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是清朝末期的一個奇人怪才,以恃才傲物、耿直狷介出名。他曾經在洋務派首領張之洞下做幕僚20多年。張之洞雖然始終以禮待之,但是也始終沒有以國士待之,不能推心置腹,放心使用,其原因就在于他的性格。
不過,辜鴻銘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是有資本的。他從小就學英國,先後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工科文憑,遊曆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熟悉歐洲文學政藝。他精通數國語言,應該說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張之洞一方面很器重辜鴻銘,把他視為外交奇才,一方面又嫌棄他好辯,經常不給他面子,動不動讓他下不來台,沒有給辜鴻銘更大的舞台讓其施展才能。是以辜鴻銘跟随張之洞20多年,始終比較壓抑,心情既複雜又微妙。
辜鴻銘說話無所顧忌留下了很多奇聞轶事。晚清之際,他在擁護清王朝統治的前提下,每每對朝政發表尖銳批評,從當朝重臣、頂頭上司直至皇帝太後,都是他批評奚落的對象。1902年,武昌舉行慈禧太後的萬壽慶典,軍界學界大唱愛國歌。辜鴻銘卻做了一首《愛民歌》,嘲諷慈禧不愛民,歌曰:“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對慈禧的萬壽慶典,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反映出了辜鴻銘的膽大妄為直言不諱。
辜鴻銘嫉惡如仇,主張實行仁政推廣儒教,不推行儒教不實行仁政就是王八蛋之道。有一天,有個道台的兒子飛揚跋扈,疾馳在馬路中間,沖倒一老婦人,卻振振有詞,停下來用馬鞭蠻橫無理地指着老婦人說,皇上讓俺道台老爸修築此路,就是要給馬走的,不是給人走的,是以不叫人路而叫馬路,你不該走到這條路上,是以撞了你活該。辜鴻銘對此深惡痛絕,指出這就是王八蛋行徑。
辜鴻銘雖然對于清朝冷嘲熱諷嬉笑怒罵,但他始終維護清朝的統治。他認為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後仍維護清朝中央政權,其功業可與管仲相比。民國成立後,他以清朝遺老自居,始終拖着一條細細的花白辮子,自稱為“菊殘猶有傲霜枝”。這表現出了他對清朝極其愚忠的一面。#曆史開講##媒體人周刊##金粉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