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0日,一則消息沖上熱搜,“林俊傑買虛拟地産浮虧91%”,貌似是明顯“炒房”巨虧的股市,具體怎麼回事呢?
一、虛拟地産
什麼是“虛拟地産”,這還得從元宇宙說起,這個曾經火極全球的新興事物,如今也悄無聲息地退潮了。
在元宇宙興起的同時,這個新宇宙裡的“虛拟地産”也盛極一時,引得衆多投資者瘋狂追捧,當年所說的“炒房團進軍元宇宙”就是這個梗。彼時諸多明星也加入其中,2022年11月,林俊傑花12.3萬美元在Decentraland購買了3塊虛拟地産,按照當時的匯率大約折合70萬元人民币,然而風光之後,現如今Decentraland的成交價中位數已從2022年的45美元跌至5美元,林俊傑所購“虛拟地産”目前價值僅為約1萬美元,浮虧91%。
如今看來,元宇宙的興起,雖然是一種全新的技術,但在當時更多還是概念炒作,潮水一來一湧而上,潮水退去還剩下誰在裸泳。今年初,又興起了一種新的科技潮,被稱之為chatgpt,也就是聊天機器人,不過卻擁有更強大的人工智能。于是新一輪爆炒又開始了,一如當年的元宇宙,不少上市公司市值翻倍,然而正如經濟日報評論的那樣,ChatGPT的發展成熟需要資本的關注、需要市場有效的定價,而不是過度的炒作。
二、現實炒房
“虛拟地産”退潮,明星也逃不過虧損的結果。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前些年現實中的“炒房”,退潮以後不也是一地雞毛。
還記得房地産“黃金十年”嗎?那是房地産最輝煌的盛世,行業迅猛發展,房價一路上漲,不少城市房價都實作了翻倍,甚至翻了好幾倍。先買房的人賺了錢,繼續參與其中,後來的參與者則是看到身邊的人買房賺了錢,也盲目跟風參與進來,于是興起了一波“全民炒房潮”,在那個時候,人們見面第一句不再是“吃飯了嗎”,而是“買房了嗎”,在這樣一輪輪“擊鼓傳花”的遊戲中,房價漲得越來越高。
随着房價高漲,房地産泡沫越來越大,大到了一觸即破的地步,像極了曆史上美日房地産危機之前的樣子,于是高層出手了,“房住不炒”提出,房價一夜變天,終止了瘋漲的勢頭,從2018下半年開始,房價漲幅逐漸收窄,日趨平穩。房價不漲便是跌,這是業界普遍的看法,于是那些年買在房價高點的人,或虧本轉手,或繼續在高處站崗,炒房客們更是血本無歸。類似的故事并不陌生,比如區塊鍊、元宇宙,從一夜爆火到跌落“神壇”,曆曆在目。
三、房住不炒
無論是當年的區塊鍊、元宇宙,還是今年的chatgpt,這些高科技離我們老百姓似乎很遠,不過房子卻是很貼近的東西。
房子作為老百姓“衣食住行”必需品之一,是繞不過去的一環,本來好好的避風港灣,卻因為高房價的存在,一直被普通老百姓所诟病。其實作如今我們抱怨的高房價,就是“炒房”造成的惡果,雖然自“房住不炒”提出以後,房價漲幅放緩,甚至去年和今年房價持續下跌,很多城市房價都回到了一年前,然而已經漲高了的房價,即使持續跌了一年時間,依然還是“穩居高位”,而且一線城市房價好像又開始微漲了。
如今的房地産市場,從全國整體來看已經“供大于求”了,加之“房住不炒”深入調控,房價漲不動很正常,也是好事,至少對咱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這樣。雖然在曾經“炒房”風氣的熏陶下,老百姓買房“買漲不買跌”的心态還在,但也可以了解,畢竟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未來的房地産市場,“房住不炒”将會繼續并長期堅持,炒作風氣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不好的,“衣食住行”必需品更是如此。
綜上所述,“林俊傑買虛拟地産浮虧91%”上熱搜,看來無論是現實還是元宇宙,炒房都讨不了好。在住房領域,“房住不炒”才是主基調,房子最終會回歸居住價值,房價也會實作“軟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