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19 最受市場關注的 AI 安防晶片企業之「前端」

前端方案,AI 晶片被放置于每一台錄影機中,資料即時處理,再輸出到後端伺服器。

作者 | 張瑞

計算力的突破,是引燃如今這一輪人工智能發展熱潮的最關鍵因素。

而這也使得人工智能晶片領域近幾年來逐漸成了群雄逐鹿的重要“戰場”,包括英特爾、谷歌、華為等在國内外各大科技巨頭,及AI初創晶片公司不斷湧入。

而落地到安防領域,AI晶片的應用呈現出兩種分野。

一種為前端方案,AI 晶片放置在每一台錄影機中,資料即時處理,然後再輸出到後端伺服器。另一種為後端方案,AI 晶片放置在後端伺服器中,将所有原始資料都彙總到背景,集中分析。

前端和後端,都吸引了不少AI初創晶片公司布局,相對于傳統晶片廠商,初創晶片企業作為新鮮血液和挑戰者,正為行業不斷帶來新的可能。

基于此,AI掘金志對國内外主要AI安防初創晶片企業進行了盤點,并分為前端AI晶片和後端AI晶片兩篇,将着重勾勒出這些AI安防晶片初創企業,以及他們所處的格局。

國内晶片廠商

1、寒武紀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

創立于2016 年 3 月,寒武紀是中科院孵化的高科技企業。

寒武紀出身中科院,由陳天石、陳雲霁兄弟創辦。獨特的優勢條件,也使寒武紀成為全球AI晶片領域第一個獨角獸初創公司。

  • 業務産品

在産品布局上,寒武紀分為終端AI 晶片及雲端 AI 晶片。

終端AI 晶片采用 IP 授權模式,其産品 Cambricon-1A 是全球首個實作商用的深度學習處理器 IP,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産品衍生出1A、1H、1M等多個型号,面向智能手機、安防監控、無人機、可穿戴裝置以及智能駕駛等各類終端裝置。其中,寒武紀授權華為海思的1A 處理器,還搭載于華為麒麟 970 晶片和 Mate10 系列手機中。

去年寒武紀新釋出了第三代機器學習專用IP Cambricon-1M,采用 7nm 工藝,性能差不多高出 1A 達 10 倍。

  • 融資曆史

2018年6月,寒武紀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規模為數億美元,完成融資後整體估值達25億美元。此輪的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可以看出除原股東的繼續跟投,領投方的背景均為“國家隊”。

早在2016年,寒武紀成立之初就完成了數千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元禾原點、科大訊飛、湧铧投資。同年,寒武紀釋出“寒武紀 1A” 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

2017年8月,寒武紀又完成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是國投集團以市場化方式獨立營運的基金管理公司——國投創業,阿裡巴巴創投、聯想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湧铧投資聯合投資。A輪融資後寒武紀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成為全球AI晶片領域的獨角獸初創公司。

2、地平線機器人(Horizon Robotics)

成立于2015 年 7 月,創始人是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負責人餘凱。

和寒武紀一樣,地平線也是一家明星AI晶片企業,今年的B輪融資後,其一度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晶片獨角獸。

  • 業務産品

在産品上,地平線主攻安防和自動駕駛兩個應用場景。

2017年,地平線大規模流片并釋出了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能處理器——專注于AIoT邊緣計算的地平線“旭日”系列處理器,與專注于智能駕駛的地平線“征程”系列處理器。2018年,地平線相繼釋出了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台與和地平線XForce邊緣AI計算平台。

在落地方面,“旭日”這款安防處理器賦能了20多家領先的裝置供應商,這也使得地平線“旭日”成為2018年全年國内出貨量最大的邊緣人工智能處理器之一,應用于多個國家級開發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并與SK電訊、百麗國際、永輝超市、龍湖地産等夥伴進行合作。

在去年的ISC West上(美西安防展),地平線還推出了基于地平線“旭日”中國芯的本地人臉抓拍和識别錄影機。這是其繼去年針對智能攝像頭釋出嵌入式AI晶片“旭日”後,再次推出面向安防等場景的智能産品。

采用“旭日”中國芯的智能錄影機可提供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大規模人臉檢測、跟蹤,優選抓拍、特征抽取、比對識别等功能。

  • 融資曆史

成立僅三年多,地平線獲得了衆多資本青睐。2017年下半年,地平線曾獲得由Intel領投的超過1億美金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為地平線帶來了重要的戰略資源與豐富的人工智能落地場景。

2019年2月,地平線宣布,獲得6億美元(約合40億人民币)左右的B輪融資,估值達30億美元(約合200億人民币)。

需要提及的是,本輪融資的領投方中,世界第三大半導體供應商南韓SK海力士(SK Hynix)赫然在列,而該領域的“老大”Intel早在2017年就領投地平線的A+輪融資。這意味着,全球前三的半導體巨頭中,有兩家已成為地平線的重要股東。

迄今為止,2015年7月成立的地平線,共計融資六輪。獲得了排名前列的數家半導體企業和國内一線汽車集團作為股東的加持。

3、雲天勵飛(Intellifusion)

雲天勵飛創立于2014 年,由田第鴻、陳甯創立。

  • 業務産品

2018年,雲天勵飛推出了第二代基于視覺應用的人工智能晶片DeepEye1000。DeepEye1000是一款異構多核并行計算SoC晶片,内嵌具備自主知識産權指令集的多核神經網絡處理器。

值得注意的是,DeepEye1000并不是一個純AI算力的晶片,而是滿足邊緣計算的SoC晶片,無論是機關性能,還是機關能效都有着數量級的提升。異構架構有着分布式、可重構的特點,同時可以實作實時動态任務的排程,能進行智能高效的存儲和排程,。

與通用GPU相比,DeepEye1000機關性能提升20倍,機關能效提升100倍,系統時延降低200倍,可廣泛用于錄影機以及數字城市、新零售等場景。

據了解,DeepEye 1000已在2018年8月成功流片,該晶片有望在2019年實作量産。

  • 融資曆史

2015年10月,雲天勵飛獲得包括真格基金等投資機構首筆天使輪投資。

2017年3月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12月完成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19年3月,雲天勵飛完成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信銀國際、中銀國際、深圳國資下屬基金等數家機構。對于B輪融資,其官網顯示,雲天勵飛将成為深圳本土AI獨角獸。

在雲天勵飛的多輪輪融資中,可以看到深投控等“國字号”投資機構參與,也正是受“國字号”投資機構的青睐,讓切入公共安全的雲天勵飛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4、深鑒科技(Deephi Tech)

深鑒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清華電子系背景的汪玉、韓松、姚頌、單羿一同創辦,專注于以FPGA實作人工智能落地。

2018年,深鑒被賽靈思Xilinx收購,也成為近年來的 AI 晶片創業熱潮中第一家被收購的中國明星創業公司。

  • 業務産品

深鑒科技以DPU為核心,為行業提供晶片、接口以及SDK等産品及服務。

其主要業務有兩個方面:為深度學習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基于神經網絡深度壓縮技術和DPU平台;基于神經網絡與FPGA,應用于安防與資料中心——嵌入式端與雲端的推理平台。其中來自安防領域的應用曾經一度為深鑒科技貢獻了70%的營收。

在前端,2017年10月的釋出會上,深鑒就推出了包括人臉檢測識别模組、深度學習SDK“DNNDK”等8款AI新品,其中也包括2款自研AI晶片——“聽濤”、“觀海”。

深鑒還釋出了安防新品,如DP-1200-F1人臉檢測識别模組,能夠支援高清18幀人臉識别檢測,整個方案的功耗極低,僅在3W左右,能夠用于幫助打造具有人臉識别功能的相機。此外還有DP-2100-F16人臉分析解決方案,在測光、側臉、低頭、擡頭等情況下支援人臉識别等。

  • 融資曆史

2016 年 4 月,深鑒科技獲得來自高榕資本、金沙江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2017 年 5 月,深鑒科技獲得數千萬美元 A 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賽靈思、聯發科、清華控股、方和資本,原有投資方金沙江創投、高榕資本跟投。

2017 年 10 月 ,深鑒科技又獲得 4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螞蟻金服與三星領投,招商局創投與華創資本跟投。

2018年7月,全球最大的 FPGA 廠商賽靈思宣布收購深鑒科技。而收購之後的深鑒,将繼續在其北京辦公室營運。

5、觸景無限(Senscape)

成立于2010年,創始人陸凡、肖洪波。

  • 業務産品

過去幾年,觸景無限在硬體研發方面進行了多次疊代更新,計算單元從移動GPU更換到專用AI加速晶片。

觸景無限一共研發了四代邊緣計算的産品,如第一代基于嵌入式GPU的産品,随後的VPU、NPU,以及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的基于FPGA的産品。未來還将打造SoC晶片,将晶片和傳感單元結合,打造智能的前端傳感器。

同時,觸景無限投資還在美國投資了一家物聯網晶片技術公司Inspirit IoT。

  • 融資曆史

2011年,獲得數百萬人民币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PreAngel、王利傑。

2016年,獲得1000萬人民币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啟迪創投、正和島正和磁系資本。

2017年,獲得5000萬人民币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清控銀杏創投、正和島正和磁系資本。

6、異構智能(NovuMind)

異構智能創立于2015 年 8 月,創始人為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韌。

  • 業務産品

NovuMind主要為智能為汽車、安防、醫療、金融等領域提供ASIC晶片,并提供訓練模型的全棧式AI解決方案。

2018年10月,NovuMind自主研發的第一款ASIC晶片NovuTensor成功流片。這是一款專為卷積神經網絡設計的AI推理晶片,算力15Tops而功耗僅為5W,可以裸片或PCI-E短卡(174mm)形式提供,配備Linux相容的開發軟體工具,運作時支援和C++ API。

與此同時,NovuMind自主建造了大型分布式深度學習訓練平台NovuStar,可提供專業的人工智能訓練模型,其“模型+晶片”的定制化全棧式解決方案,可将NovuTensor适用于從嵌入式到雲端的各種應用場景當中。

與Nvidia GPU或Cadence DSP的通用深度學習晶片不同,NovuMind專注于開發一種“非常專用但非常高效地進行推理”的深度學習加速器晶片。NovuMind設計了一種僅使用3×3卷積過濾器的AI晶片,通過使用獨特的張量處理架構(tensorprocessing architecture)直接對三維Tensor進行處理,新晶片将支援Tensorflow、Cafe和Torch模型。

  • 融資曆史

打破傳統的“全棧式”新型服務理念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也使NovuMind受到諸多資本的青睐。

2016年3月,異構智能完成了由極客幫創投、英諾天使基金、臻雲創投投資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2017年初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了真格基金、寬帶資本、英諾天使基金、洪泰基金、臻雲創投、極客幫創投等。

7、熠知電子(Think Force)

Think Force——上海熠知電子成立于2017年,是中國少有的擁有晶片研發全鍊路能力的團隊。

  • 業務産品

去年安博會上,ThinkForce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晶片。其采用“ARM+ManyCoreTM+圖像視訊處理引擎+高速緩存接口”高度整合的處理架構,可大幅縮短各類視訊圖像分析的運算時間。晶片同時支援動态結構配置,可将算力資源同時配置設定給多種不同的神經網絡同時使用,适應多種應用場景。與GPU及其他神經網絡處理晶片相比,具有資料總線吞吐壓力小、内部運算單元利用效率高、單路視訊分析功耗低等特點。

其中,最自主設計的最核心技術,即深度神經網絡運算加速核ManyCoreTM。這款運算加速核,可使各類深度神經網絡的運算時間大幅縮短,顯著提升人工智能晶片及硬體産品的性能并降低功耗,可應用于雲端、邊緣和終端的多種計算場景,可應用于智能安防、智慧城市和智慧商貿等大規模應用智能監控裝置以及需要大型智能視覺分析系統領域。

ThinkForce同時也是,其投資方及合作夥伴依圖第一款雲端晶片背後的功臣。

  • 融資曆史

2017年7月,完成由依圖領投的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2017年12月,Think Force宣布完成由依圖科技、雲鋒基金、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的4.5億元A輪融資。

8、耐能(Kneron)

耐能人工智能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聖地亞哥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在深圳和珠海也設有辦公室。

  • 業務産品

耐能于2016年推出該公司首款終端裝置專用的人工智能晶片,稱為神經網絡處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

Kneron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其推出的第一代産品,功耗可以做到350毫瓦,比市場上的主流産品功耗低60%。

Kneron現階段主要有三款産品,分别用于安防、智能家居和手機。

其中适配ARM A8、A9系列的終端産品,可适用于安防産品。智能安防方面,Kneron與騰訊合作了杭州市的智能安防監控,為騰訊提供 SDK,由騰訊将其整合提供給 QQ 物聯上做安防攝像頭的合作夥伴,主要提供鑒黃和防爆識别。

今年5月,耐能還釋出了首款名為“KL520”的AI晶片系列,将神經網絡處理器的功耗降至數百mW等級,為各種終端硬體提供高效靈活的AI功能,其中一項高準确率的3D人臉識别功能,可達到高清圖檔、視訊、3D列印模型、蠟像均無法破解的技術水準。

KL520 晶片甫投入市場,即獲得全球知名企業青睐,包括世界級存儲器IC無晶圓廠商钰創科技、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奇景光電、工業計算機大廠研揚科技、專業通訊元件設計及通路商全科科技、國際知名ODM廠商和碩聯合科技、以及大唐半導體、奧比中光等。

  • 融資曆史

2016年1月,獲得天使輪融資,金額未透露,投資方未透露。

2017年8月,獲得6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周亞輝。

2017年11月,獲得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阿裡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創業邦天使基金、紅杉資本中國、中科創達、高通Qualcomm Ventures、奇景光電。

2018年5月,獲得1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Horizons Ventures維港投資。

9、肇觀電子(NextVPU)

肇觀電子創立于2016年,創始人為馮歆鵬、周骥。

  • 業務産品

肇觀電子也是AI初創晶片公司中,為數不多的不單研發AI加速器,并且向主要晶片發力的公司。

2018年8月,肇觀電子正式釋出AI視覺處理器晶片NextVPU N171。N171是一款高度內建的SoC晶片,可作為主晶片獨立運作作業系統,還可為計算機視覺定制特殊的視覺成像引擎。

NextVPU N171的一大特色就是內建了三個自主IP:幾何引擎、深度神經網絡引擎(CNN)、圖像成像引擎(ISP)。N171内置先進的計算引擎,擁有強大的幾何解算和深度神經網絡處理能力。

N171以其能實時采集并分析多路攝像頭視覺圖像輸入的特點,可廣泛用于安防監控、機器人、無人機、AGV、智能家居、車載等諸多領域。

  • 融資曆史

2018年10月,肇觀電子宣布完成2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中電海康基金領投。中電海康同時也是安防廠商海康威視的第一大股東,是以,肇觀也可以說是海康威視的同門。

另外,肇觀曾于2016年,獲得峰瑞資本天使輪投資。2019年1月,獲天狼星資本的股權融資。

國外晶片廠商

10、Hailo Technologies

Hailo在2017年成立,其創始團隊有以色列國防部和商業工程背景。

  • 業務産品

Hailo Technologies今年5月份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專為終端裝置深度學習應用而設計的處理器,可支援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相機,智能手機,無人機和VR/AR現實等裝置。與用于資料中心的處理器不同,該晶片最重要的特征是低能耗電源,實體尺寸小,低價格和操作靈活性大。第一批樣品将傳遞給汽車行業和相機公司的主要制造商和供應商進行性能測試。

  • 融資曆史

2018年 Hailo Technologies 獲得了1250萬美元A 輪融資,這筆巨額融資将會用于研發深度學習晶片,緻力于自動駕駛的資料收集處理。

2019年,據外媒報道,Hailo表示,該公司已将其一輪早期融資的規模擴大到2100萬美元。中國風險投資公司耀途資本是此次融資擴張的領投方,現有和其他新的投資者也參與了投資。

此輪融資将允許Hailo将目标市場擴充到中國内地和中國香港,以補充其在歐洲、北美、日本和南韓的現有市場。

除了汽車市場這一戰略重點之外,Hailo的處理器技術還可以服務于其他市場,包括監控、智能家居、物聯網以及工業、機器人、增強現實和可穿戴裝置。

11、Vayyar Imaging

和軟銀有合作的還有另一家以色列企業Vayyar Imaging。Vayyar是一家2011年成立的3D傳感器企業。

  • 業務産品

Vayyar不僅提供安全監測等應用的傳感器,還研制了微米波級 3D 成像的系統級晶片。其晶片覆寫 3GHz-81GHz 的成像和雷達頻段,一塊晶片包含 72 個發送器和接收器。雙方的合作會将軟銀的AI技術優勢和Vayyar的3D傳感器優勢相結合,将在智慧交通、建築監測及老年人監護領域深度合作。

2017年12月28日,Vayyar Imaging與SoftBank Corp共同宣布雙方将在物聯網領域進行緊密合作,SoftBank将成為Vayyar産品在日本市場的管道優先合作夥伴,SoftBank稱Vayyar的傳感器技術與軟銀的客戶需求有很大的協同作用。

  • 融資曆史

2017年,Vayyar Imaging公司近日宣布完成了45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Walden Riverwood和ITI聯合領投,還包括來自Claltech以及Battery Ventures、Bessemer Ventures、Israel Cleantech Ventures和Amiti的跟投。至此,該公司總共已經完成了7900萬美元融資。

12、Movidius

Movidius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矽谷的San Mateo,主要研發應用于3D渲染的晶片,并開始應用于計算機視覺應用領域。

  • 業務産品

Movidius專注于研發高性能視覺處理晶片。其最新一代的Myriad2視覺處理器主要由SPARC處理器作為主要制器,加上專門的DSP處理器和硬體加速電路來處理專門的視覺和圖像信号。這是一款以DSP架構為基礎的視覺處理器,在視覺相關的應用領域有極高的能耗比,可以将視覺計算普及到幾乎所有的嵌入式系統中。

該晶片已被大量應用在Google 3D項目Tango手機、大疆無人機、FLIR智能紅外錄影機、海康深眸系列錄影機、華睿智能工業相機等産品中。

2017年,Movidius 又釋出了 Movidius Myriad X 視覺處理單元(VPU),它是一種低功耗片上系統(SoC),用于無人機、智能相機、VR/AR 頭盔等裝置的深度學習及其他人工智能視覺應用加速。這款裝置是繼Intel基于 Myriad 2 處理器的 Movidius Neural Compute Stick 之後釋出的又一新産品。Movidius 表示,Myriad X 将會在同樣功耗條件下提供 Myriad 2 十倍的深度神經網絡(DNN)性能。

Myriad X 的強大之處在于 Movidius 引入了被稱之為神經計算引擎(Neural Compute Engine)的新結構,這是一種片上 DNN 加速器。Movidius 稱,在該元件的幫助下,Myriad X 可以在 Myriad X 理論計算能力 4+ TOPS 的基礎上達到超過每秒萬億次(TOPS)的 DNN 峰值吞吐量。

  • 融資曆史

2016年9月,Intel宣布收購 Movidius,深入機器視覺戰場。這筆交易将使Intel進一步深入火熱的新市場,包括無人機、機器人、VR頭盔、安保攝像頭等。Intel表示,這一收購将有助于該公司從裝置到雲端的深度學習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時間裡,Movidius 已經完成了 8650 萬美元的數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Summit Bridge Capital、Capital-E、DFJ、Emertec Gestion 等。

13、MIT/Eyeriss

Eyeriss事實上是MIT的一個項目,還不是一個公司,但是因為獲得了大量的媒體報道,故把它單獨拿出來進行介紹。=

  • 業務産品

Eyeriss是一個高效能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CNN)加速器硬體,該晶片内建168 個核心,專門用來部署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效能為一般行動GPU 的10 倍。

Eyeriss晶片對資源的需求較小,運作效率是普通手機GPU的10倍。是以可以直接在移動裝置上執行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而不需要将資料上傳到網際網路進行處理。

普通GPU晶片一般是很多處理單元共享一個記憶體條,而Eyeriss晶片每個處理單元都有自己的記憶體,而且它可以在向處理單元發送資料前對資料進行壓縮。Eyeriss的每個處理單元都可以直接與相鄰的處理單元進行交流,如果需要共享資料,不需要将資料傳送到主記憶體。

不過Eyeriss晶片目前尚處于原型階段,MIT研究人員并未說明是否以及何時推出正式的産品。

目前,Eyeriss主要定位在人臉識别和語音識别,可應用在智能手機、穿戴式裝置、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與其他物聯網應用裝置上。

  • 融資曆史

Eyeriss是MIT的一個項目,并非一個公司,未來可能孵化出一個新公司,是以融資情況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