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關于磁盤的分區操作,是運維的必備技能,fdisk也應該是大家最常用的指令。
因為fdisk指令可以解決大多數的磁盤分區問題,它可以将不大于2T的硬碟進行分區,而我們在生産中最常用的硬
盤大小不超過2個T(視公司規模而定),2T以上的硬碟分區需要用gdisk指令來給磁盤進行GPT分區。
下面介紹的就是Linux的磁盤分區—fdisk的分區方法。
二、 MBR和GPT分區表
磁盤分區使用的分區表有MBR和GPT兩種。
MBR和GPT分區表的差別
MBR分區表
主引導記錄分區方案,是傳統的分區方案;
隻能記錄4個分區的資訊,硬碟主分區數目不能超過4個。(MBR扇區每個分區項使用16個位元組存儲,總共隻有64個位元組用于分區表);
無法支援超過2TB容量的磁盤,對超過2T的硬碟分區隻能使用2T空間。
GPT分區表(又稱GUID分區表)
全局唯一辨別分區表,是較新的分區機制;
理論上每個磁盤的分區個數和大小幾乎沒有限制;
(Windows系統最多隻允許劃分128個分區,是以windows系統磁盤分區時使用此分區方案,最多128分區)
支援超過2T的磁盤;
可相容MBR。
分區表自帶備份。 (會在磁盤的首尾部分,分别儲存了一份相同的分區表。其中一份被破壞後,可以通過另一份恢複)
三、磁盤分區
3.1、建立磁盤
1、在虛拟機–設定裡添加根據需要添加幾塊磁盤,然後重新開機虛拟機centos(重新開機是必須的)。
在這裡我添加了兩塊磁盤。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2、打開終端,檢測并确認新磁盤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3.2、磁盤分區
1、将磁盤 /dev/sdb 進行分區,用fdisk啟動分區。
分兩個記憶體為5G的主分區。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一個記憶體為5G的擴充分區和邏輯分區,最後w儲存分區設定。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檢視分區是否成功!!!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3.3、格式化檔案系統
磁盤分區完就是格式化檔案系統的建立。(擴充分區不能格式化,擴充分區下的分區可以格式化)
1、建立EXT4檔案系統 mkfs -t ext4 /dev/sdb1
2、建立xfs檔案系統 mkfs -t xfs /dev/sdb2
3、建立FAT32檔案系統
一般來說,不建議在Linux系統中建立或使用Windows中的檔案系統類型,包括FAT16 , FAT32等,一些特殊情況,如Windows系統不可用,U盤系統被餅圖破壞等除外。
若要在Linux系統中建立FAT32檔案系統,可結合’-t vfat’選項指定類型,并添加’-F 32’選項指定FAT的版本。
例如,将分區 /dev/sdb6 格式化為FAT32檔案系統(先通過fdisk工具添加/dev/sdb6分區,并且将ID号設為b)
[root@hostname ~]# mkfs -t vfat -F 32 /dev/sdb6
或者
[root@hostname ~]# mkfs.vfat -F 32 /dev/sdb6
兩個指令是一個意思
建立swap交換檔案系統
在Linux系統中,Swap分區的作用類似于Windows系統中的“虛拟記憶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實體記憶體不足的情況。當目前Linux主機運作的服務較多,需要更多的交換空間支撐應用時,可以為其增加新的交換分區。
使用mkswap指令工具可以在指定的分區上建立交換檔案系統,目标分區應先通過fdisk工具将ID号設為 82.
指令使用的格式
mkswap 分區裝置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檢視總交換空間大小
swapon /dev/sdb1 //開啟交換分區/dev/sdb1
swapoff /dev/sdb1 //關閉交換分區/dev/sdb1
[root@localhost ~]# mkswap /dev/sdb1
正在設定交換空間版本 1,大小 = 20970492 KiB
無标簽,UUID=51fb5bee-22b0-4927-8ab6-be8664b36218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SwapTotal: 4194300 kB
[root@localhost ~]# swapon /dev/sdb1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SwapTotal: 25164792 kB
[root@localhost ~]# swapoff /dev/sdb1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SwapTotal: 4194300 kB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3.4、挂載檔案系統
将格式化完成的分區映射到具體的檔案目錄:挂載
兩種方法:
第一種:用mount指令臨時挂載,mount + 分區位置 + 挂載目錄
mount /dev/sdb1 ./sdb1
1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ok 現在可以看到已經成功挂載。
第二種:永久挂載
直接把分區寫入(推薦)
1、打開配置檔案 /etc/fstab
vim /etc/fstab
2、在配置檔案最後一行添加一句代碼
/dev/sdb1 /root/sdb1 ext4 defaults 0 0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mount -a 重新開機挂載
1
用指令 df -h 檢視已經挂載上,說明配置沒有問題,再重新開機機器。
df指令使用檔案或者裝置作為指令參數,較常用的選項為“-h”"-T"。其中,“-h”選項可以顯示更容易讀的容量機關,
而“-T”選項用于顯示對應檔案系統的類型。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
四、總結
分區==》格式化==》挂載 流程
首先我們在虛拟機中添加磁盤,用fdisk對磁盤進行分區。
分區後開始格式化檔案系統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