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東風汽車今天舉行釋出會,帶來了全新電動化平台“量子”。除此之外,還有馬赫 E 新能源動力品牌以及氫舟氫動力品牌等。這代表東風正逐漸完成平台架構、按術創新、械心貴源掌控、品牌發展格局等方面的積累。
目前,東風已經打造了三大電動化平台:M TECH 猛士豪華電動越野架構、東風量子智能電動子產品化架構、DSMA 多能源低碳節能子產品化架構;并且在商用車領域打造了中重卡、輕卡電動化平台。
據介紹,新的“量子”平台将配備 800V 高壓快充技術,續航裡程可以達到 1200 公裡以上,并支援共享換電。按照東風汽車的産品規劃,東風量子架構目前已完成全系列産品布局,未來将打造 16 款車型矩陣,未來新平台年産量預計将達 100 萬輛。
作為全數字化、高拓展性的機電一體化架構,東風量子架構覆寫全區隔,具備“安全可靠、拓展靈活、場景多變、極緻體驗”四大優勢,可實作硬體層、軟體層、服務層、生态層“四位一體”,可以實作平台内部共享,同時對合資進行技術輸出。
東風汽車表示,東風量子架構以搭積木的方式建構百變空間,支援純電 / 增程 / 插電動力、前驅 / 後驅 / 四驅模、小型 / 中型 / 大型尺寸,同樣相容轎車、SUV、MPV 款式,擁有 1200 公裡以上續航、90S 換電、800V 超級快充、5 分鐘補能 300 公裡、百公裡 11 度電超低能耗等優勢。
東風量子架構搭載國内首創中央集中式 SOA 電子電氣架構,覆寫車端、雲端、生态端,實作軟硬解耦、快速疊代,與客戶共建“開發者平台”,支援客戶随心定義用車場景,可支援 L3 + 級自動駕駛,建構“車路雲網”一體化服務生态,為客戶打開開放、安全、進化的智慧汽車生活大門。
東風量子架構配置電池“消防系統”,通過 BMS 算法實作毫秒級主動斷電,并搭載主動噴淋系統,1 分鐘内電芯溫度降低 80℃,做到極端情況“不起火、不爆炸”,構築安全至上的“移動之家”。
東風量子架構,搭載全棧自研高內建熱管理系統,可選配 CO2 熱泵系統,無懼酷暑嚴冬,以行業頂尖的熱管理技術保障-30 度低溫續航能力提升 30%,即使在寒風凜冽的冬季依然可讓客戶在車中溫暖舒适的領略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北國風光,無懼續航衰減。
此外,東風汽車還推出了馬赫 E 新能源動力品牌與“東風氫舟”氫動力品牌,IT之家下面摘選幾段官方文案以作介紹。
馬赫 E 主要由電驅、電池、補能三大産品平台組成,具有“極緻融合、高效高速、動力澎湃、智能控制”四大亮點,集 20 餘項行業領先技術,采用碳纖維包覆轉子技術的電機,轉速可達 30000 轉 / 分,與自主開發的 SiC 控制器比對,系統最高效率可達 94.5%,實作“高速高效”。
馬赫電驅全系采用扁線電機,功率覆寫 70-400kW,電壓涵蓋 300-800V,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産品矩陣,可以滿足不同車型的搭載需求。未來,東風還将重點聚焦“千伏驅動、寬域調速、全棧高效”三個次元,推出更優秀的産品。
馬赫電池具有“長續航、高安全、超快充、極智慧”的産品特點。馬赫電池采用行業獨創的 CIS 高效成組技術,成組效率超過 80%,系統能量密度超過 300Wh / Kg,搭載整車 CLTC 續航裡程超過 1200 公裡。馬赫電池采用 L300 标準化硬殼電芯設計,可通過行業最嚴苛 20mm 深度針刺試驗。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架構、底部裝甲”實作“軍車裝甲級”結構防護,可以讓電芯溫度在 1 分鐘以内降低 80℃,實作“高安全”。在快充方面,可以做到充電 5 分鐘,續航 300 公裡。
在換電領域,東風首創 T 型旋轉換電機構、柔性定位結構與長壽命液冷換電接口,換電僅需 90 秒,且實作 10000 次以上壽命。未來立足于開放、共享服務理念,打造行業領先的共享換電技術平台。在充電領域,東風掌握 3+X 全域充電技術,包括目前已量産的交流充電、直流充電,超級快充以及正在預研的無線充電、自動充電、V2G、太陽能充電等先進充電技術。
馬赫動力已全面覆寫節能動力、混合動力、純電動力三大領域,馬赫“芯”時代已經來臨,将助力中國動力科技更上一層樓。
氫舟包含東風氫元燃料電池系統和東風氫芯燃料電池電堆兩個子品牌。東風氫元自主燃料電池系統由供氫、供氣、水熱管理等系統構成;東風氫芯自主燃料電池電堆由膜電極、雙極闆、催化劑等電堆核心部件構成。
東風氫舟以應用場景驅動,布局 70kW、150kW 和 350kW 三大氫動力平台産品,功率覆寫 20kW-350kW。其中,350kW 為國内領先的大功率平台,可以滿足乘用車、商用車全系列車型的需求,實作全功率、全系車、全場景、全覆寫。
東風氫元采用了高內建化開發模式,發明了電堆與高壓器件駁接、高效能量回收,餘熱利用、高動态響應技術,形成了氣、水、熱、電協同控制體系,系統效率 63%,達到行業領先水準;發明氫循環,排氫濃度多目标政策,氫氣使用率高達 98%,實作全生命周期使用的高效經濟。
東風氫芯,通過電化學技術、控制技術、制造技術、數字化技術,4T 技術融合,構築燃料電池制高點,為使用者提供“超長耐久,全生命周期靠得住”的優質産品。東風氫芯曆經全場景極限工況與耐久驗證,攻克零下 40 度快速冷啟動 30 秒、海拔 4000 米等嚴苛環境考驗,鑄就卓越品質,為客戶帶來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保障。
曆經多年耕耘,東風氫動力技術走在行業的前列,開創了 5 大優勢:第一,成功開發國内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第二,率先完成國内首次 70MPa 帶載碰撞試驗;第三,榮獲 2022 年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獲頒中國品牌首張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牌照;第五,截至 2022 年底,氫能領域發明專利累計 298 項,位列國内主機廠第一。
技術創新方面,東風堅持超級混動(PHREV)、純電、氫能并進的技術路線。東風馬赫動力品牌,打造了四個行業第一:行業第一個熱效率達到 45.18% 的混動專用發動機;行業第一個融合串并聯和功率分流的四檔智能混動變速箱(4HD),油耗較單檔混動箱下降 10%,兼備傳統動力的駕駛樂趣;行業第一個功率 400kw、峰值扭矩 8100N・m、內建差速鎖的兩檔變速箱,滿足極限越野的電驅動總成;行業第一個十合一扁線電驅動總成 (iD3),體積減少 18%,重量減輕 15% 以上,能耗行業領先。
氫動力研發方面,東風打造了“氫舟”技術品牌,覆寫 20-300KW,可滿足乘、商不同車型的需求,推出了國内首款 80kW 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由國家科技部立項并通過驗收,榮獲 2022 年汽車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取得中國品牌首個全功率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公告,率先在廣東大灣區開展示範營運。自主研發的 80kW 燃料電池系統也成功搭載輕型商用車。東風氫燃料商用車銷量已超過 3000 台,位居行業第一。
智能化技術方面,東風自主打造了中國首個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 SOA 電子電氣架構。該 SOA 實作 1 個中央智慧大腦和 4 個區域控制器,實作全域融合,實作軟硬體解耦,與使用者共創千人千面的多場景體驗。東風率先開展 5G Robtaxi 示範營運,在武漢智能網聯示範區累計運作裡程已經超過 200 萬公裡;東風聯合中遠海運、中國移動先後為廈門港、武漢陽邏港,打造了 5G 無人集卡“無限星”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獲得了行業高度關注。東風第一個參與雄安新區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首批 20 台東風 L4 級無人駕駛共享巴士(Sharing-Bus)在雄安新區的示範營運,近期中央電視台進行了專題報道。
此外,東風在電機、電控、電池領域均做到自主掌控。在武漢已形成了年産 47 萬套電驅動總成、30 萬套電控、30 萬套 IGBT 子產品、10 萬套電池 Pack、1000 套燃料電池的生産能力。未來三年,東風将建成 90 萬套電驅動總成、100 萬套電控、100 萬套 IGBT 子產品、1 萬套燃料電池生産能力。東風還積極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建設動力電池生産基地,應對新能源車快速增長勢頭。東風與中國中車聯合研發的 IGBT 半導體,具備技術、成本雙優勢,在滿足東風企業内部需求同時,已向行業頭部企業規模化供貨。今年年底,東風公司将量産高性能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