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在田間作業的獨立式綠色儲料收割機。田峥照片
新華社石家莊8月31日淩晨31日淩晨,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竹莊鎮坎舒村,一台大型自走式綠色倉儲飼料收割機和6輛運輸車正在機械作業。
随着機器的轟鳴聲,一人高高的玉米稭稈在齒輪轉動時自動收割、碾碎,裝上車。
種植者陸衛東說,這種自走式綠色儲料收割機兩分鐘可以收獲一畝土地,産出的綠色貯藏飼料超過三噸,不僅節省了人工,而且将剩餘的稭稈深埋到土壤中,實作了稭稈還田,不僅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同時也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這些青玉米儲備将被直接運往牧場,在那裡它們将被包裝并發酵成牧場牛羊的優質飼料,進而提高種植者每英畝的産量。
昌黎縣德發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總監王海峰表示,玉米稭稈綠色貯藏飼料技術是通過鮮整株玉米稭稈粉碎,用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在密閉條件下制作飼料技術,加工後的稭稈含有粗纖維和蛋白質,是奶牛日常飼料供應之一,幫助奶牛生長和生産牛奶, 與傳統收獲的綠色儲存玉米不同,它們采用的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揉捏谷物破碎技術"。可提高綠色儲料的使用率和轉化率5%左右。
王海峰表示,從2018年開始,在昌黎縣供銷協會的幫助下,合作社已投資2000多萬元購買了30多台(套)大型農機和稭稈加工機械,如清儲收割機,為該縣農民提供3萬畝土地深轉, 在土壤修複和處理的基礎上,還遠至山東、甯夏、内蒙古等地開展跨區域綠色倉儲采伐作業,2020年全年已完成青貯飼料作業37萬噸作業訂單,陸地托管面積13萬畝。
記者從昌黎縣委宣傳部獲悉,近年來,昌黎縣以提高農業效益、農民增收為目标,探索創新"綠色倉儲飼料"農機社會服務機制,在發展和擴大各類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同時,打造具有昌黎特色的新型農業服務管理體系。
目前,在昌黎縣農業部門的指導下,該縣已成立了20多個農機服務合作組織,每年8月中旬至11月可收獲全區7000多萬噸綠色倉儲飼料,回收玉米、大米、小麥等稭稈60多萬噸, 大大提高了昌黎農機服務的社會化水準。(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