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 (Routing Table, Routing Info Base) 和轉發表 (Forwarding Info Base) 是兩種不同的表。它們共享相同的資訊,但是用于不同的目的。

RIB 路由表
RIB 存儲所有的路由資訊。它與具體的路由協定無關。所有的路由協定都在這裡儲存它們的路由。隻要路由器上運作的路由協定學到了新路由,就都會放到路由表中。
當目标位址不可達時,對應的路由條目先被标記為 Unreachable,然後就從 RIB 中删除。
注意:RIB 不是用來進行 IP 包轉發的,也不會被宣告到網絡中。
總之,RIB 中:
1.有所有通過動态路由協定學到了路由條目
2.有所有的直連網絡
3.有另外配置的路由條目,如靜态路由
理想狀态下,我們應用 RIB 來轉發 IP 包。但實際上,路由表中的一些條目,比如靜态和 BGP 路由,它們的下一跳并不是一個直連的網絡。
為了找到有效的下一跳,路由器必須進行遞歸查找,找到實際直連出口。
FIB 轉發表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轉發表 (FIB) 用于判斷基于 IP 包的網絡字首,如何進行轉發。
對于每一條可達的目标網絡字首,FIB 包含接口辨別符和下一跳資訊。 FIB 概念上類似于路由表。它維護一份 RIB 表中的轉發資訊鏡像。
當 IP 路由從 RIB 拷貝到 FIB 時,它們的下一跳資訊被明确地分析出來,包括下一跳的具體端口,以及如果到下一跳有多條路徑時,每條路徑的具體端口。
FIB 表中的條目數也是影響路由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通常來講,FIB 條目越多,查找花費的時間越長。但由于基于 ASIC 晶片的轉發技術日臻成熟,目前的查找轉發幾乎能達到線速。
了解路由器 FIB 最大條目數十分重要,但廠商一般不會在産品名額說明中提供 FIB 的大小限制。
路由器建構 FIB 需要一定的時間。它需要先接收路由資訊包,建立路由表,選路,建立轉發表并把轉發表的适當的子集推送到一些線卡上,隻減少路由器 CPU 到線卡的壓力。
對于特别大的 FIB 整個過程會需要大約幾分鐘。如 RFC 3222 所提及。
這種 RIB 加 FIB 的結構,使用控制平面的 RIB 和轉發平面的 FIB 分離。這種分離使路由器的性能更加有連續性。
是以,以後再衡量路由器或三層交換機時,一定要檢查路由表和 FIB 表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