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播電視總局釋出通知,廣播電視機構和網絡視聽平台不得播放明星子女參加的娛樂節目和真人秀節目。是以,很多人說,第二代明星的好日子走到了盡頭,其實不然,這些國家的規定主要針對那些濫用資源來贊美自己孩子的演員,而對于那些真正既有才華又沒有影響力的第二代演員,因為金子總是閃耀的。
娛樂圈的明星二代一直以來,而成功并不少數,這些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拼搏,憑借精湛的演技和優秀的作品,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些實力的明星二代。
首先,葛佑。
葛佑的父親是著名演員,葛雙莊,北京電影制片廠的演員。1960年,他因在電影《紅旗光譜》中飾演馮蘭池而出名。

1976年,19歲的葛佑到北京昌平縣興壽公社,被派去養豬。1979年,國家藝術學院開始招收學生,他請假參加考試,結果屢次失敗。後來,他在采訪中表演了一個獨幕喜劇,《喂豬》廣受好評,之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工藝美術兵團錄取。1992年,他因在電視劇《編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而被觀衆熟知。
第二名,陳佩斯。
陳佩斯的父親是著名演員陳強,畢業于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他因在電影《白發女人》中飾演地主黃世仁和在電影《紅娘子》中飾演南巴蒂安而為觀衆所熟知。
陳佩斯十五歲時,随父親在内蒙古的沙漠建設兵團工作了四年。他曾申請過工藝美術團、戲劇團,因為父親被打成幫派未獲準入。直到1973年,19歲的陳佩斯才進入第81電影制片廠。1984年,朱世茂在央視春晚上表演了一部獨幕喜劇《吃面條》,該劇成名。
第三,儲存清楚。
他的父親蘇敏,原名于思危,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和導演,由于需要參加革命,他改名為蘇敏。
1969年,16歲的他去了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成為一名年輕人。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回到北京,在那裡他被空軍政治劇團錄取。出演過幾十部優秀的電視劇、電影、電視劇。
第四,六歲的孩子。
張宗義,六歲孩子的父親,是一個六歲的男孩,是邵劇表演藝術家,擅長國術,以扮演孫悟空而聞名,被譽為"南方孫悟空"。
六歲的孩子,名叫張金來,六歲就跟着父親練藝術。高中畢業後,他進入浙江坤戲劇藝術學院,專攻國術專業的學生。1986年,他憑借主演《西遊記》獲得第六屆中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五名,陳凱歌。
陳凱歌的父親陳懷宇,原名鄭彥賢,畢業于四川省江安國立戲劇學院(今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大陸導演,執導過《虎穴追蹤》、《野豬森林》、《智陰》等電影。
陳凱歌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1984年憑借首部電影《黃土地》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1993年,他的電影《霸王貝基》成為第一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榈獎的中國電影,他的父親陳偉賢擔任該片的導演。
第六名,潘長江。
潘長江的父親潘林生,藝名"小月來",是東北小名演員,在圈内非常有名,曾任東甯縣審團團長,後轉至遼甯鐵嶺審團工作。
潘長江的母親王靜也是一名演員,潘長江從小就靠藝術啟迪,唱歌、讀書、做、彈奏四種工作。1989年,他憑借在《豬八環拱門》中的雙人轉身獲得第三屆國際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金獎。在踏上短劇的藝術之路後,他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晚會、元旦晚會和綜藝晚會。
第七名,袁平。
袁平的父親袁小天出生于北京,是一位著名的演員和國術教練。在武俠電影中作為武俠,替身工作。1977年,他主演了成龍的著名作品《醉拳》和《蛇形手》。
袁平,出生于廣州,是著名的動作導演和導演。袁萍擅長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設計動作,能夠将每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緻,他在行動上的指導使整部電影更加精彩。
第八名,王晶。
王晶的父親是王天林,出生于中國香港上海,導演、編劇、演員、監理,是第83版電視劇《射擊英雄》的監制。
王晶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76年開始擔任編劇,擔任浪漫劇《千心結》的編劇。1981年,他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千王千人》。香港演藝圈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演員要奪獎,要去找王嘉偉,要票房,要去找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