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作者:蘭初的二次元

鮮卑族是對中國古代曆史影響比較大的遊牧民族,史學家陳寅恪曾說:隋唐之制度雖極廣博紛複,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周。

其中北魏、西魏、北周都是由鮮卑族創立的政權,而北齊是鮮卑化的漢人建立的。梁陳指的就是南朝的影響。

深深影響中國曆史的鮮卑族,他們的曆史的是怎樣的?後來這個民族又去向何方?本期蘭初君就試着為大家分享一下。

一、鮮卑族的起源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記載:鮮卑者,東胡之支也,别依鮮卑山。意思是鮮卑族是東胡的一支,族名來源于鮮卑山。

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想要弄清楚先鮮卑的源流,就要清楚東胡以及鮮卑山。

東胡之前蘭初君在介紹匈奴那一期略微提到過,胡是中原地區對古代北方民族的統稱,“東胡”名稱的由來很簡單,“在匈奴東,故曰東胡。”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東胡曾經很強大,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主要目标就是打擊“三胡”(東胡、林胡、樓煩)。戰國末年東胡占領了陰山以北的蒙古草原,成立政權,首領被稱為“東胡王”。

秦始皇死後,匈奴出現了一個政治強人,就是冒頓單于,他帶領匈奴攻打東胡,從此東胡分裂為三支:一支叫民人,被匈奴消化吸收,成為匈奴的一部分;一支叫烏桓;另外一支就是今天的主角——鮮卑。

東胡被匈奴打敗後,其中的鮮卑選擇向東,進入“鮮卑山”發展。

鮮卑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1980年,考古學家曾在大興安嶺的嘎仙洞石壁上,找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人雕刻的祭文。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二、鮮卑族的第一次興盛時期

鮮卑的第一次興盛與兩個因素密不可分,外部因素是匈奴的衰落與東漢扶持;内部因素是傑出的首領帶領。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因素:匈奴的衰落與東漢扶持。匈奴在西漢的多年打擊下衰落下去,許多草原民族看到機會,紛紛選擇轉掉回頭打擊匈奴,鮮卑也加入打擊匈奴的行列,為族群争奪生存空間。

鮮卑的行動獲得了東漢王朝的大量賞賜,每年賞賜給鮮卑人财貨高達二億七千萬錢。

鮮卑第一次興盛的第二個因素是傑出首領的作用,之前匈奴有冒頓,後蒙古有成吉思汗,而鮮卑在公元2世紀出現了一位傑出首領,名叫檀石槐。

檀石槐出現的時間是東漢桓帝時期,他憑借自己傑出的才能被鮮卑各部落推舉為“大人”。這裡我們可以把“大人”了解為首領。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檀石槐在公元156年左右統一了鮮卑各部,并且上司鮮卑人打敗了丁零、烏孫等民族,完全控制了蒙古草原,史書記載:“盡據匈奴故地”。

如此大的面積,檀石槐不友善實行全部直接管理。于是他把所轄地域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讓人分别帶領。這三支分别産生了後來的宇文氏、慕容氏和拓跋氏。

等内部統一後,加上東漢時期中國氣候是寒冷期,北方草原地區生存條件日益惡劣,遊牧民族紛紛南下,想要尋找生存空間。是以我們在史書就看到了鮮卑族一次又一次的寇邊記錄,僅177年一年,就有三十餘次。加上漢朝的先進武器以及制造技術逐漸流失到鮮卑那裡,有大臣評價鮮卑:“兵利馬疾,過于匈奴。”

當大臣對鮮卑的評價傳到皇帝那裡時,而東漢王朝此時皇帝是漢靈帝,東漢此時距離黃巾起義就七年時間,内部如同等待被點燃的火藥,隻等待起義的火星炸燃。

正當鮮卑在檀石槐的率領下磨刀霍霍之時,檀石槐死了,死的時候45歲,而鮮卑人失去了自己的靈魂首領,分裂就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三、鮮卑上場的過渡階段:三國時期

檀石槐死後,他的子孫陷入了你打我、我打你的争權奪利階段,最終導緻鮮卑部落瓦解,分裂為三個比較大的集團:一個是檀石槐孫子步度根率領的集團;一個是轲比能率領的集團,最後一個是原來東部大人組成的東部部落集團。

這三家集團與以往草原民族部落聯盟分裂後互相攻伐的情況不同,他們提前劃分好了各自的統轄地界,和平共處,但是因為是分裂狀态,也無法發動對中原的大規模襲擊;另一方面,黃巾起義後,東漢陷入分裂,以及後來的三國時期,中原地區也無法統一對鮮卑實行有效打擊。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要說有沒有鮮卑首領想再次統一鮮卑,還是有的,就是轲比能部落。魏明帝曹睿時期,對鮮卑諸部落采用分而治之政策,不讓任何一方坐大。

但是這個方法逐漸失效,轲比能不想和鮮卑其他部族互相殘殺,最終讓曹魏“漁翁得利”,于是和檀石槐孫子率領的部落和解,共同對付曹魏。

魏明帝派遣大軍征讨,秉持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态,不知怎的,最終結果是曹魏和檀石槐孫子率領部落兩敗俱傷。曹魏全軍覆沒,檀石槐孫子率領部落遭遇毀滅性打擊,一部分投降曹魏,一部分被轲比能吞掉。

就這樣轲比能成為擁有“控弦十萬餘騎”的強大勢力。

轲比能除了借刀殺人,還趁着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際,約定和蜀軍聯合起來夾擊曹魏,第四次北伐蜀軍因為缺糧撤軍,曹魏方面因為大将張郃戰死也後撤,轲比能還沒來得及發揮就隻能無奈收兵退回草原。

轲比能的一系列行動讓曹魏高層震動,于是就趁着和東吳、蜀漢沒有戰事的時候對付轲比能。

鑒于轲比能強大的實力以及不想跟轲比能長期耗下去讓東吳蜀漢得利,曹魏采取了比較低成本的辦法——暗殺。

公元235年,曹魏派遣刺客殺死轲比能,鮮卑很快就“種落離散,互相侵伐”。

四、鮮卑三大支後來的發展

慕容鮮卑

提起慕容氏,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慕容複,他一心想要恢複大燕,而在曆史上,慕容鮮卑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立了5個國号為燕的政權,分别是: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西燕。當蘭初君在看這段資料時,有兩個感覺:一個是好多燕,一個是好多慕容氏,就像捅了慕容氏的窩。

不過還是試着捋一下。

先說出現時間最早的前燕。

前燕起家是在莫護跋率領時期,他因為跟随司馬懿征讨遼東公孫氏政權,被封為率義王。

莫護跋孫子涉歸将慕容氏都城遷到了遼西地區,開始學習中原文化。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涉歸死後,弟弟想要殺掉涉歸兒子慕容廆自立,最終沒有成功,公元285年,即晉武帝太康六年成為部落首領。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慕容廆的哥哥吐谷渾之後出走,後代遷到了青藏高原附近建立吐谷渾國。

在慕容廆的帶領下,慕容鮮卑穩定成長。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中原亂糟糟一團,各種勢力登場,有的反司馬氏,比如匈奴人劉淵,有的挺司馬氏,比如慕容鮮卑,慕容廆打出了“尊晉勤王”的旗幟,晉愍帝和後來的晉元帝司馬睿都給他封官職。

雖然表面上“尊晉”,但是慕容廆心裡有一個中原夢,他經常對人說:“吾積福累仁,子孫當有中原。”

慕容廆在遼西地區收納流民,學習晉朝的法律制度、提倡教育,他的兒子也繼承父親的政策,父子兩代,經營半個多世紀,結果就是高句麗王求和,派遣世子到慕容氏那裡當人質,宇文氏首領逃亡漠北。

公元349年,慕容廆孫子慕容儁不再使用晉朝國号,建立燕國,史書稱為前燕。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當時後趙陷入内亂,慕容儁派軍滅掉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權,前燕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慕容儁把都城遷往邺城,重修銅雀台,前燕達到巅峰。

慕容儁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統一天下,為此擴充軍力,一戶隻能留一個勞動力,最終在大臣的建議下修改,修改好的計劃沒來得及實施,慕容儁病死。之後前燕政權陷入内亂,在與東晉和前秦的競争中處于劣勢,後來被前秦所滅。

前燕如果從慕容皝稱王開始,享國34年,如果從慕容儁稱帝算起,享國19年。

前燕覆滅之後,剩下的慕容氏就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複國運動,先後有四個名為“燕”的政權出現。

後燕、北燕、南燕

先是後燕。後燕是前燕皇室、大将慕容垂所建。慕容垂本人戰功着重,但是遭受排擠,被迫投奔前秦苻堅。

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慕容垂趁機複建燕國,公元384年自稱燕王,定都中山,史書稱這一政權為後燕。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慕容垂以複興大燕為己任,四處征讨,396年在征讨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路上病死。第二年後燕被北魏擊敗,國土一分為二。

慕容垂弟弟慕容德建立南燕。後來被東晉大将劉裕所滅。

後燕政權在慕容德建立南燕後,又發生内亂,後來慕容雲登上帝位,這慕容雲是後燕皇帝慕容寶的養子,高麗人,原本姓高,。他繼位後把姓氏改回了高。這一政權在曆史上稱為北燕。

公元435年,北燕政權被北魏所滅。

西燕

西燕的建立者是前燕皇室、後燕政權建立者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他在苻堅失敗後,拉起一群人馬。但是公元385年被弟弟慕容沖取代,西燕政權到了慕容永手裡強盛起來,和慕容垂建立的後燕并立,最終還是被後燕打敗,公元393年滅國。

拓跋鮮卑

說完了慕容鮮卑,再來看看拓跋鮮卑。

這裡插播一條小趣聞,古代中國有很多稱呼,比如賽裡斯、震旦,還有一個就是桃花石。桃花石的來曆衆說紛纭,其中有一種說法,來自《草原帝國》作者,法國曆史學家勒内·格魯塞的說法,他說桃花石來自拓跋的音譯,證據如下:突厥語拓跋Tabgatch,阿拉伯語拓跋Tamghaj,中世紀希臘語Taugast(桃花石)。

話說遠了,我們回到拓跋氏的起源。

史書記載,拓跋鮮卑是黃帝小兒子昌意的後裔。

西晉末年,拓跋鮮卑的首領拓跋猗盧自稱代王,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個拓跋鮮卑政權——代。沒過多久,政權内部陷入紛亂,最終在拓跋什翼犍的上司下,政權才趨于穩定。拓跋什翼犍兩次遠征漠北高車、兩次讨伐鐵弗匈奴,代國軍事實力達到巅峰,但是最終抵不過前秦苻堅,公元376年被前秦所滅。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戰失敗後,北方又陷入紛亂,除了慕容氏諸燕之外,還有就是拓跋氏重建的代國了。公元386年,拓跋珪舉行登基典禮,沒過多久改國号為魏,史稱北魏。

北魏在拓跋珪的帶領下興盛,公元397年滅後燕,之後将首都從内蒙古地區的牛川遷到平城,即今天山西大同。

拓跋珪晚年因為服用五石散導緻性情大變,性格喜怒無常,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最終北魏内部爆發内亂,拓跋珪被刺死,廢太子繼位,即北魏太宗拓跋嗣,423年兒子拓跋焘即位。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拓跋焘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間進一步開拓北魏疆土,先後滅掉匈奴赫連氏建立的大夏、北燕、匈奴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打敗柔然,統一中國北方。

拓跋焘晚年死于宦官宗愛之手。

經過一番折騰,北魏皇位落到了拓跋焘孫子拓跋濬之手,他26歲去世,兒子拓跋弘即位,年僅12歲,實際掌權者是文明太後馮氏。

馮太後是一位非常有政治手腕和能力的女性,她設計誅殺想要謀反的宰相乙渾,掌管朝政時,對北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規範官員風錄,頒布均田令、實行政策打擊隐瞞戶口的情況,經過一系列改革,效果是“海内安之。”

馮太後去世後,孫子拓跋宏繼續祖母的政策。這裡忍不住插播一下,這裡的拓跋宏與上面的拓跋弘不是一個人,後者是前者的老父親。

老父親拓跋弘不是馮太後的親生兒子,而且馮太後有情人,拓跋弘就誅殺了馮太後的情人,馮太後心懷怨恨,逼迫老父親拓跋弘給好大兒拓跋宏讓位,沒多久就死了,時年23歲。而好大兒拓跋宏就是後來的孝文帝。

490年,馮太後去世,孝文帝拓跋宏親政,他先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讓北魏政權徹底成為一個中原王朝。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首先是把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北魏到了孝文帝已有近百年時間,平城作為首都不再符合北魏的定位, 首先平城距離中原腹地還有一定距離,不便于統治中原地區;其次是平城物産不豐富,無法供給首都;再次北魏的統治中心随着統一中原向南傾斜,把平城當作首都,不便于利用中原的人力物力;最後是平城是鮮卑的守舊勢力,想要真正變成統一王朝,必須争取漢族的支援,顯然如果在平城,阻力會很大。

公元493年,孝文帝定都洛陽。

接着孝文帝就制定了一系列漢化改革,包括仿照漢族官職改革,改漢姓、穿漢服、定漢語為國語、與漢族通婚、建立門閥制度等等。孝文帝本人也從拓跋宏改為元宏。

改革是有阻力的,為了震懾,他誅殺驸馬穆泰、毒殺太子。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死,兒子宣武帝元恪繼位。他繼續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同時攻占了南朝巴蜀的一些地區。

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兒子孝明帝即位,年僅6歲,政權由胡太後主持。

如果用兩個字來評價胡太後掌權期間的所作所為,兩個字:胡搞。養情人,其實這種事情嘛,蘭初君身為女性,覺得大機率男女在人性上的共同點要大于不通電,評價政治家要回到政治的層面,但是這位胡太後,真的是胡來。孝明帝去世後,她說孝明帝有兒子應當即位,但是沒過多久說這個“兒子”是女孩,選擇宗室元钊即位,這種做法讓北魏人無不愕然。

另外她治下的北魏、吏治敗壞,賣官鬻爵成風。加上連年天災不斷,最終爆發六鎮起義。

六鎮原來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原來首都平城以北設立的六個軍鎮,主要目的是用來防禦來自北方襲擾,拱衛京師。

六鎮的地位一開始很高,每鎮設立的鎮都大将或者是拓跋宗王,或者是鮮卑貴族,士兵也是拓跋氏人。但是随着遷都洛陽,原來六鎮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日益下降,不僅朝廷給的良好經濟待遇逐漸消失,而且組成成份也從原來的貴胄變成了發配邊疆的犯人。

最終種種因素積壓,匈奴人破六韓拔陵在六鎮之中的沃野鎮發動起義,得到邊鎮居民響應。史稱“六鎮起義”。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在鎮壓起義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強權人物:漢族出身的高歡以及鮮卑宇文氏出身的宇文泰。正是這兩人把北魏一分為二。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分别被北齊和北周取代。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宇文鮮卑

建立北周政權的宇文氏,其祖先記載是出自炎帝。

宇文鮮卑是鮮卑化的匈奴人,《魏書》上說宇文鮮卑的語言和鮮卑語不太安逸,懷疑是匈奴鮮卑的雜種,語言也是兩者的混雜。

曆史上宇文鮮卑經曆多次遷徙,與其他兩大鮮卑的關系,概括起來是:與慕容鮮卑是三代世仇;與拓跋鮮卑是兩代姻親。

到了北魏道武帝時期,宇文部的宇文陵被封為安定侯,到懷朔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就職。

宇文陵的孫子是北魏末期權臣宇文泰。

公元534年,宇文泰帶着北魏孝武帝西走長安,建立西魏政權。

西魏一開始總體實力不如東魏,加上北魏末年戰争頻繁,民生凋敝,宇文泰進行改革,包括勸課農桑、提拔賢良、均平賦稅等等,西魏逐漸由弱變強。

556年,宇文泰病逝,政權到了侄子宇文護手裡,他也是一代權臣,逼迫原來西魏皇室禅讓政權給宇文泰兒子宇文覺,西魏滅亡。

第二年宇文覺被宇文護所殺,他又迎立宇文泰兒子宇文毓,在位幾年又被殺。

【遊牧民族志04】魏晉南北朝最強?政啟隋唐盛世——鮮卑

560年北周第三任皇帝宇文邕繼位,他用計除掉權臣、自己的堂兄宇文護,開始親政,他就是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采取一系列改革,比如下诏釋放漢族奴隸,允許漢人參軍,擴大兵源,宗教上滅佛,使得朝廷财富大增。

這些改革讓他有實力進行統一戰争,577年北周滅掉北齊,統一黃河流域,578年征讨突厥,行軍途中病逝,時年36歲。

北周武帝死後,兒子繼位,他是北周 有名的昏君,三年之後得風寒而死,兒子宇文闡繼位,權臣楊堅掌權。

他先後殺掉5位宇文氏宗王,并拉攏一些鮮卑貴族。

581年楊堅奪權稱帝,建國号為隋,北周滅亡。

五、鮮卑的回響

提起隋唐,很難回避鮮卑。最知名的評價就是陳寅恪的話:李唐一族之是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新開機,擴大恢張,遂能别創空前之世局。

首先是血統上,另外隋唐皇室就留着鮮卑族的血液,比如隋文帝楊堅的皇後獨孤伽羅是鮮卑族人。唐高祖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楊堅皇後獨孤伽羅的姐姐。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長孫氏是鮮卑族人。

另外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因為建立者的外族身份,統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在平城修建雲岡石窟,到了洛陽修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以及佛教對中國的影響深遠。

這裡又有一條插播,北魏皇室後代到了唐朝後出了一位大詩人,就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他和白居易提倡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以上就是鮮卑族在隋唐時期的回響。

參考資料:

1、[法]勒内·格魯塞著.草原帝國.商務印書館.2011

2、李振峰著.鮮卑簡史.中華書局.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