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電子發票,成為所有企業繞不開的問題。
日前,國家檔案局、财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在三批增值稅電子發票電子化報帳、入賬、歸檔試點經驗基礎上,結合相關規定,聯合引發《電子發票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指南》,将電子發票如何管理做了明确的規範,該文對于企業合規使用電子發票極具實操指導意義。
首先,文中明确了電子發票管理職責的劃分,多部門應密切協作做好發票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工作:
其次,關于在電子發票的全流程管理,從發票的開具到接收、報帳、入賬、用途确認、歸檔、檔案保管、檔案利用、鑒定、處置,本文針對每個環節都給出了實踐操作規範。結合我們多年為企業提供發票資訊化建設服務的經驗,特總結如下:
1、電子發票開具
- 有業務系統的開具流程:
- 無業務系統的開具流程:
2、電子發票報帳
- 線上報帳:
- 線下報帳:
3、電子發票入賬
模式1:報帳系統對接财務系統自動轉憑證入賬
模式2:線下報帳後手工錄入資訊入賬
不論是哪種模式,都需要做發票入賬登記,更新發票報賬狀态,與單據憑證建立關聯,全電發票可登陸數字賬戶做入賬辨別。
如沒有管理系統,入賬登記需要人工完成,工作量較大。
4、用途确認
模式1:無發票管理系統則登陸電子稅務局進行手工勾選确認。
模式2:系統管理,智能勾選,并将勾選狀态與報賬狀态同步管理。
5、電子發票整理歸檔
- 線上整理歸檔:
針對線下報帳入賬、線上歸檔的情況,應分别組卷,先進行紙質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再将電子發票上傳至檔案系統對應的條目下進行整理、歸檔,并更新電子發票台賬。
- 線下報帳,線下整理歸檔:
- 線上報帳,線下整理歸檔:
6、電子發票的檔案保管
對于線上存儲,滿足線上的儲存設備要求;對于線下歸檔的,應每兩年對離線存儲的電子發票檔案進行可用性檢測。
7、電子發票檔案利用、鑒定、處置
線上利用,通過權限,提供線上查詢。線下利用,設定查詢登記簿,審批單。對于儲存備份的檔案不得外借。
對已到保管期限的需進行檔案鑒定,經鑒定需繼續儲存的重新劃定保管期限。
8、關于檢測
該檔案特别明确了電子發票的四性檢測的檢測方法,以滿足保管的合規性,確定其可以作為有效的電子憑證安全的長期使用。
所謂四性檢測,具體内容如下:
結語:随着電子票據、電子憑證的加速推廣,傳統的财稅管理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從整個電子發票的管理流程來看,沒有系統的支撐不僅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而且存在諸多不可逆的合規風險。我們建議企業盡早布局,擁抱變革,開啟資訊化、數字化管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