢 我等着花錢呢?”
不僅炸出了一大堆唯品會的鐵粉,而且還讓人見識了唯品會使用者的“狂熱”。看了下目前的網購小程式排行榜單,發現唯品會已經成為了一匹“黑馬”。
在今年3月的網購小程式排行榜上,唯品會特賣模式突然發力,一下子蹿升到了第四名的位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京東購物拿下了第一名,原來以百億補貼出名的拼多多,這次跌出了前五名。
這不禁讓人想問:“冷門”的唯品會,憑什麼吸引使用者?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近幾年高品質消費的崛起,大家對于消費的品質越來越在乎,對于大牌商品和商品的品質問題越來越看重。
如果一件商品隻是非常便宜,但是做工很粗糙,用料也很劣質,已經很難打動消費者。在多項調查資料當中,除了商品的價格之外,商品的品質是影響使用者下單的最關鍵因素。
比如說一位唯品會的使用者就表示:“唯品會真心喜歡,品質保證,不好随意7天内退換,亮點是順豐上門取,不收任何費用,物品成本效益高”。
還有人說:“花同樣的價格買更好的大牌産品,這是一筆怎麼都劃算的生意,與其買一些用不了多久就壞了的劣質産品,還不如加點錢買一些好的大牌商品。”
随着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大家在消費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品質。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唯品會能夠收獲這麼多使用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