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很多音響小白在買音箱的時候,喜歡看頻率響應,覺得數字越低代表低頻(低音)越好,尤其部分6.5寸的兩分頻書架箱,低頻響應能标稱到35Hz,你信嗎?事實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假設有四對6.5英寸中低音的兩分頻書架音箱,頻率響應分别是35Hz-25KHz、32Hz-25kHz(-15dB)、35Hz-25KHz(-10dB)、56Hz-25kHz(±3dB),僅從參數上判斷,你會選哪一對?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很多小書架箱看頻率響應是很吓人的,6.5寸中低音兩分頻能達到35Hz-25KHz,懂一點參數的一看,喲,厲害啊,低頻下潛那麼深!其實這是個陷阱,商家故意不标頻率響應後面的頻率特性參數分貝值,是因為它很不理想,當低頻下探至35Hz時,聲壓很可能已經大幅衰減-10dB甚至-15dB,這意味着此刻的低頻已經微弱的基本聽不到,是毫無意義的。35-25KHz去掉後面的參考分貝值,說白了,那就是騙人。其實35Hz-25KHz、32Hz-25kHz(-15dB)、35Hz-25KHz(-10dB)這三個參數值基本上是同一款音箱或相類似的标法。頻率響應後面的分貝值±3dB是hifi的最低标準,數值越小,意味着頻響曲線越平坦,失真越低。完全不标,那種資料是毫無價值的,完全就是在騙人。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上面這張是ATC100專業錄音室有源箱的資料,12寸的低音三分頻,頻響曲線 65Hz-17kHz(±2dB),這是專業監聽的标準,也是hiend級的标準,更牛的還有±1dB的。12寸的低音為什麼下潛隻标到65Hz,就因為這個頻段,它的聲壓幾乎沒有任何衰減,如果一對小箱子可以标到30幾赫茲,因為聲壓已經衰減到幾乎聽不到了,那是毫無意義的,這其實是在騙人。

就是那些所謂的小書架箱有天生神力的原因。[白眼]

我們來看看某寶上一些品牌音箱的頻率響應标示是否規範: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1.上圖是派揚4号音箱的廣告圖,頻率相應沒有标“±dB”,不夠規範,但它的低頻是50Hz應該不算太誇張。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2.上圖是丹拿BM系列的廣告資料,可以看到頻響标示規範,而且喇叭尺寸越大,低頻下潛的響應數字越小,真是的一寸大一寸強。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3.上圖是真力有源音箱的廣告資料,标示規範,也是一寸大一寸強的低頻下潛。

科普:買音箱看頻率響應數字越小低音越好?幼稚!

4.上圖是我們國産風之聲音箱的廣告标示,也是很規範,值得表揚(風之聲2号非常吃功放,推得好了能完全發揮它的低頻,确實排山倒海,我親測,不是廣告哈,純科普)。

當然,資料隻是參考,真實的聲音(低頻)是否滿足你的需求,除了喇叭和音箱本身的素質之外,還要看你的音源、功放、線材甚至電源的搭配;一切都應該以你的聽感為準,盡量去現場聽,在有限的預算内挑選你最滿意的聲音,畢竟一千個聽衆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的音響你做主[呲牙]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音箱廣告中的頻率響應資料是否有新的認識呢?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一鍵三連強烈點贊、收藏、評論、轉發,你的支援是我創作的原動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