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歲程式員的幾種職業狀态

為什麼想探讨下這個話題

  • 自己也到了這個階段,見到各類程式員多了,對這個話題也多了些敏感性
  • 昨天和幾個好朋友吃飯聊了下近況,發現30歲後,大家的職場狀态開始有了很大不同,以前一起聚餐聊天感覺不明顯
  • 然後晚上一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前同僚和我打電話,聊了下近期的困惑、迷茫和掙紮
  • 才發現,不管有意無意,職場狀态都是我們無法繞開的話題,索性也簡單探讨下

總的說來

1. 技術團隊負責人

小則小組長,大則部門總監

主要特點

  • 跟着業務一起發展壯大,在外人看來永遠地幹勁十足
  • 做人ok、做事靠譜、溝通協調還可以

得與失

  • 經濟回報更高,時間付出也更多,壓力更大

代表人物

海哥

  • 算是我見過發展最快的程式員了
  • 985高校研究所學生畢業,工作6年了,應該在第4年開始就帶團隊了,今年跳槽去了另一家網際網路top公司,手下管理近50号人
  • 性格開朗,有技術熱情,也熱情待人;和他相處很愉快,感覺也沒有他搞不定的事情;
  • 跟着團隊一起成長起來,然後自然而然做了leader;

軍哥

  • 大學畢業有近10年工作經驗,技術大牛,功底深厚,抗壓能力超強,印象中沒有他搞不定的事情
  • 畢業工作3年進的騰訊就是高工,然後做技術骨幹,然後帶團隊,帶領團隊支撐業務的爆發性增長
  • 很有技術追求,騰訊少見的當了leader管理30号人的時候,周末還各種看代碼解bug的

2. 技術一線大頭兵

  • 負責團隊中比較有技術挑戰的一個子產品或者系統

主要特點

  • 技術過硬有積累、做事靠譜
  • 要麼沒有跟上好的業務(是以沒有管理的坑),要麼更願意做純粹的技術工種

得與失

  • 工作生活比較平衡,經濟回報較高,壓力中等,安心做好自己負責的事情就可以了
  • 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也容易被裁,不過這類人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就算被裁了也可以找到較滿意的工作

代表人物

超哥

  • 畢業進華為,社招來騰訊;抗壓能力超強,技術積累深,團隊最有挑戰的項目就是他承擔的
  • 尤其佩服他的知識體系化整理能力,問到他的問題,沒有拿不到滿意答案的;
  • 最牛逼的點,幾年内上線的需求 0 bug,真的是宇宙第一穩男
  • 團隊業務轉型了,負責人去新業務後,第一時間就把他挖過去了

奮哥

  • 其他專業轉行幹程式員,很有技術熱情,對程式設計語言研究很深,寫出過不少爆款技術文章
  • 團隊中搞不定的技術問題找到他,都能藥到病除

3. 落地為安的躺平者

  • 不想再卷了,去了國企躺平,準點下班

主要特點

  • 較早想清楚了自己的訴求,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更多的傾向于生活
  • 30歲前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經濟壓力不大

得與失

  • 工作穩定,基本不用擔心裁員問題了,同時職業發展基本也到頂了,能較好在工作之餘享受生活

代表人物

龍哥1

  • 算是我研究所學生同學中最人間清醒的一位了
  • 研究所學生同學中,最早買房,最早結婚,最早做到了很小的經濟壓力,然後去了國企,做量化交易系統的技術開發

龍哥2

  • 想得明白、決策力很強的前同僚
  • 趁着公司裁員,拿到名額,順利畢業,拿到不少賠償金
  • 賣掉深圳房子,回到二線城市,去研究院躺平,自由時間做點感興趣的事情

4. 随時想離職的打勞工

  • 維護團隊中一些重要程度一般的子產品,甚至被邊緣化

主要特點

  • 較少有職業規劃、或者沒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 沒啥技術追求、容易悲觀、患得患失、對未來發展很焦慮不安

得與失

  • 工資漲幅較慢,屬于老白兔型,裁員優先考慮的對象,裁員後最容易裸泳的一群人

代表人物

錘哥

  • 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就進入騰訊,總是聽他講,工作6年,做沒了3個部門,做垮了一個行業
  • 平時也是以滿足需求為主,寫了太多的業務代碼CRUD,技術上很少有大的提升
  • 上班對他來說,總是一件不得不做又十分不想做的事情

總結感悟

  • 前三者都算相對好些的職業狀态,隻有最後一種是比較被動且沖突的狀态,要盡量避免落入了最後一種狀态中
  • 還是要早點有職業規劃,要想清楚30歲後自己更希望是一種什麼樣的職業狀态,盡量避免被動
  • 規劃好了後,就聚焦當下,最多考慮兩年内的事情,擔憂長遠未來多半屬于杞人憂天
  • 所謂聚焦當下,就是”執着成事“,挖掘工作價值,并多注重自我提升

    有了技術積累後,機會來了業務發展了就可能成為負責人,或者技術骨幹,一直沒啥機會不想卷了也可以最快找到自己的躺平點

  • 總之,提升技術熱情,平時多技術積累,盡量避免悲觀,之後的路可以越走越寬,選擇越來越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