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曾經在

陳嘉玲的故事來得晚。

在廣受好評的《紅佬女》(以下簡稱《人氣少女1》)第一季中,陳嘉玲從台北回到家鄉台南,似乎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像所有童話故事的結尾一樣。

現在《流行女孩2》(以下簡稱《普通女孩2》)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真的是"童話"嗎?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流行女孩的發展書2》海報

《鄉村童話》——這,確實是許多台灣本土劇情的創作意圖,試圖向年輕人傳達一個概念:沒關係,如果大城市不能繼續下去,你可以回到鄉村家鄉,在那裡你可以收穫幸福。

觀衆很容易被這部劇的情感想象所感動,但從劇集來看,觀衆也非常清楚其中的裂痕:回家真的是一勞永逸嗎?所有的困難都解決了嗎?如果家這麼好,為什麼還有無數的年輕人想離開家去大城市?在大陸輿論的背景下,"從北逃到廣"雖然年複一年,但總有更多的人來,對大城市的向往刻在無數年輕人的基因裡。

是以,輕故事會給觀衆以雞湯式的童話結局。

但這不是我們對《女人2》所期待的。

果然,它沒有讓我們失望。它切入了一個硬性的主題,用魯迅先生的名題《娜拉離開後該怎麼辦》《普通女孩2》來思考的是:陳嘉玲回家,如何開始她的下一生?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陳嘉玲(謝瑩瑩)

與《淑女》中《回家》主題清晰相比,《淑女2》的叙事會更加細緻入微——不是弱點,而是試圖還原生活的普遍真理。

41歲的陳嘉玲回到家中時,生命還在飛翔。

她的父母不必對她的愛說太多。但中國式父母的愛,有時不自覺地帶着一點控制: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走自己的經驗之路,希望孩子能少走一點彎路。然而,作為獨立個體的孩子,他們有獨立的自主意識、價值觀和審美取向,客觀上導緻他們的選擇和父母的意願偏離。

在台北,父母鞭子龍,回到台南,在父母眼裡,陳嘉玲甚至買了沙發跟媽媽打了幾圈......父母的親密愛情是甜蜜的,有時甚至是一種負擔。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媽媽大小一切要負責,讓陳嘉玲瘋狂

陳嘉玲和現在的男友蔡永森,一個青梅竹馬,似乎也戀愛了。但很少有靈魂伴侶能100%适應,陳嘉玲和蔡永森有誤會、敗類和沖突。比如,陳嘉玲意外懷孕後,寶寶要出生嗎?蔡永森多麼渴望生孩子,陳嘉玲也有她的憂慮和不安。

他們是彼此的同伴,也是老百姓,還沒有完全學會如何相愛,在空中會說出傷人的話。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兩人就是否想要孩子發生沖突

似乎在小地方,我們更容易感受到時間和年齡流逝的威脅。比如,父母都在身邊,她看到父母在老;她去醫院做了一個檢查,醫生反複提醒卵巢老化,沒有機會出生,這樣的熱情也是有點不那麼邊緣的感覺;她也有年齡焦慮,跟年輕女孩做醫療美容,但年輕人整晚的體力還是足夠精力,陳嘉玲已經累了,醒來後醫美的副作用讓她的鼻子淤青,看起來更醜......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醫生警告陳嘉玲,如果她沒有孩子,她"沒有時間"

弟弟放棄了和男朋友一起住在倫敦,因為他做了一個算術:如果他住在倫敦,每年回來兩三次,他隻會和父母在一起352天,然後他們才會去世。

面對具體人物,陳嘉玲深知時間的威脅。在她意外懷孕的那一刻,這個選擇的困境變得更加尖銳:也許這次不是,将來可能還不能生孩子?

陳嘉玲并不是為了在社會的期望下成為"淑女"而活着,她按照自己喜悅的方式生活,以"淑女"的身份生活。但是,不要讓女士和女性互相對立,它們不是界限。陳嘉玲這個角色充滿魅力,不僅因為她活出了自己的生活——即使她看起來那麼平凡,也因為她"俗氣"的一面——她也有庸俗的一面:在向往自由的同時,在被世界束縛的同時,在愛自己的同時,同時也為心愛的人留下來。這就是我們作為外行人面臨的困境:獨立和世俗,自我和愛。

很多時候,陳嘉玲的獨立性和自我占了上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觀衆喜歡她的原因。當蔡永森在與陳嘉玲發生沖突時,她總是會得到一頂帽子,她曾被送給她"池金達小姐"。陳嘉玲特别生氣。但從接受愛的角度來看,陳嘉玲确實是"千金小姐",她的成長道路得到了家人給予了足夠的愛和支援,這使得她始終敢于在家人面前說出來,堅持自己。

家人的愛和寬容是她的底線。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在很多人眼裡,陳嘉玲就是"千金達小姐"

是以當哥哥拒絕去倫敦的時候,陳嘉玲有些愧疚地對哥哥說:"你真的讓我覺得自己不孝順。弟弟說:"你是。"

被人優先總是無所畏懼的。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陳嘉玲一直過着自由的生活

女性對獨立和自我的追求是否意味着切斷家庭的束縛,是否意味着女性拒絕為親人付錢?網上有人說,如果陳嘉玲生了孩子,會放棄戲,我一直覺得有點荒謬。這種二極管般的思維,仿佛女人要徹底自私,獨立就是自愛。這太極端了。

陳嘉玲不是這樣的人,她有血有肉,有新一代的女性特色,受了往年的恩賜,也有傳統的羁絆。對于陳嘉玲來說,這是她回國後努力學習的一課:如何在學會愛世上的同時保持獨立和自給自足,學會妥協和給予——就像她的家人因為愛她而做的那樣。

《俗女養成記2》:俗女的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這件事

獲得愛和給予愛一樣重要

媽媽為了照顧爸爸的自尊心,偷偷隐藏自己的駕車、遊泳技巧,新一代女性陳嘉玲不必像媽媽一樣;不想讓觀衆拿着女權主義的棍子去審視母親的付出,包括陳嘉玲為所愛的人"改變",請允許複雜的愛情、暧昧和庸俗的存在?

父母的控制,愛情的沖突,時間的威脅,世俗的羁絆......一個普通女人的生活,真的沒有"從現在開始過幸福的生活"這樣一勞永逸的事情。

但是我們更愛陳嘉玲,她更像是一個住在我們身邊的人。我們饒有興趣地注視着和參與她的生活,在她追求幸福的旅途中,與她分享的甜蜜與苦澀,拾起更多關于人生的感悟——那不是天上城堡的教條,而是柴米油鹽在生活中滋養的真正智慧。

本期由周玉華編輯

繼續閱讀